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产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移动商务专业为例

2020-10-29 09:45徐莎孟迪云刘丹娜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商务校企产品

徐莎 孟迪云 刘丹娜(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基于“项目+产品”移动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驱动发展,高质量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时期的时代主题。2015 年5 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 文件,以落实和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6 年02 月,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由此可见,双创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持续上升,而如何探索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创业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新挑战和新趋势。1

移动商务是与创新创业领域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近年来,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在移动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多数研究停留在双创教育理论层面,教学理念仍局限于模拟软件或者模拟实训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学生基于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情境下的双创实践活动能力。因此,基于“项目+产品“移动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增进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进而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 基于“项目+产品”移动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校企合力践行“项目+产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9 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项目+产品”创新创业型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GB2019073);2019 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商科育人“54321”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JK19AZY001)。模式

为有效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投入高但培养成效慢、学校毕业人数多却与市场匹配度低、学生应用技能弱且创业存活低等问题,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依托企业在经营性项目运营管理上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校企合力践行“项目+产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产品”即“项目管理,产品引导”,是指以校企合作开发的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生团队选择的真实产品为主线、以团队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项目管理方式,由企业老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带队开发、实施和控制项目管理,通过对品牌培育、产品运营、推广,在实践中开发项目教学,以此培育学生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采用弹性学分制评价学习效果,进而实现学习即生成,作品即产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共建“一主线、双主体、三级孵化、四级递进”的育人体系

将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双创教育,实施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全程化,是商学院始终贯穿的“一主线”。

双主体是指“双主体育人”。我院与合作企业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合作企业和学校各方在资源配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责权利,完善校外专家的遴选与聘用工作,形成了校企双方互兼工作岗位、互派专业人才、互聘技术职务、共同培育教师、共同解决教学课题和企业管理服务难题的互派共享机制。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了“三级孵化”产教融合平台,以“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专业技能习得→创新创业实习实战→挖掘自己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对学生双创能力进行梯度性提升。在大一期间实施“前孵化”,通过企业家讲座、参观考察企业等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大二期间实施“次级孵化”,通过引入企业短期真实项目,让学生在移动商务企业美工设计、网络客服和运营推广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在大三期间实施“高级孵化”

需要选拔部分有较大潜能的学生,通过双导师带队,在校内创业园实施创业项目,在实战中积累创新创业能力。

搭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的认知→“企业文化的认知→OTO 新零售生产性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园孵化””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体验创新过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初步形成如图1 的育人体系。

(三)校企协同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

针对移动商务行业企业对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接企业真实岗位,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根据“项目+产品”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学徒主要学习地点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工作岗位标准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完成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形成项目化模块化的培训标准,完善弹性学分制和教学管理评价机制。

(四)校企业共建“教、学、做、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为适应新产业、新职业、新业态的变化与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特征的商科人才,需要不断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目前,学院与湖南富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实行教学改革,共建OTO新零售创新创业基地及OTO 新零售生产性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创新育人模式、优化核心资源、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以OTO 新零售校企合作双创孵化基地为例,校企依托“8 创校园”新零售平台,通过校园社区电商运作项目管理制,吸收高、低不同年级学生以不同岗位身份参与到基地的生产、经营中来,形成一定的流量及社群资源,打造以产品为中心的系列新零售运营项目,并积极引进湖南优质农特产品,大力推行创业创业孵化项目,开展电商农村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1.注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借鉴案例发现,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体制。校企共同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可能作为突破方法之一,以此明确合作企业和学校各方在资源配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责权利。

2.建设“互聘共陪”的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一项复杂和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环节。要实现融入的终极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 知识,还不要具备较强的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在现有阶段,除了校企双方“互聘”的前提外,“共同培育教师”应该放在更为核心的位置。

3.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

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移动商务专业实践探索中,移动商务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和创新创业孵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是构建基于“项目+产品”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创创业项目孵化提供了智力支撑,而创新创业孵化实习实训基地又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实施载体,两者的建设与整合对持续推进政府、学校和企业等主体的深入合作意义深远。

猜你喜欢
商务校企产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校企合作五反思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