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有效读写课堂的创新教学策略

2020-10-23 09:11马琳
教师·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创新策略英语教学

马琳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契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文章分别从实现师生契合、读写巧妙结合、多元化读写“点训练” 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大学英语有效读写课堂的创新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策略;读写融合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0-0051-02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动机,采用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为了增强大学英语有效读写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从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语言阅读训练:就语言层面而言,教师应该注重向学生传授语言和逻辑知识,使学生领悟基本语言信息;就思维拓展层面而言,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走进作者的字里行间,去揣摩文字的言外之意。如果将两个层面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把阅读的文章从表层理解过渡到深层理解。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语言文字之后,才能进一步去欣赏和品味语言之美。以读促写,良好的閱读输入可以有效地促进写作输出。读与写两个环节从衔接到融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实现师生契合,启发学生,提升自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教育模式正在不断创新。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 从课堂活动的施教者转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课堂教学任务应该以多种形式来呈现,有效率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果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高度契合,师生就可以更好地展开师生互动,实现情感共鸣。

二、读写巧妙结合,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

语言学家Mohan的知识框架理论(Knowledge Framework)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做出了完美诠释。该理论具体描述了知识框架下依托内容的语言教学观(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指出昔日的语言教学过多地关注语言本身的知识。而事实上,语言是知识和思维的媒介,语言教学应通过语言来进行知识的教学。阅读和写作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能够有机结合,就能真正地创新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新型模式的指引下,将从阅读中获得鲜活的知识点,以最快捷的速度融入自己的英文写作之中,这种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结合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出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从而将读写教学融合互动,让学生迅速活学活用习得的知识点,让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make learning happen),实现“真正地学”的目标。

三、以读促写,关注“点训练”多元化

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可以从“速”“达”“雅”(即流利度、准确度、复杂度)三个环节着手。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进行广泛的阅读训练,学生在完成语言知识点的输入和消化吸收之后,才能更得心应手地进行模仿练习。当然,灵活地采取多种创新型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训练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从语言和语篇两个层面进行精讲,之后让学生进行段落仿写,如写故事续篇、写文章摘要、写读后感等。设计多元化的写作形式,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师要尽可能缩短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促进学生吸收精华。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写作难点,教师可以对写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尝试对学生进行“点训练”。教师可以针对所学文章的闪光点,精心设计精细的写作任务,即“点训练”(Focus Training)。写作课各个环节的聚焦式训练是一种具体而微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尝试并练习写出一个精细的小段落,如心理活动的挣扎纠结、神态的惟妙惟肖、动作的敏捷灵活等。仿写句子和段落也是行之有效的“点训练”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到的精彩段落进行词、句、段修辞手法的模仿,实现语言的高效习得和创造性交际应用。

例如,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s away.(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这是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一句谚语,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这个句子:A little sunshine a day keeps doctors away. (一天沐浴一点阳光,医生远离我)

再如,在《假如我有三天光明》这篇美文中,Helen Keller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最曼妙多姿的风景。她用眼睛“欣赏” 对称的树叶(symmetry of a leaf)、长满嫩芽的树枝(branches of trees with a bud)和缤纷花朵的纹路(texture of a flower);用耳朵“聆听” 鸟儿的婉转歌声(a bird in full song );用手指“触摸”小溪流水的清澈(cool waters of a brook),自然界中万物都像快乐的精灵在她面前舞动。这段英文描写精彩细腻,颇具文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一起赏析这段精美的文字。课堂教学活动应该以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展开。首先,学生可以快速地阅读整个段落,用笔圈出段落中作者描述的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其次,再次深度阅读整个段落,并用笔圈出作者描述每种自然美景的形容词;再次,教师请学生第三次阅读整段文字,用笔圈出描述作者心情的单词。学生通过三次阅读相同的精彩段落,已经完全领悟了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美轮美奂的风景,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因为欣赏自然美景而收获的愉悦心情。教师应该继续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教学生去思考与记录人生中的美丽瞬间。教师还可以用创造性的思维构建以下生活中的美妙瞬间供学生选择使用:

(1)You smell bakery air.

你闻到面包店飘来的香味。

(2)You come back to your own room after a long trip.

漫长的旅途后,你回到家里最熟悉的房间。

(3)When the subway doors stop right in front of you.

地铁车厢门“为你而开”。

(4)When the music player reads your mind.

音乐播放器恰好“读懂”你的心。

(5) You stomp dry and crunchy leaves on the sidewalk.

你漫步在幽静小路,踏着窸窸窣窣的落叶。

学生可以从以上五个美丽瞬间之中挑选一个,然后根据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心灵感悟。本段以读促写的练习,除了可以训练学生的英文书写和表达能力外,还能鼓励学生关注隐藏于生活每个角落的“珍宝”,这些才是生活的调味品,也印证了文章的作者Helen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留一颗平常心,做一个爱生活的人。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外,还应该给学生传递人生哲学,教会学生思考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这篇美文中, Helen的人生哲学是每天充满感恩之心,彼此关爱,热爱生活。阅读完上述观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此为契机,教师既可以让学生写一段关于人生之路的小段落,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新的“点训练”任务:如何感恩身边的人。学生可以选择一位自己最亲近的人,写一小段感谢语,表达方式可以多元化,如诗歌、散文、随笔等。诗歌的仿写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方法,教师可以给出诗歌模板,写一段献给母亲的感恩诗歌:

M-O-T-H-E-R

——By Howard Johnson

“M” is for the many things she gave me,

“O” means only that she's growing old,

“T” is for the tears she shed to save me,

“H” is for her heart of purest gold,

“E” is for her eyes, with love-light shining,

“R” means right, and right she'll always be.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spell “MOTHER”,

A word that means the world to me.

学生可以参考这首诗歌的文体风格,尝试自行创作一首英文抒情诗A Poem To My Teacher。这个仿写课堂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教会学生学会感恩。著名诗人James J.Metcalf曾经说过,一位好的教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学会爱生活、爱人生。教师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能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从知识的内涵到情感的培养、个人价值的体现,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师如向日葵般引领学生,从清晨到黄昏,一路洒落欢声笑语,品味沿途的亮丽风景,从平凡的点滴中去发掘美的韵律。

“Language is means of empowerment,language is social practice. ”这句话巧妙地描绘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同时道出了阅读与写作都是语言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英语的有效读写课堂中,教师要将读写教学有机结合,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并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精彩的课堂设计能够将各种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文化意识培养融合起来,让学生课后收获颇丰、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宋 洁,康 艳. 英语阅读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朱吉梅. 协同创新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60-68.

[3]史妮君,赵婉莉,赵 佳.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的教学实践[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6):100-102.

[4]武仁莉.浅谈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的影响[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8):108-109.

[5]杜  芳.“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 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1):158-160.

[6]龔红霞.大学英语读写课中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的应用分析[J].海外英语(下旬刊),2018(3):9-10.

[7]张  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批判性思维培养[J].校园英语(中旬刊),2017(6):11-12.

[8]付馨慧.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A5):123.

[9]冯建平.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284-285.

[10]张  钰,陈  琳.隐性知识传授对大学英语读写课堂微生态语言环境建构的重要性[J].赤子,2017(30):37.

作者简介:马 琳(1976—),女,浙江宁波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教学法、翻译鉴赏、文学评论。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创新策略英语教学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