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本真教育 爱满天下

2020-10-21 06:16陈晶郭丽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班级课程

陈晶 郭丽

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位于侯马市中心,创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7976.3平方米,建筑面积6482.3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生1695名,教职工97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渐形成了以“本真教育”为特色的办学路径。“求真求实,放眼世界”既是我校的校训,也是全体师生的共同信念。我们以“真”为开始,以“善”为历程,以“美”为目标,将“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校风、“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教风、“会学、会说、会思、会行”的学风贯穿在日常教学之中,让“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紫金山街小学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了“每个孩子都收获成长的快乐与自信、享受快乐童年”的办学理想。

一、文化兴校

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学校为了构建校园文化阵地,克服了面积小、人数多等各种困难,本着“营造特色文化,创建精品校园”的理念,打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

搭建平台,展现风采。校园里有醒目的育人雕塑和育人标语。楼道开辟了教师展示平台、学生展示平台、班级文化展示平台。楼道间的墙面有每个年级的特色版面展示,包括科技类、气象类、折纸类、作文类、英语类、绘画类等等。学生们在上下学和课余时间,穿梭于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无形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其他空间还搭建有书法天地、国画天地、剪纸天地、合唱天地、器乐天地、图书阅读天地、红领巾广播站等教育阵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教育的场所。

班级名片,亮丽风景。学校每个班级的门上都有特色标语牌,这是一张班级名片,由师生自己设计,上面有班级的奋斗目标、班风、班主任寄语。班级名片俨然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学生进出教室的时候都能看到,时刻提醒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班级,要用自己的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

二、文明强校

学校将“丰富文明内涵”与“立德先树人”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弘扬德育主旋律。学校把德育工作全面贯穿于少先队的活动过程中,通过道德与法制课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重大节日等开展系列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还会组织包括“文明礼仪教育”“入队仪式”“经典诵读”以及大型团体操《诗韵表演》等活动,将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将爱国教育的种子植入孩子们心底,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陪伴孩子终生。

加强教学教研活动,抓好集体备课。教学始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校通过校内教研、年级组交流探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在多个层面上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鼓励教师把课堂打造成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积极开展赛讲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高效课堂活动,创造教师之间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还经常开展优秀论文、案例评选和“找工作中不足”等主题活动,促进全体教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文明建设成果。

三、特色塑校

面對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挑战,学校充分拓展延伸“第二课堂”,以各类特色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寻找参与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阅读进课堂,体会读书乐趣。学校积极开展阅读进课堂活动,将每周五下午确定为阅读课。充分利用班级的图书柜,让学生广泛阅读;学校图书室全面开放,让好书资源共享。通过晨诵、大课间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另外,学校还组织开展“阅读手抄报”活动,通过好书推荐、读后感、读书名言、读书心得和介绍读书方法等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填写“读书表”、制作“读书交流卡”,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课本剧、情景剧,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持续性。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国学经典—每周一诗》作为“阅读文化节”的主要载体,学校利用每天课间操的十分钟集体诵读励志篇、春之美、夏之景、秋之韵、冬之情五个篇章中的诗句,让学生感受体会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文化。每天选择一首古诗,利用上课前几分钟、放学站队等零散时间高声诵读,加强记忆,旨在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从小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并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塑造美好的品格。学校还将本土文化“侯马盟书”融入课堂,在传承侯马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乐校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会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放松,能让每个孩子寻找到精神世界的快乐。学校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积极组织各种特色活动和比赛,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玩得愉快。

汉字听写比赛和写字比赛。学校结合教育频道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开展全员参与的生字听写大赛。这类比赛,有助于促进学生书写汉字、记忆生字生词的兴趣,为弘扬汉字的魅力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利用每周四下午40分钟的写字课,让孩子们努力提高书写能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课堂加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学校统一装订,并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展示,激励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学科竞赛,迸发智慧火花。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大赛,各班在大赛中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特色,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同时,我校坚持开展口算比赛、汉字听写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三字经擂台赛、英语基本功大赛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背诵、表演、歌唱等形式,把学科知识牢记于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课程育校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在“让每一位孩子快乐成长,让每一位孩子童年多彩”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提出进行“多彩”课程体系建设。

“多彩”课程的基本内涵是,任何一个学科都要在文本中寻求发现,寻求突破,挖掘探究,让自己在课本中成长,在课本中重塑,灵活把握课堂,本真教育学生,让老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和全面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让老師单一的“教”变成多元的“授”,让学生呆板的“学”变成拓展的“悟”,从课堂中汲取丰富的养料,真正达到教育多元、多彩的目的。

首先,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对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和梳理,形成学校的教学目标体系。各教研组在具体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本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刻检验、发展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其次,对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依据教材的资源性特点,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符合教师所教班级的实际教学状况,也更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学习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让孩子的灵动天性得以释放。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火花竞相迸发,主动用智慧去解析问题,真正感受到“一路风景一路花”的学习过程。通过“循序渐进—充分思考—有效合作—真实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显卓越,构建起“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氛围。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把细节做到位、把规范制度化,从学校的文化内涵到师生的精神面貌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从活动内涵的丰厚到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无不彰显了学校文明和谐之风,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创造出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优质校园。

(作者单位: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班级课程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班级“无课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