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女子篮球训练兴趣的培养策略

2020-10-21 23:38刘冬平
大东方 2020年2期
关键词:篮球训练兴趣

摘 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女子篮球队员,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向往新颖的知识技能和一些新的训练方法,可塑性也较大。在小学生女子篮球启蒙训练中,加强篮球训练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们在训练中具有主动性、持久性,遇到某些困难也会努力克服,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去,这是首位任务,要有意识地把兴趣转化为志趣。那么针对兴趣我们又该怎么样去训练?如何调动小学生女子篮球队员在训练中的兴趣?确保训练质量?本文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小学女子篮球训练中的实际情况,主要从篮球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解析。

关键词:小学女生;篮球训练;兴趣

一、 教练善于提问,积极引导,让学生体验训练的乐趣

小学生女子队员大都是从班级的篮球比赛中挑选出来的,或者是在体育课中对篮球的表现往往比一般的学生要积极,或者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该说对于篮球运动他们还是非常喜欢的。但是,篮球的基本知识、规则,各项基本技术和要领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比较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表象。所以,在初期训练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恰当地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小队员们的思考,循循善诱,使她们能积极主动的要求加入篮球队并参与到训练当中去。

在最初的篮球训练中,教练始终要贯彻简单实用性的原则。如“运球”练习时,可以向队员提出保持什么样的运球姿势,而且运球稳并很好的保护住球;“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游戏、训练和比赛中运用等等。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再尝试练习,然后再经过教练员正确讲解与示范,启发大家要控制好身体重心,加深对运球节奏动作的体会,加强手对篮球的感觉体会。另外,在初期训练时候,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那么在“运球”训练时,重要的是培养队员的球感和控制球的能力,运球形式不要太过拘泥。这样队员更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对运动本身的兴趣。

如在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时,一开始女生队员都比较害怕去接传向自己的球,尤其是球速稍快、稍高、或者稍远的来球,更不敢去伸手接球,害怕被球砸到。为了使小队员克服害怕的心理,在练习时一般采用两人距离由近到远,由静到动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适时地讲解传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尤其是接球),并与学生对练。在练习时也可以让基础好的队员带基础差的队员对练。让队员自己去体验训练的成功。逐渐克服这种恐惧的心理。

二、教练在训练形式中手段方法要创新,要调动学生的求新心理

1、各种形式的运球练习。例如,在熟习球性练习中,可以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如,用布将眼睛蒙起来原地运球或者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两手动作相同或不同)练习;坐在地板上或躺着双手(单手)运球;胯下双手拍球;每人运一球抢打或者追逐;几何图形运球追逐跑;限定范围内运球拍打其他人的球等。这些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而且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

2、比赛和游戏。传统的训练方法对于队员掌握篮球的各项技术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队员对所练习的动作兴趣逐渐降低或者根本没有兴趣,尤其是小学女生。如练习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几天,队员即便对篮球有一定兴趣,对这样的训练也会失去兴趣,因此在训练中要经常通过篮球游戏和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训练,使学生体会到快乐的同时,逐渐发现自身篮球基本技术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篮球学习和训练的兴趣。

但是,采用比赛或者游戏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适当增减比赛和游戏的难度;在游戏中增强对防守意识的培养;从各种游戏中、比赛中找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练要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和内容

(一)每堂训练课之间要系统、连贯

课与课之间的系统性反映着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进度的科学性。比如,初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篮球还是比较的陌生,所以要把球性练习贯穿到每一节训练课上。一般要求在每次训练课前都要做球性的練习。

(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主要有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密度等条件来决定的,小学阶段的女同学身体还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不适宜进行大强度的练习,不适合大的力量训练。假如在平时不加以注意,容易造成队员疲劳过度而产生“厌球”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对待,在训练中要把集体训练和个别训练结合起来,基本功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每一个运动员的积极性。

四、教练需要多与队员交流、沟通,增强师生感情,从而提高对训练的情感

当队员得到教练对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耐心的指导后,学生对篮球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更深层的对篮球的认识、理解、实践则仍需教练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产生爱好,这便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乐学过程。“乐学”就是要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喜欢篮球,乐于学习。而教练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当教练把这种情感带到训练场上时,学生从练习中感受到教练真诚的关心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感到高兴,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样慢慢培养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运用“激发兴趣—建立动作表象—乐趣练习—教练指导—再提高练习—良性竞争—巩固再提高”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水平。另外,教练从热爱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队员,无论是情感或是指导上均一视同仁,但是在任务的分配和要求上要区别对待。教练对“优生”要悉心指导,对待“差生”更是要满腔热情。

综上所述,过于程序化和传统的训练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小学女生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教练员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实用的训练教学、趣味性的游戏或者比赛、情感的有效沟通,才能更好的发展小学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2]程  功、陈仙梅《教育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4年

[3]易  琼 《体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学浅谈》——《体育教学》 1999年5月

[4]张建祥、《浅谈体育课的兴趣》——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

[5]《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

作者简介:

刘冬平(1981.12-),男,湖南安仁人,汉族,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学校)

猜你喜欢
篮球训练兴趣
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问题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核心力量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怎样上好一堂高中篮球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