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方生动

2020-10-29 16:01张宣良
家长·中 2020年9期

张宣良

【摘要】目前,中学生作文存在“没有细节”的流弊。笔者针对此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可操作性强,特别是针对七年级学生习作训练,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雕塑手法;精雕细琢;习作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6-0148-02

精雕细琢,直译是指对玉器详细地进行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好的美术雕塑作品不只追求形似,更要神似。作文教学要求学生构思,写作同样要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因此,笔者认为把精雕细琢应用到作文教学中同样是实用的。

中学作文教学最沉重之处在于:随着作文分数的比重越来越大,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功利性对广大师生的困扰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恐怕还是细节描写不到位。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描写得生动、形象呢?在近30年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美术雕塑和学生写作在构思创作过程中的诸多相似之处,而且非常有利于解决学生作文“没有细节”的流弊。

首先,二者都属于艺术。都需要表现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点、看法、感受。二者唯一的区别是表现的方式不同:一个用线条、色彩,再现的是艺术家的图画世界;一个用文字,带给笔者的是神奇的文学天地。其次,二者的构思过程有着凉人的同一性。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单一的线条一单一的色彩一复杂的结构与色彩一结构与色彩的融合一美术作品”,而学生写作过程则是“简单的句子一单纯的思想一复杂的结构与思想,结构与思想的统一一文学作品”。二者的作品创作都有一个由易到难,从机械模仿到自由创作的过程。再次,两者还时时融合。《达·芬奇密码》是一部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美术知识和欣赏作品的知识;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美术和文章最佳结合的范例。

在接近30年的初中作文教學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做法,悟出了其中一些道理。

一、借鉴美术作品优势,设计独特的活页作文稿纸,为学生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搭建平台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绘画欣赏基本功和基础知识,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改革作文稿纸的格式,设计中留出一定空间作为学生作文绘画和评价的表达交流天地,让学生在自由绘画和交互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图文并茂,一举两得。

初一学生正在从小学模仿性学习向初中联想创造性学习过渡,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语言文字训练中适时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可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笔者在教《东郭先生和狼》时,在学生理解寓意之后,笔者就让他们运用手中的彩笔,将故事画下来。很快,凶相毕露的恶狼、迂腐软弱的东郭先生,连惊疑不定的毛驴和崎岖的山路、散乱的书籍、张开的口袋等景物都跃然纸上。笔者再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议议、评评,看谁画得好。这样,学生在浓浓的乐趣中主动地求知,读懂了寓言故事,心中自然就有了爱憎分明的是非观。然后再指导学生改写成课本剧,这样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想象、画画写作的综合练习,既开拓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又使学生学得轻松,真是其乐融融。

二、把学生写作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努力创造情境和机会,积极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顺序和方法

观察是一种积极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平时,笔者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坚持写日记,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课堂上,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教给他们描写、叙述的顺序和方法,从而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水则情溢于水。观察生活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不管是面对大自然还是社会人生。有了一颗敏感的心,即使是百草园也能写成百乐园;有了一颗敏感的心,我们能听到来自种子对生命的呐喊声;有了一颗敏感的心,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今年,笔者教的一位初一学生作文对杏树叶颜色变化的描写很精彩。由满眼的粉红淡绿,过渡至成熟稳重的深绿,写出了杏树叶逐渐成长的过程。在写杏树叶成为红色时,作者拾了几枚,晒晒,夹在书页中,权当是自然的馈赠,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杏树的喜爱,更传达出了一种成熟稳重的生活情调。

三、重视教材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借鉴课本中名家名篇成功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俗语说得好,照猫画虎。创作也是从阅读开始,模仿起步,但不仅仅是让“猫”像“虎”就行了。人们常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写作终止于形象还是达不到感人的目的的。要画出“虎”之“骨”来,就得有点睛之笔,让虎动起来,让龙飞起来。这点睛之笔,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反复的描写,使读者感受更深。许多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出色的细节描写,如朱自清先生回忆父亲的《背影》,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这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细节描写。“蹒跚地走到……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有关动作的细节描写,细致地写出了父亲腿脚不灵便,很费力地爬过月台去为笔者买橘子的过程,那肥胖的背影虽谈不上美,却让作者感觉到了父亲对自己无私的爱而潜然泪下。

要让学生的作品有神韵,就得引导他们像美术大师对待一件雕塑作品那样,注意观察景物和人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一明一暗,一叶一滴,一颦一笑,充分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以此为原料,使用科学合理的想象和修辞精雕细刻,反复修饰,大胆取舍,精心打磨出衣带飘举、神采飞扬、意境灵动的精品来。

参考文献:

[1]肖磊.怎样更好地完成初中美术手工课[J].读写算(教研版),2015(12).

[2]薛晓凤.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J].考试周刊,2013(09).

(责编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