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拼布技艺与香云纱服装的融合

2020-10-29 09:04郭霄霄
辽宁丝绸 2020年3期
关键词:服饰面料技艺

郭霄霄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23000)

香云纱是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丝绸面料,也是传统农耕社会“桑基鱼塘”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们智慧的结晶,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香云纱主要采用薯莨汁、河涌泥为主的天然矿物质染料着色,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环节才能制成,整个过程清洁环保无污染,它的色彩沉稳、含蓄、典雅、低调,材质挺阔、爽滑、细密,还具有防霉、防臭、除菌、抗皱等医用效果。虽然香云纱服饰有着特殊的健康环保功用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常见的色彩以黑色、铁锈红、深咖色、褐色等为主,多给人留下色彩单调、沉闷的印象,因此较难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可[1]。

1 拼布技艺与香云纱融合的价值意义

拼布又被称为“百纳”、“布艺拼贴”,英文中被译为“Patchwork”、“patch”、“Quilt”等,它是通过将规则或不规则的布片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进行拼接缝合的一种手工技艺,广泛流传于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如彝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等)一些地区传统习俗中,母亲或(外)祖母常用亲朋好友赠送的布头儿、布碎给新生儿缝缀成“百衲衣”、“百家被”,期望年幼的孩子好将养,寄语平安顺遂、健康长寿;中国传统戏剧(如京剧、豫剧等)服装中的“富贵衣”是在黑色或者深色材质衣服上缝缀和装饰五颜六色的碎布补丁,蕴含着 “福祸相依”、“否极泰来”的吉祥寓意,还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佛教中的僧衣、僧帽、褡裢等佛事用品也常采用布料缝缀或缝贴装饰,融入拼布工艺的袈裟又被称为 “慈悲服”、“割裁衣”、“离尘服”、“解脱服”、“无上衣”等,蕴含着僧侣们淡泊明志、清静无为、节制欲念的信仰。

目前,拼布技艺广泛流行于中、日、韩、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形式语言。拼布技艺被应用在装置艺术、家居、家纺和服饰设计中,图案设计多样、装饰工艺丰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拼布设计作品有抱枕、杯垫、手袋、床上用品、壁挂、装饰画作等,体现了拼布技艺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笔者在市场调研中发现拼布技艺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香云纱服饰之中,设计师通过拼布技艺重构服装的色彩、图案、面料的组合方式,使香云纱服饰更舒适、更时尚、更适用于生活。

1.1 满足消费者的时尚需求

服饰是特定区域和历史环境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尚的“缩影”。法国服装设计大师可可 * 夏奈尔(CoCo Chanel)曾说过“潮流易逝,风格永存”。虽然不同时代人们眼中的“时尚”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与时俱进的创新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服装要同时满足当下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香云纱服饰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2 满足人体的功能需求

“人体工学”(Ergonomics)是造型设计、布局设计、工艺设计、艺术设计的综合,它通过一定的工具来满足人的自然形态,使人们保持舒适的状态。服装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香云纱质感挺括、可塑性强,具有滑爽不沾身、不易起皱等特点[2]。设计师将香云纱服装面料设计和拼接,营造出自由舒适的空间感,更好地满足人体运动的需求。近几年,香云纱服装中运用拼接设计手法改进设计,如香云纱与针织面料的结合常应用在肩部、袖子、胸部侧片等部位,充分发挥了针织面料弹力回复能力强的特点,人体活动时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拉伸而引发皱褶。莫代尔弹力面料与香云纱的拼接解决了透气性和散热的问题,使香云纱服装穿着时更为透气和舒适。香云纱与轻薄的雪纺面料拼接而成的裙装增添了女性浪漫柔美的特征。

1.3 控制生产成本的需要

目前,香云纱面料的市场价格在150~400/元之间,相对于普通棉、麻、丝绸、雪纺、丝、毛、化纤等面料而言,香云纱面料的价格较是较为昂贵的。与不同材料拼接有效丰富了香云纱服装面料的品种,并且通过采用其他面料局部替代有效降低了香云纱面料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香云纱服装的成本。

2 拼布技艺与香云纱服装的融合性应用

中国最早的设计著作《考工记》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体现出中国传统设计中注重材质本身特性,工艺技术与艺术创造相融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香云纱服装与拼布的融合是创意思维与工艺相结合、审美思想和技术因素相结合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将拼布技艺融入到香云纱服装中,设计师需要处理好服装设计中拼接工艺与服饰的造型、色彩、材质、风格等多方面要素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设计师通过拼接在服装中融入流行元素,在廓形、面料、肌理、色彩等进行混搭,通过发挥面料材质的特点,使香云纱服装变得年轻化、时尚化[3]。在拼布技艺实施过程中又可以融入现代制作工艺,使香云纱服装更为挺阔、平展,兼有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图案变化。

2.1 色彩的融合

香云纱面料色调优雅沉静,正反面色彩有些相同,有些不同,正反面拼接是最常用的手法。香云纱服装款式设计以简约为主,设计师可以在服装的边缘、底摆等处采用拼布点缀组成新的图案[4]。服装设计师将不同的色彩或材质进行打散、重组,通过不同色彩的布料拼接塑造出新的风格。色相、明度、纯度代表着不同的语言和情感。色彩强对比的香云纱面料拼接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和装饰美感。纯度高的色彩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反应,具有活力和跳跃感,如红色、黄色、紫罗兰色、果绿色等色彩。色彩的过渡使拼布整体的元素显得更为悦目,比如从深红、大红、浅红到粉红的色彩过渡。拼布设计中将高纯度色彩、对比色彩、渐变色、带状色按照一定的几何设计规律重新构建组合成为富有节奏感的图案元素,体现了服装色彩之间的美观和协调性。大面积的拼接、色彩饱和度较高、材质对比强烈的图案活跃、大胆、节奏感强;小面积的拼接精致细腻、色彩淡雅,尽显女性的优雅气质。有规则的分割和拼接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感,不规则的拼接体现了服饰的个性化特征(图1)。

图1 香云纱面料的拼接设计

2.2 图案的融合

香云纱服饰的装饰性风格主要是以艺术审美为目的。布块的构成和组合形式主要围绕着拼布图案或色彩来进行。香云纱服装的造型为实现拼布技艺的装饰作用提供了三维空间。香云纱服装还可以与拼布图案的构成样式、色彩的搭配、风格特点相结合。如果服饰宽大且分割线、缝线较少,拼接设计可以脱离服装结构和造型的束缚,在风格方面体现出自由、随性。一些服装中的拼布图案和色彩构成上采用对比、夸张的手法进行装饰,如中国明代的“水田衣”、现代服装中的“欧普风格” 等,它们是将布块进行几何形的拼接,形成新颖独特的图案和色彩组合,带给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视幻觉。

2.3 肌理设计的融合

肌理设计是香云纱服装进行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法。设计师可以巧妙地利用香云纱面料与其他面料的特性进行重组和再设计,使其产生丰富的层次感,从而实现肌理创新的目的。比如,通过面料的抽褶、折叠、堆积、填充、装饰贴布等工艺来实现花边、贴花、缝补等局部装饰,提高香云纱服饰的美感。设计师将立体的金鱼图案以轮廓绣手法绣到服装的前胸位置,突破了材料与图案的设计,塑造出具有前列风格特征的外观造型(图2)。服装的立体造型根据设计师的意图进行拼接、绗缝,或者结合不同的刺绣、印花工艺进行再创造,使香云纱服饰产生丰富的肌理变化,增强了香云纱服饰的艺术审美特征和层次感。在面料混搭上,设计师通过将蕾丝、雪纺、真丝等时尚面料与香云纱服装结合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创造了全新的视觉效果,还有效扩大了香云纱服饰的适用人群。

图2 香云纱旗袍融合刺绣元素

2.4 艺术风格的融合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个类型的艺术形式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广泛地与其他艺术思潮进行融合,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比如西方服装史中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等。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也需要广泛融合多种艺术风格,融合东西方文化历史精粹,融合传统与现代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意和创新设计。香云纱服装的拼接常分为同质异色面料拼接、异质同色面料的拼接、异质异色面料的拼接等形式。香云纱面料之间的拼接中,低饱和度的色彩差异营造出一定的韵律感。

首先,在香云纱服装中要体现出服饰造型的艺术性和协调性。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体的形态和曲线的起伏,将拼布技艺以简洁凝练的形态融入,使服装与拼布技艺融为一体。如某款香云纱吊带的前片将红色、绿色、黄色的香云纱面料进行了条状拼接,后片采用黑色弹力针织面料,该款式将服装的实用性与艺术表现相互结合,满足了年轻人的时尚需求。

其次,不同材质的拼接形成了香云纱服饰中不同的颜色、图案、肌理,完成了服装面料的“再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设计师拥有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香云纱与飘逸的丝绸、薄纱、欧根缎、雪纺等轻薄的面料相拼接,融入了轻松飘逸、性感妩媚的时尚元素。大面积的印花或绣花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香云纱服装的时尚元素。比如,设计师常在肩部或者裙摆处采用透明的薄纱进行拼接,可以展现出女性肩部、腿部柔美的线条(图3)。

再次,拼接实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香云纱服装的古典风格、民族风格、田园风格等都可以通过素色面料、民族图案面料、传统刺绣图案与香云纱的面料拼接来实现。在休闲风格中,设计师可以采用雅致、自然的色彩拼接和浅色点缀;在时尚风格中,设计师可以采用醒目鲜艳的色彩来丰富香云纱服饰的视觉效果。第一,拼接中布料的大小、形态、肌理等创造出香云纱服饰或淳朴或精致的美感。通常情况下,同质拼接丰富了香云纱的层次感,异质拼接强化了香云纱服装的结构设计。色彩和肌理的重构体现出节奏和韵律感,使香云纱服装在结构线条在流动中充满或动或静的韵律美。多种材质与香云纱拼接丰富了服饰的文化内涵,如扎染面料与香云纱的拼接、编织工艺与香云纱的结合等等。手工缝贴体现朴实的人文情怀,如平针法、藏针法等工艺手法。锁链绣、十字绣、法式豆针绣、贴布绣、轮廓绣等通过拼接可以提升香云纱服饰的艺术魅力。第二,拼布的色彩美是香云纱服装中重要的表现因素。拼布与香云纱的不同色彩形成碰撞,相近色和同类色拼接使布料与香云纱之间形成统一的色调,对比色、互补色布料的拼接则与香云纱形成激烈的碰撞,大胆活泼的配色使香云纱服饰风格更为多样化。第三,轻薄面料与香云纱的结合可以体现出香云纱服饰自然、飘逸、洒脱的风格特征。印花材质与香云纱的结合使香云纱服装更为年轻;印花图案靓丽或雅致柔和的色调与香云纱服装的古朴风格相得益彰;传统特色图案如福禄寿喜、松鹤延年、龙凤呈祥、百年好合等传递出香云纱服饰深厚的文化内涵。

2.5 民族特色元素的融合

笔者认为,香云纱服装设计既要挖掘传统文化精神,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又要符合现代流行趋势,满足当下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中国风”为代表的民族风席卷全球,设计师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当前流行时尚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设计师常用的方法是将传统服装样式中融入现代工艺和设计元素,或在现代服装款式中融入传统民族元素。在香云纱旗袍中,设计师通过现代剪裁改良了旗袍的造型,融入刺绣、拼布等设计元素,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受到了广大女性消费群体的喜爱。刺绣是香云纱服装中最常用的装饰性工艺。一般分为在面料上直接刺绣或者绣片以拼接的形式融入到服装中。比如,“金银绣”采用金(银)丝线刺绣,金色奢华高贵、银色秀丽雅致,图案精致细腻在光照下熠熠生辉,可以体现出穿着者高贵优雅的气质。刺绣图案不仅传递着时尚的设计符号还蕴含着吉祥寓意,常用的刺绣形式有贴布绣、挑花、广绣等,刺绣图案的内容有植物花卉图案、龙凤呈祥图案、几何形图案、抽象图案等。

通过拼布技艺,香云纱与最新的流行时尚元素相互碰撞并呈现出靓丽的视觉效果。同时,香云纱服饰中融入刺绣、印花、钉珠、蓝染、扎染等工艺技术,也符合东方审美观念。同时,将腰带、领口、挂件等部位进行拼接设计,面积虽小,但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代服装设计是以人体三维结构来进行设计,将布料裁剪成为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布片,利用视错觉和布料的线条的美感塑造出女性的身材曲线。尤其是在腰部、肩部和胸部的剪裁和拼接可以利用视错觉来遮掩女性的身材缺憾,通过设计塑造出更为完美的女性形象。 服装品牌 “天意”(Tangy) 在2018/2019 年的香云纱服装中将拼布技艺与刺绣进行融合,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刺绣工艺、拼布工艺的融合创新,在香云纱与薄纱的拼接中凸显了女性独特柔美的气质和审美需求[5]。薄纱、欧根纱等轻薄透明的材质与香云纱的拼接是较为常见的拼布形式。比如,在服装中轮廓绣与香云纱面料主体进行了 “天衣无缝”的衔接,虚实相应,最终达到了工艺技术与审美艺术的统一(图4)。

图3 香云纱服装的时尚风格创新

图4 香云纱服装中的拼接

2.6 结构造型的融合

在解构主义风格中,服装拼布设计创意围绕着人的形体或服装结构展开。当拼布作为设计元素应用在服装中,设计师同时也要考虑服装结构线的设置。在分割线设计中,部分省道的余量转移到拼接布块中,布块拼接的位置与及造型随着分割线及省位进行调整。拼布造型和面积大小根据该部分育克的造型、位置和面积进行再设计。拼布造型在视觉上强化了结构线和分割线设计,更突出拼布在结构设计中的装饰性特征。结构主义风格中香云纱与飘逸的真丝雪纺、印花面料、牛仔面料等材质围绕着人体或服装结构展开,以滚边、镶边褶皱等进行结构的分解、拼合,诠释着香云纱服装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师将拼布造型与服装结构线结合起来设计,根据拼缝的位置消除相应的省道量使拼布图案最终呈现出与人体相契合的装饰效果。

3 “融合性”思维对于香云纱服装设计的价值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被征服而又能够持久延续发展的国家,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基础的融合的文化。或者,换句话说,“融合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擅于吸纳外来文化并使其融入其中,多种地域文化(如楚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都被融入到汉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的中华文化。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少数民族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曾数度遭遇外来异族的侵袭,但是中华文明却不断地持续发展,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持久性以及包容性。那些外来的征服者们非但没有实现用自己的文化来取代汉文化,反而不可避免地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融合” 促成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融合”使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历久弥新的、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之后仍然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凝聚力的背后根源。

笔者认为,融合性思维对于香云纱服装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因为,一方面,它联结着传统,使香云纱手工艺更好地活在当下;另一方面,它引领着香云纱服饰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因此,融合性思维促进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推动了香云纱走向现代、走进人们的生活。香云纱与时尚面料的融合使款式更为新颖、产品更为多样,适应更多场合穿用,让更多的人群接受。可以说,融合性思维使香云纱服装与拼布技艺融为一体,推动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走进当下。

4 结语

在设计师的巧思下,拼布技艺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传统手工艺转变为具有创意价值的设计元素。创新是时尚设计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设计师需要根植于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以人为本,擅于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美的规律和形式法则,最终设计出适用于生活的高品质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市场环境下,像香云纱这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非遗”的时尚化、商业化成为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中嗜待解决的“短板”。笔者认为,只有融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非遗”才能真正“活下来”,并且,通过设计师的创意思维才能够将非遗一代代地“传下去”、“活得好”。设计师通过艺术化的构思,将拼布技艺与香云纱的融合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扩大了消费群体的范围、提升了香云纱服装的适用性,使香云纱服饰更具实用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审美性。

猜你喜欢
服饰面料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雪人的服饰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