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排序思路分析

2020-10-28 17:35唐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核心概念高中生物作用

唐玲

摘  要:概念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路以及方法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高中生物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和应用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核心概念的有效排序,为学生设置清晰的学习脉络,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进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效率,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核心概念排序的作用,提出了核心概念排序的策略,以便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作用;策略;核心概念

生物概念是深入对生物知识探索和学习的前途,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对概念缺少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就會在生物学习中出现概念混淆,概念之间的隶属关系混乱等问题,这就会极大的阻碍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就需要将核心概念为学生清晰的排列出对应的顺序,让学生能够掌握对概念学习的方法,进而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深层的含义。

一、核心概念排序的作用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概念的排序教学,经常是在每一单元或者教学内容中为学生单纯的讲解概念,或者直接让学生将概念强行记忆下来,然后通过“题海战术”强化和巩固概念,生物概念教学被割裂开来,概念之间的衔接性不够紧密,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缺少全面性以及综合性的认识与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有全面的提升。而通过核心概念的排序,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对生物学习中的各种概念进行划分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清晰和准确的概念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抓住概念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升生物概念学习的水平。

其次,在生物概念排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和沟通,对学生在概念学习以及生物知识的掌握方面,会有明确的认识与掌握,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后期的生物教学中优化设计,结合高中学生的对概念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与方案,这样更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排序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核心概念,本文列举了其中的十五个概念,按照从大到小以及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排列顺序为:宏观上: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系统、器官、组织;而从微观方面进行排序为:细胞、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以及脱氧核糖。

(一)宏观方面的排序

生物圈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地球上出现以及感受到生命活动的地区,其是针对地表生物而言的一种总称,也是地球所特有的圈层,同时生物圈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圈层,其主要包含了大气圈的下层,水圈与土壤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部,涵盖的范围十分广阔。

生态系统主要指的是生物群落在生存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进而构建的一个生态整体,其主要是通过群落、无机环境组成,并且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最大的为生物圈,生态系统之间也会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无机环境主要是由阳光、水源、大气、无机盐以及温度等组成,在生物因素中主要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部分组成。

器官主要是不同组织依据一些对应的次序相互结合,而形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比如:人体的心脏、肝脏、肺等,植物的根、果实、叶等,器官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中属于比较高级的一个层次。组织主要是将结构、形态以及功能之间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细胞组合在一起,这是细胞不断分化的结果,人体和动物的组织一般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大类。

(二)微观方面

在微观层面中,细胞主要是生物体功能以及结构的基本单位,其可以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这两种,目前已知除了病毒之外,其他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通常而言,细菌等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其被称为单细胞生物,而高等动物以及植物,主要是由多个细胞组织,其被称为多细胞生物。

基因是拥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基因也主要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并且在一个DNA上会包含很多基因。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单位,主要是C、H、O、N、P 组成,其在机体的运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

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核心概念排序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巧妙的学习和记忆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和探究生物核心概念。高中生物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比较繁琐的概念转变为直观化以及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DNA”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对这一抽象的生物概念难以有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因此教师就可以使用概念图,为学生引出DNA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DNA作为一种遗传物质,其能够对遗传信息进行传递,并在概念图中为学生展示出生物实验,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进一步探究DNA的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概念图的学习中,并借助flash动画功能,将概念分解为不同的分支体系,这样更能够方面学生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对DNA的属性、特征以及用途等方面有拓展学习和延伸性的认识,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探究性与思考能力;同时也构建了更为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情境,切实展示出了高中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能动性作用。

其次,教师还应该在核心概念排序的基础之上,将比较分散的概念整合为一个系统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并鼓励学生自觉发现和探究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中分析生物概念,进而达到准确记忆的效果。比如:在“基因”的概念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每个小组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对基因的概念进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中分析基因,并寻找基因和DNA、RNA、基因突变等概念之间的联系,最后展示讨论的成果。这样就可以将基因的内容体系化的呈现出来,然后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讲解,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讨论中掌握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而优化教学设计,为后期开展高效化的生物教学奠定基础。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在核心概念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高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小组讨论学习生物概念的重视,有效的将小组讨论与学生的自我思考等融入到核心概念的学习中。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排序与整合对提升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寻找生物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抓住生物学习的重点与核心,为学生梳理出清晰的学习架构,让学生能够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对生物概念的探究。同时教师还要转变以往比较枯燥的概念学习方式,采用信息技术以及概念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并记忆。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核心概念学习中的不足,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辉.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9(24):27-28.

[2]  王晓旋.解析核心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上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8(30):74-75.

[3]  冯珠.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11):88-89.

[4]  包红燕.借鉴学习进阶理论,建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J].试题与研究,2020(22):74.

猜你喜欢
核心概念高中生物作用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