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触动学生的心弦

2020-10-23 09:08张颖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真情毛主席语言文字

张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把情感教学作为一种手段与方法演绎于语文课堂教学,这样才会拉近师生距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能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感的激发点去“以情激情”,学生才能“动之以情”,“悟之以理”。没有“情”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让情感的旋律在语文课堂流淌,才能让学生享受语文的融融乐趣。只有情感这条“根”扎深、扎牢了,才会有“枝繁叶茂”的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情”香,充满着人文的情怀、蓬勃的活力。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咬文嚼字品真情

理解一个词语,应“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所以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应该把它放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去体会,在语言文字的前后联系中理解它的含义,继而深入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巧妙地寻找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找准了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情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讲的是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 ,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 特别是对于表示一些细节的词语,绝不能忽视。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缺乏对重点词语的反复敲打品读,情感目标的达成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本节课我紧扣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孩子们由理解字面意思到探寻引申情意,体会感悟文字深层次流露出来的情思,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索。

[教学片段]一

师:毛主席多长时间没说一句话?

生: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师:在这漫长的一天中主席连一句话都没说,这是为什么?

生:失去爱子后心里很悲伤,不愿意说话。

师:作为一名父亲在这一天中他都在想些什么?

生1:儿子,你是爸爸最心爱的孩子,你怎么忍心离我而去呢?

生2:岸英爸爸想你啊!

生3:他想岸英去苏联留学时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去农村锻炼也平平安安会回来了,这次怎么就回不来了?

生4:他在想与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

师:你们已走入了主席的内心感受到了那份悲痛。“一支接着一支”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主席内心十分痛苦,想借一支又一支的烟来消除内心的苦闷。

师:“一支接着一支”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悲痛,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力量。用你的朗读表达这份感受。

生: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抓住“整整一天”“一支接着一支”“站”“仰”“望”等重点词语引领孩子们反复品味咀嚼、朗读,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感悟情感,品味文字,学习表达,将孩子们一步步拉进了人物内心世界,进一步深入地领略了作者语言背后蕴藏的内在情意。这样的训练既是语言的积累,又是情感的培养,更是能力的发展。

二、巧言妙语激真情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用真挚的感情,感人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

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在讲到“毛主席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时我饱含深情地说“二十六年以后毛主席走完了他这一生,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发现了两件叠的整整齐齐的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发黄的毛巾,这是岸英的遗物。主席这一藏就藏了二十六年,他把对儿子的思念深深的埋在了心底。这就是一位父亲对儿子那无限的眷恋啊!”谁能读出这份眷恋之情?

每位学生听了我饱含深情的语言都为之动容,一步步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情不自禁地下流了眼泪,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借用多媒体渲染真情

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博厚的、深沉的、凝重的。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毛岸英的父亲的情感世界,从字里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激情,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用“心”解读文本。

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学完第一部分我播放了一段《殇》的音乐,凝重哀婉的音乐更渲染了痛苦的气氛,这气氛让孩子们的情感得以宣泄。这时出示重点语句引领孩子和老师配乐合作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有的孩子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泪水夺眶而出,切实地感受到了一个父亲的哀痛,情感得到了升华。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易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本身蕴含的情感。

四、展开想象感悟真情

叶老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极大的帮助。”将想象的画面转化为语言文字进行课堂练笔,这是提升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想象补白,这样以拓展课文内容的空间,拓展理解的背景,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补写主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写中悟情,进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在仿写实践中积累写作方法。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时,我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品味细节,在充分的交流之后,学生对毛主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动之情已然充满心间,这时让孩子们结合课文文字进行大胆的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

这项融思维、表达与一体的小练笔活动,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的言语、思维与情感同构共生。不仅激发了学生感悟毛主席抉擇时的艰难,还深刻体会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同时通过这一个个无声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真情。

高效的语文课堂无须追求炫丽的色彩,只要孩子们能充分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探究真的有所得,有所悟,让学生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感受师生赏识的目光,飞扬自己个性的风采,流露出真诚的情感,享受学习的愉悦。语文课堂情更真、意更浓,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心灵成长的舞台!

猜你喜欢
真情毛主席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风雨真情
真情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