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im-3 mRNA、MCP-1、IL-22、sCD30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2020-11-02 01:24王春玲孙增晋王俊茹毕瑞云尹金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肺部分级心功能

王春玲,孙增晋,王俊茹,毕瑞云,刘 玲,尹金淑

(1.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六病区,北京 100085;2.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8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38)

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是世界许多地区心脏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1]。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上升[2]。肺部感染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呼吸道的免疫能力下降,这使得肺部感染易发[3],而并发肺部感染将会使其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肺部感染炎症中,血清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molecule 3,Tim-3)mRNA、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人可溶性CD30(soluble CD30,sCD30)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炎症分子可能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的治疗靶点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炎症,提高患者生存率[4-7]。本文探讨了血清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早期检出患者肺部感染,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到2019年1月期间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纳入标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定标准;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年龄20~80岁;知情同意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他感染性疾病、脑卒中、严重的肝及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和风湿性疾病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感染组72例,另选入同期72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

1.2 检测血清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

收集所有患者和健康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注入无抗凝剂干燥管,轻轻混匀后离心10 min,吸取上层血清于无RNA酶的EP管中,放入-80℃冰箱保存备用。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Tim-3 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采用相对定量法△△CT进行分析,计算2-△△CT表示实验组相对对照组表达量的比值。RNA提取试剂盒mirvana PARIS、定量PCR检测试剂盒Tag Man MIRNA Reverse2 Transcription Kit和Taqman Realtime PCR assays购自于德国Qiagen公司。主要仪器有Rotor-Gene Q实时荧光定量PCR仪、Thermo Nano Drop 2000 Lite分光光度计、旋涡震荡器、高低速离心机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MCP-1、IL-22、sCD30浓度,试剂盒由苏州宇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操作步骤说明进行标本检测。

1.3 调查资料

收集入院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两组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 Ⅱ级、NYHAⅢ级、NYHA Ⅳ级。肺部感染按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将患者分为Ⅰ~Ⅲ级、Ⅳ级、Ⅴ级共3组。肺炎严重指数评分包括年龄、性别、护理机构人员等20个参数,总分≤50分、51~70分、71~90分、91~130分和>130分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V级。按Ⅰ~Ⅲ级、Ⅳ级、V级分别划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中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诊断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与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指标、血清降钙素原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n=72,,n(%)]

表1 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n=72,,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3组研究对象观察指标比较

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浓度高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研究对象血清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比较 [n=72,]

表2 3组研究对象血清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比较 [n=72,]

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不同肺部感染分级肺部感染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在肺部感染组中,患者血清中MCP-1、IL-22、sCD30、Tim-3 mRNA浓度随肺部感染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分级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m-3 mRNA、MCP-1、IL-22、sCD30之间互成正相关,见表4。

2.5 不同心功能分级肺部感染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在肺部感染组中,患者血清中MCP-1、IL-22、sCD30、Tim-3 mRNA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分级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ROC分析结果显示,MCP-1、IL-22、Tim-3 mRNA、sCD30的曲线下面积均接近于0.9,分别为0.868、0.889、0.919、0.873,说明诊断准确性较高,见图1。

3 讨论

本研究首先将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与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组间对比,发现肺部感染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指标、血清降钙素原、Tim-3mRNA、MCP-1、IL-22、sCD3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血清中Tim-3mRNA、MCP-1、IL-22、sCD30浓度的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诱因中,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发生肺部感染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呼吸道自净功能下降、口腔护理不当等,重症监护室的空气质量也是重要诱因[8]。如果能早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感染做出诊断,有助于降低炎症,保护患者心功能,所以,对于患者病情的动态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表3 不同肺部感染分级肺部感染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

表3 不同肺部感染分级肺部感染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

注:与Ⅰ~Ⅲ级比较,*P<0.05;与Ⅳ级比较,1)*P<0.05

表4 Tim-3 mRNA、MCP-1、IL-22、sCD30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5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肺部感染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

表5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肺部感染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

注:与NYHAⅡ级比较,*P<0.05;与NYHAⅢ级比较,1)*P<0.05

图1 Tim-3 mRNA、MCP-1、IL-22、sCD30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ROC图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互为正相关,且随肺部感染分级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分级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4种因子与病情发展关系密切。Tim-3是Tim家族的成员,是一种T细胞表面分子,参与机体感染免疫等生理过程[9]。有研究显示,Tim-3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清除加重肺部炎症[10]。因此,Tim-3mRNA在机体内的表达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MCP-1是最有效的趋化因子之一,对巨噬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同时会诱导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共同诱导心肌细胞凋亡[11]。研究显示MCP-1浓度升高可以导致炎性细胞的募集[12]。针对MCP-1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气道炎症[13]。一项动物实验发现肺部炎症组的MCP-1浓度明显升高[14],与本研究结果相符。IL-22是一种炎症因子,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发炎症反应[15]。有研究认为IL-22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价值[16]。炎症反应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血清中的IL-22浓度可能会进一步升高。sCD30是CD30的可溶性形式,在经过细胞活化后释放到血清中。健康成人血清sCD30浓度非常低,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血清或体液中sCD30浓度显著升高[17]。研究发现,sCD30在一些肺部炎症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增加;CD30与炎症性疾病(如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18]。因此,研究CD30在发生肺部感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Tim-3 mRNA、MCP-1、IL-22、sCD30浓度均显著升高,因此,这些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Tim-3 mRNA、MCP-1、IL-22、sCD30诊断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接近于0.9,说明诊断准确性较高,提示可将这些因子作为肺部感染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志物。

总之,本研究发现血清中Tim-3mRNA、MCP-1、IL-22、sCD30浓度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志物,对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肺部分级心功能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