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双创成果共享机制研究

2020-10-21 10:42赵越旦增措尼马鹏
中外企业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大学生

赵越 旦增措尼 马鹏

摘要: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采用“共享”表述。此后该概念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并成为当代我国发展的重大原则。以共享理论为指导,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共享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欲望,降低实践难度,助力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学术界暂缺对该机制的宏观梳理,实践中育人效率屡打折扣,亟需研究补充。从地方高校实情出发,构建以“理论教育为基础、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管理机构为保障”的多层次成果共享机制,提高应用水平,期待对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生;双创成果;共享机制

1引言

共享理念是复制成功经验、提高生产效率的强力工具。在创新创业能力愈发重要、地方高校愈加重视的背景下,如何利用这工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顺应时代需求的、极有应用价值的课题。

高校在提高社会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职能突出表现为举办双创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信息、提高实践能力、积累经验形成思维,获得日后立足社会的比较优势。在此过程中势必会生产出活动成果(如论文、专利、项目计划书乃至经验等),这些成果不仅具备学术价值,在辅助后继者参与活动、提高双创能力的流程中也起到工举足轻重的作用。共享成果,发挥前人对后人的引领作用,是本研究的核心所在,是共享理论在新领域的有力拓展,也是高等教育提质的生动实践。

2共享机制理论探析

(1)概念界定。目前尚未有专家学者就成果共享进行研究,因此就无法博采众长形成定论。不过界定该机制的概念需要牢牢把握其内容与职能:共享、创新创业活动成果。本文将其概括为“南一定组织负责、利用互联网平台等手段公开创新创业成果、促进学生群体的交流学习从而提升该群体双创能力的机制。”(2)现存机制环节与类型。在双创活动共享机制中,有知识的接收者学生群体、媒介(互联网平台)、知识的提供者院校三个主体,运行的环节如图1。

依照机制运行的环节图,找出制约机制运行的三个要素,并根据三个要素在共享机制中的存在状态,将机制的结构分为三类:结构优良、结构适中、结构不良,具体的分布情况如表1。针对以上诸要素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A.参与活动的学生规模有限,诉求群体比较固定;B.院校是双创成果、活动信息的所有者,具备公开信息能力;C.媒介的有无是区别共享机制属于白发性还是组织性行为的关键。

3现存机制的缺陷

(1)理论教育浅,欠缺针对性。普遍性教育是地方高校广泛采取的措施;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在校学生(尤其是新生和毕业生)树立就业观。但鉴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成型,且课程内容理论性重于实践性,对创新创业方面的作用有限。大学生难以从理论教育的途径接触到创新创业活动信息,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缺失成果共享的可能性。学生共享意识不足仅影Ⅱ向自身发展,院校共享意识不足,就很容易陷如理论教育不力的窘境,阻碍学生群体能力提升。(2)缺乏应用平台。目前存在于各高校的互联网平台可大致分为門户网站、官方账号、即时通讯、学习app四种,主要承担信息发布、更新动态、沟通联络、补充学习内容等(职能有交叉覆盖)。但现有平台还不具备共享成果、发送大量文件的能力。缺乏适宜的应用平台,就难以打通学生群体和院校之间的障碍,对双创成果的管理和应用都有不小的挑战性。(3)机构冗杂,各主体责任不明确。目前负责创新创业方面的组织有校级单位若干、院级(学部)单位若干、校级直属学院等,等级不同,负责内容各异,部门之间彼此独立缺乏统筹管理。在成果共享机制负责的归靠上,尚未做到完全的职责清晰。

4共享机制完善路径

(1)改革理论教育为基础。在理论教育上不能过于依赖学生自主,而应加强引导与示范。削减有关就业观念的讲授内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择选优秀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在满足部分不参与活动学生群体的基本理论需求的基础上,为参与活动的群体提供定向指导,重点在于普及实用技能,例如选题、撰文、成果认证(参赛、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答辩、成果孵化等。(2)构建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建设小而精的平台,拉近成熟的活动成果与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智力的集聚。要求平台具有高开放性、高储存性、易查找性,最理想的方式即是实现网络化。首先建立数据库,将往届的双创成果进行分门别类统筹管理。而在具体平台的选择上,目前已存在的四种网络平台功能侧重不同,综合成本与平台特质,可先尝试网页与微信公众平台,活用已有资源,挖掘成熟作品引领新创造的价值。有能力的院校还可开发专用app。(3)完善机构保障。创新创业活动成果共享需要厘清负责主体。在组织管理这一点上,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设立创业教育委员会或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全校的创新创业活动;汇集全校的信息资源,进行一般化处理,而后统一公开、共享、共用,高效利用信息资源。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机构是机制运行的保障,且只有提高管理机构的地位,才能够扩大共享机制的真正服务范围,所幸已有部分地方高校正在尝试管理机构改革:从某些单位的合并重组或某一单位的职能扩张可略见端倪。

参考文献

[1]李月云,杨文艺.强化协同: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2):56-60.

[2]沈旺,王淇,李望宁.团队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7(18):8-16+82.

[3]杜晶波.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共享路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294-298.

[4]陈诗慧,张连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模式、经验及借鉴——基于美国、德国、日本等三国的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8( 01):115-120.

基金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147098);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求索”大学生应用创新计划项目(QS1823007)。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机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亚欧博览会绿地后续利用与共享机制研究
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