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成效

2020-10-27 01:57李小珍
医药前沿 2020年18期
关键词:管理科抗菌耐药

李小珍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63)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感染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但是随之而来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1]。本研究选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成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0 例在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自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将其按照盲选方法随机分组2 组。其中对照组45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79 岁,平均年龄为(46.45±2.27)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中专及高中23 例,大专6 例,本科及以上4 例。研究组45 例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47.37±2.31)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中专及高中25 例,大专5 例,本科及以上3 例。且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 >0.05)。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5 例采用传统医院管理,内容包括加强病房、药品、器械消毒,加强病菌检测等,而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研究组45 例则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具体干预内容包括:①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感染管理制度,以体现出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②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在院内和各科室成立两级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以便统一协调医院内的整体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在每个季度总结分析阶段内使用量大和使用频繁的抗菌药物、阶段性病原菌的流行趋势、细菌耐药与药敏监测情况等;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抗菌药物应用制度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同时管理小组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通报医院。③强耐药菌监测。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使用方法的增多,致病菌株种类、医院感染类型及细菌耐药性均不断发生着改变,同时多种条件致病菌也成为医院感染的流行菌株,因此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的监测至关重要。医院微生物室每季度需要统计分离前5 位细菌及药敏情况,并及时通报临床医师,以指导临床医师慎重经验用药,规范合理用药。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还需通知药剂科暂停购买耐药性强的药物,并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决定是否恢复应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药物使用种类、给药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费用。(2)比较两组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药物试验敏感度较高,两联使用药物无误,在术前2h 和术后4d 给药,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为合理;药物试验敏感度一般,三联药物使用无误,在手术当日和术后4 ~7d 给药时间,出现较轻的药物副作用为基本合理;不合理:药物试验敏感度低,两联或3 联药物使用不正确,在术后7d 以上给药,可见严重作用。总合理率=(合理例数+基本合理例数)/45 例×100%。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3.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 检验,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抗菌药物总合理使用率为97.7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药物使用种类、给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药物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住院时间(d)研究组 45 11.2±2.0 1145.2±264.4 4.7±1.1 15.6±2.2对照组 45 15.1±2.7 1648.6±246.7 6.0±1.7 20.8±3.6 t - 7.786 9.338 4.307 7.795 P -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给药时间(d) 药物费用(元)药物使用种类(种)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滥用,加强抗菌药物的种类不但增加,这就导致临床上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增加了药品不良事件风险的发生,甚至引起更严重的药源性疾病和医院内感染,从而影响临床疗效和预后[2]。医院感染管理科控制院内感染的的重要组部门,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抗菌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参与和指导管理有重要意义[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通过采取知识培训、宏观调控、信息汇总等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同时根据病情和细菌耐药谱科学选药并作适时调整,可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抗菌药物总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药物使用种类、给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药物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成效显著。同时笔者结合院内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工作中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总结了以下管理经验:(1)通过提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人才梯队和知识结构,鼓励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到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中来;(2)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兼职感控医生人数,以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效果;(3)发挥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中微生物检验方面专业人员的专业优势,使其积极参与到抗菌药物管理中;(4)开发多种形式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和多重的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并提高感染性疾病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会诊率;(5)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辅助管理工作[5]。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有显著得的成效,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管理科抗菌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彭德怀喝茶:公私分明
受人请托真敢干先后受贿三十万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六盘水市工商局领导看望住院老同志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27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和ERIC-PCR分型
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