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0-10-27 05:45李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 要:习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综合英语课程是很多高校英语专业中学分较重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具有长期不间断进行思想渗透的优势。从组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团队、开展问卷调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优化调整课程内容、精心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更新综合英语院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实现最大化思政教育、检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英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有助于培养具有高水平思想政治觉悟,国际视野和优秀文化素养的双语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综合英语

1  研究的背景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2016.12)中提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开始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而对英语类课程思政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①大多数研究是对高校公共英语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索;②极少数研究是对高校专业英语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索;③少数研究涉及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由此可见将“课程思政”与高校综合英语课程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极其有限。

2  研究的意义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大量接触和学习英语语言,处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很容易被新颖的异国文明和文化所吸引,可能出现盲目推崇异国文化,摈弃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综合英语课程通过对英语原文材料的讲解分析,向学生系统传授词汇、语法、句法、篇章、修辞等英语语言基本知识,通过课堂内外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英语课程是很多高校英语专业中学分较重的一门课程,也是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中学分最重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具有长期不间断进行思想渗透的优势,更易实现专业课程“三全”育人,更易践行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有助于培养具有高水平思想政治觉悟,国际视野和优秀文化素养的双语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3  研究的内容

3.1 组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团队

课题组有3位成员既是教学管理人员,又是综合英语课程授课教师,还有1位成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课题组引领其他综合英语课教师组建了一支教学改革团队,一方面引导团队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觉悟和能力,另一方面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给予了方向性的把控与技术上的指导。

3.2开展问卷调查

课题组在课程思政之前,通过4份调查问卷了解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判断,为思考综合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一份问卷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95%以上的学生认为西方价值观包含“重视个体、崇尚自由、平等民主、个人奋斗”,而这些正是他们所追求的;当集体利益侵犯个人利益时,54%的学生选择了“向集体说明情况,尽量弥补自己的损失”,只有6%的学生选择了“默默承担损失,当做为集体做的贡献”。

第二份问卷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36%的学生对京剧等国粹文化一点不喜欢;86%的学生认为自己做不到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84%的学生认为传统美德有可取性,但有些方面需要改进。

第三份问卷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56%的学生认为当前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突出的问题是“个人主义”;当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合时,17%的学生选择继续做自己的事。

第四份问卷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71%的学生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发现自己的消费方式或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相比于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旗袍),97%的学生觉得西方的时尚品牌更具有吸引力;56%的学生觉得西方文化对自己的“教育学习”影响很大;59%的学生欣赏西方文化的“思想理念”;相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54%的学生觉得西方节日会让自己更加兴奋;如果到国外留学,61%的学生选择到欧美地区留学。

问卷调查反映出不少大学生出现推崇异国文化和价值观,忽略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可见综合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刻不容缓。

3.3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优化调整课程内容

我院综合英语课程采用的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教材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既能涵盖英语基本知识,又考虑到了文字内涵,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价值观念的目标。为实现“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综合英语课程,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一方面,综合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和章节都蕴藏着一定的人文性意义,课题组成员挖掘了现有教材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指导教学改革团队教师紧扣每个单元的课文思政主题,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時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课题组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含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思政元素的英文语料和涉及西方价值观的英文语料作为补充材料,使学生能够从理性层面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课题组指导教学改革团队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剖析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在学习西方文化理念获得国际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客观地比较和分析中西方文化共性和差异,建立文化自信,培养中国情怀,实现英语语言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共赢。

课题组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以第一册为例,共8个单元,每单元16课时,其中教材内容12课时,补充内容4课时。

3.4 精心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从课堂的导入、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到课后任务,课题組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力争实现学习语言知识、操练语言技能、了解中西文化的同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聚焦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训练环节进行总体设计,打破课程壁垒,贯穿课上课下,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以达到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的目的。

教材内容与补充内容的融合需要巧妙设计,不能生搬硬套。课题组指导教学改革团队教师通过任务情景(阅读、视听、讨论、演示等)创设,将教材内容中的价值观元素与补充内容中的价值观语料整合成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使师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内容间的有机融合。

3.5 更新综合英语院级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实现最大化思政教育

课题组带领教学改革团队教师更新了我院2014年院级精品课程 《综合英语》 网络资源,将融入思政元素的电子教案、PPT课件、教学微视频、音视频资料、阅读资料、翻译资料等思政补充素材放入了教学资源库,利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线上线下都能接受思政教育。

3.6 检验教学效果

通过“第二课堂”、第二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和第一次完全相同)和对部分学生访谈等形式检验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接受一学期的融入课程思政的综合英语课教学之后,对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判断有何变化,发现学生能更客观地比较和分析中西方文化共性和差异,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基本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4  研究的价值

4.1课程建设

把综合英语课程建设成为外语专业课程中一门典型的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并总结和推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推进了“课程思政”与外语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外语系承担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覆盖范围广、学时长、跨度广,而且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能够很好地通过外语教师的引领作用,将英语知识和技能与思政德育元素有机融合,辐射到全院各专业。

4.2师资建设

引导综合英语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养高、能够践行高职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综合英语教学团队,通过该教学团队的示范作用影响其他教学团队,引导外语教师增强自身的“育德意识”,提升自身的“育德能力”。

4.3 成果推广

通过公开发表论文,课题组将“课程思政”教改成果全面推广,可成为省内外其他高校英语类课程借鉴和参考的范例。

参考文献:

[1]刘佳.“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19,(4).

[2]蔺学才.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2).

[3]谢琪岚.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政元素[J].读与写杂志,2018,(11).

[4]邓月萍.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探索[J].学周刊,2018,(12).

[5]许晏玮.融入“思政元素”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

课题组成员:伍婷婷,杨雨颜,孙莉

本文系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编号:NC2019B120)的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

李薇,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与教学。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