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新疆红色文化的几点思考

2020-10-27 05:45刘柏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主要途径现实意义传承

刘柏平

摘 要:新疆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各族人民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传承和发扬新疆红色文化,对筑牢新疆各族人民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和“四个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疆红色文化;传承;现实意义;主要途径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优秀的红色文化具有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的重要功效,是支撑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不断夺取革命、实行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 要注意文化浸润、感染、熏陶。”因此,传承和发扬好红色文化,发挥好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对增强新疆各族人民“五个认同”和 “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

新疆红色文化是在中國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有守土有责、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血肉相连、团结奋进的民族团结精神;改革发展创新的时代精神等。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引领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旗帜。

自古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来到新疆后,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带领新疆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疆各族人民在开拓建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开拓建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新疆民族精神。今天,爱国主义已经凝结为新疆各民族精神的核心,成为新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引领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

(二)艰苦创业精神是建设新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纵观历史,屯垦戍边是我国千百年来开发和保卫新疆的重要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几十万人民军队集体转业屯垦于天山南北。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战略举措,也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6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手起家,把亘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开创了新疆现代化事业、建成了规模化先进农业、兴办大型工矿企业,建起了一座座新型城镇……所以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兵团军垦职工扎根边疆,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新疆各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正是这种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精神的拥有与坚持,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三)民族团结精神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新疆社会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纵观新疆红色历史遗存,就是多民族共同抵御外辱、共同打拼、共同建设,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阿古柏入侵新疆时,左宗棠依靠新疆各族人民高度团结,充当向导,报告敌情,甚至主动拿起武器截杀敌军,才顺利收复新疆;抗日战争时期,新疆作为抗战的大后方,各族人民始终奋斗在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下,为抗战捐钱捐物,维修道路,护送搬运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疆和平解放后,我们党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为各民族团结互助提供了制度安排,民族团结之花开遍了天山南北,大家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定统一。

二、传承新疆红色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能够有效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四个自信”

首先,传承好新疆的红色文化,能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才最终找到的正确道路。强化道路自信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断前进重要保证。新疆红色文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新疆社会长治久安重要思想基础,是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传承好新疆的红色文化无疑能够强化新疆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

其次,传承好新疆的红色文化,能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理论创新。而新疆红色文化既见证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更记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并身体力行始终践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有助于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及其重要作用,从而不断强化新疆各族人民的理论自信。

第三、传承好新疆的红色文化,能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新疆红色文化不仅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科学设计,也见证了这一制度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全过程。因此,用好新疆红色文化,可以使新疆各族人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引领新疆各族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新疆广大人民群众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的事实,从而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后,传承好新疆的红色文化,能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新疆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红色基因。因此,用好新疆红色文化,可以激发新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能够更加坚定新疆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运用好新疆红色文化这一重要养分教育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有助于坚定我们的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新疆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因此,将新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可以提升培育效果,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我们党历史的认识,从而增强新疆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理想信念高于天。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有助于坚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将新疆红色文化引入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中,将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材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自身的政治责任,这有助于增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说服力,让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三)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能够有效推进新疆工作人民群众的教育工作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从不同角度真实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美好家园的风雨历程,记载着各民族多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生动故事。伊犁将军府、林则徐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都能够反映新疆近代以来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强决心。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哈密西路军办事处、伊吾40天保卫战等红色遗址以及革命事件,反映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奮进、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对造就新疆各族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有着重要作用。

三、传承新疆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探析

(一)要重视加强新疆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建设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依托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实物、遗迹及事迹等开发建设,通过充分发掘和红色文化资源,搭建起来党性教育的课堂。有利于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思考与感悟,从而触及受教育者心灵的震撼、实现受教者精神的蜕变。

加强新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在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培养、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要不断加强新疆各类红色文化展馆的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建设和保护机制,修补和保护红色历史文物,不断补充新的红色教育资源;其次,要促进宣传形式的多样化,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拓展宣传途径、扩大宣传范围;再次,要深入发掘革命故事的文化内涵,对革命故事进行搜集、整理,对革命的历史人物相关的战友、后代进行采访和记录,保证红色历史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第三,要创新新疆红色文化的表现手法,要积极拓展创新思维,利用文学、影视、戏曲、散文、诗歌等多种表现形式,保持新疆红色文化的生命力。

(二)大力推进新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和党校党性教育

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这需要不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与熏陶。要将新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我们走过的峥嵘岁月,帮助他们在心灵深处形成红色记忆,提高学生对我们党的认同。

各级党校也要将新疆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中,以此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行动。

(三)拓展新疆红色文化传播途径与创新

新疆红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播方式的创新。首先,要利用基层基础进行传播,包括社区、学校为载体,举办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等活动方式,使得新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能够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其次,利用纪念日和节假日开展弘扬新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的活动,引导更多的群众了解红色文化,更加坚定群众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心,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后,积极利用新载体、新平台额新手段,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借“互联网 +”时代到来和“微媒体”的兴起潮流,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流动与传承。

参考文献 :

[1] 曾邵东.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学报,2007(07).

[3] 洪惠敏.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 占毅.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

猜你喜欢
主要途径现实意义传承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探析
高职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