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

2020-10-28 18:24陈亚琴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提高素养策略探究阅读教学

陈亚琴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对阅读文章进行框架建构,让学生对字词句段落的理解与感悟,充分发挥学生丰富想象能力,通过有效阅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同时,学生有效进行口语交际,较好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把握与领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提高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较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学生去理解、分析等方式获取知识,积累丰富的素材,搭建学生吸取语文知识的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养成前提下,能够自主去学习、去思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自己阅读教学的实践,有如下感悟。

一、搭建学习平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前,能够将学生的兴趣有效激发起来,学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兴趣高涨去探索。但是,作为教师要清楚明白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关注力度较大,对学习目的或要求不明确,课前难以带着问题去学习。搭建学习平台的方式很多,最主要的核心是将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还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学习的目的。因此,学习平台的预设要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融于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在新课前可以预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急于去把问题探过究竟,弄过明白,激发兴趣;也可以采取知识竞赛、教师提问或有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声音、画面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得到深化,当学生对课文理解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思考,当学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指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动交流,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敢于提出问题与疑问,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指导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学会阅读

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轻松地完成预定的阅读学习任务,因此,教师给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明确预习目标。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进行阅读预习也是学生自主进行阅读的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预习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填空式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检验是否能够完成填空式的习题,达到预习目标。

比如组织学生对课文《不懂就要问》进行阅读,提出预习目標: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背”“圈”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大意;与同学交流对“不懂就要问”这件事的看法。了解什么样的语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2.学生熟读课文。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借助查字典等工具,做到熟读流利,通过反复多读,解决课文中的词句段等意思,直到逐渐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复述,领会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比如阅读课文《不懂就要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先粗知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达到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和多音字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和多音字的词语读准。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一些?主要是讲谁的故事?课文讲他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教师引导理解。对课文内容深层次理解需要教师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够顺应教师所指导的方向去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比如在阅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中孙中山是怎样不懂就要问,教师给学生梳理条理,看看它说了哪几个意思,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真的了解课文大意,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壮胆请讲解”课文第2自然段:一天上课,孙中山认为只背书而不懂意思没有用,就壮着胆请先生讲解背的书的意思、“厉声问一字不漏”课文中从“这一问”到“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意思:先生厉声问孙中山会背书了吗,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详细讲认真听”课文余下的部分:先生给大家详细讲解书中的道理,大家认真听。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逐步通过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获取知识,情感得到熏陶。

三、指导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能力

对学生课文阅读指导与督促,是语文学科教学宗旨之一,也是学生在课内进行阅读学习的一个延伸,通过课内外阅读,较好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精选阅读文章。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编排体系,结合学生学期阅读教学工作的安排,以及单元章节教学重难点等,选择阅读文章,做到文章思想内容健康向上,鼓励学生奋发努力学习,文字规范易读易懂的文章,总体上的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与单元主题相吻合;同时,阅读文章要与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心理、阅读水平相适应,在形式上可以是画面,也可以是文字,或图文并茂的都行。

2.指导督促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是势在必行的,要求学生阅读哪些方面的文章,阅读多少篇,阅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阅读应该具体学习目标等诸多方面,进行细化,通过逐篇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为后面进行群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推行阅读学习活动评比。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有效评比。可以将阅读的数目、阅读笔记、阅读心得、阅读卡片、阅读竞赛、阅读经验交流等,纳入评比范畴,其目的在于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较好提高学生进行阅读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环节,立足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任务的督促,逐渐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感受到阅读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课外语文:下》2015年 第1期;陈进

[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年 第8期;刘美花

[3]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对策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年 第3期;方燕

[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悟体验的应用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年 第4期;张月琴

[5]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对策分析;《中华少年》2019年 第13期;赵娟

[6]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措施探讨;《新作文:教研》2020年 第3期;韦福友

猜你喜欢
提高素养策略探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素养
提升记忆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