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分类组合行政班”探究

2020-11-02 02:21严招荣陈毅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对比分析

严招荣 陈毅文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分层走班模式在我国教育实践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分类组合行政班”不但能实现“语数英+6选3”和“语数英+1+3”的新高考模式,而且具有“分层走班”不具备的优势和更容易在我国纵深化发展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基础教育背景下推行。

关键词:分层走班;分类组合行政班;对比分析

2014年高考改革新政颁布以后,推行分层走班制是为了配合“ 语数英+6选3”和“语数英+1+3”的高考模式,也是判别高中学校改革的标志[1]。上海、浙江作为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其高中教育历经了一个完整的三年教学周期,走班制的诸多不足已经显现。“分类组合行政班”的提出,试图解决“分层走班制”在普通高中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一、当前推进分层走班制面临的诸多问题

1.    分层走班制面临重重考验

在分层走班制还未广泛推行前,大量的研究就探讨了其可能出现的弊端,包括:分层走班可能会变相地分快慢班,好班更好和差班更差的恶性循环,班级管理中出现老师“抓不住学生”,由于任课教师工作量加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在教学班遇到的学习问题难以在课后及时解决,好老师教好班和差老师教差班,学习自控力差的学生变得忙乱和心散[2][3];由于高中生认知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对自己选择的课程不坚持和无耐心的学习状态[4];很多普通高中存在硬件设施、师资和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学生在学科选择上盲从盲选,导致分层走班不能如期实施,班级管理弱化和混乱,师生之间隔阂很大,教师主体责任不明,学校无法对学生、教师、班级展开科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缺乏监测;等等。在实践过程中,以上诸多问题也的确频繁出现[5][6]。另外,分层走班制在试行过程中,家长和学校未能充分尊重学生选课时的自主选择权,并且由于学生出现集体感缺乏和德育困难的问题,使得管理工作难度加大[7]。在试点工作中出现高中生过早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且在教学中采取“因考施教”和“田忌赛马规则”应对“学考”和“高考”,以及学校为了应对考试着重于课程设计类型而弱化了分层次教学等问题[8]。各所学校出现多种变形模式的“分层走班”,如:高一阶段采取行政班的教学,高二阶段才进行分层走班;有些科目是固定行政班教学管理和有些科目是分层走班教学的混搭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的考试目标,先把学生分类,再把学生分层;有些学校分为A和B两层,有些分为A、B、C三层,还有超过三层的多层分班;还有学校按照学科性质实施分类走班教学。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各高中学校的分层方式[6][9]。实践中,还存在由于高中管理体制固化,在強势推进分层走班制教学时,学校不但没有做到“尊重学生差异”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反而形成了学校内管理混乱、“差生”更差和教育效果难以保证的局面[6][10]。

2.    分层走班可能推进更深层次的“应试教育”

我们须要正视普通高中目前的办学现状。在尚未推行分层走班制之前,很多地区的高中学校一直就被“分层”,具体被分为省级、地区级、市级、县级、镇级和重点级、实验高中、德育示范性高中等等,这也使得各所高中的生源被“分层”,进而各年级的各班也被“分层”,如:存在“火箭班”“领航班”“小尖班”“重点班”“快班”“普通班”“平行班”“特长班”等等。高考改革新政所倡导的分层走班制,很容易被长期受“应试主义教学”理念引导的高中学校根据学生各学科考试成绩的排名进行分班,进而在更为细化和深入的“分层”后进行“因考施教”,而且这将成为一种更为合情合理的提高部分学生考试分数的教学模式。我国各地区的高中学校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如果某高中高考升学率越高和考入好大学的学生越多,就会使得该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越高,就能吸引来更好的生源,进而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和吸引来更好的师资力量。因此,学校实施分层走班制最终还是可能为了“有效率地追求分数”,而未能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便使得新高考改革成为外在制度上改变“应试教育”和内在制度上存在路径依赖的制约[11]。

3.    分层走班可能促成各方都“不买账”的局面

我们用很浅显的比方来理解分层走班制的教学要求:“让各学科的学优生加速跑和甚至能飞,让学困生从躺着、坐着变为迈开脚步慢行,并试图慢跑。”但是,在最后使用同样的考卷进行水平检测时,就形成了学生学业成就两级分化的局面,即“学困生开始慢跑了,而学优生已经飞翔了”[12]。以一个实际例子启发我们进行反思:由于人的性别有男女之分,于是出现性别歧视和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而在学习竞争意识很强的学校里,以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进行分层,势必就会出现差生和差班被歧视的现象,校园里很可能出现某年级某班某科的学生是“某科差生”的类似评价;在给教师分配教学班时,势必就会存在因为教师教好班而教学成果显著,好班的教师屡次被评为教学能手或名师,也因此被受他人重视和另眼相待,而被分配到差班的教师就被领导、学生和家长认定为“差师”,长此以往,学校的教师队伍也被分层,进而出现教师群体内部过度竞争和人际关系不和睦,这也容易滋生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和致使师德沦陷。很多学生家长由于不能理解“分层走班”的教育初衷和深层理念,当自己的孩子被编排进“差班”时而感觉丢面子和心存不满,进而出现一些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行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在数十年极端“应试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和我国中小学校内纵深化发展“应试教育”模式的办学背景下,实施分层走班制很可能会偏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权、充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的初始目标,可能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充满不确定性和甚至违反常理的现象发生。因此,笔者提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分类组合行政班。

二、“分类组合行政班”的具体设想和可行性

1“.分类组合行政班”的具体设想

前文提到我国各地区各高中学校的教育情景存在很大差异性,走班制在试行过程中变异出多种教学模式,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教学效果还很难检测,可见推行“分层走班”着实有很多不可预测性和很高的风险性。“分类组合行政班”的教学模式不提倡学生拥有过度的自主选择权,而是鼓励学生在打好各学科基础、发现自身潜能和了解自身实力的情况下,由学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发展自身特长或专业,而后努力升入高等学府进行更加专业的深造。具体设想:激励高一、高二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各门学科挑战学考,确保学生首先达到拥有基础性多门学科的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而后才由学校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师资情况、硬件设施状况设定多种科目组合的班级。学校根据学生在高一、高二各学期的期末成绩和学考成绩拟定高三年级的“语数英+6选3”和“语数英+1+3”的科目组合的分班方案,高三年级的每个行政班选择一种科目组合,比如高三(1)班是“物理+地理+生物”组合班,高三(10)班是“历史+生物+政治”组合班;采取由学校、学生、家长三方认同的情况下签订高三教学合作协议和实现对固定行政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多方合作。学校教学管理科室对门门课业成绩都较低或很低的毫无高考竞争力的“后进生”进行特殊生涯发展指导,至少提供三种选择:选择高职院校;通过学考,获得高中毕业证;选择从高一或是高二起复读(复读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校再次根据其复读学年的期末成绩和学考成绩进行高三班级选择。

2“.分类组合行政班”的优势分析

“分类组合行政班”教学模式的构想也是为了配合新高考的“语数英+6选3”和“语数英+1+3”的高考模式,它由传统高中行政班教学管理模式的启发而来,传统教学分班为文科班和理科班,现在我们设想分出多种班级,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实现的。通过与分层走班制对比分析,“分类组合行政班”的教学模式至少有以下几点优势:能化解当前部分高中实施“分层走班制”的重重困难[13],尤其是在当前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和教育落后地区存在的各种阻碍[14];由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合作形成高三学生的高考科目组合选择,能解决学生在新高考中存在盲目性、无从选择的困局和教师在班级管理出现的“混乱”现象[15],以及“理科萎缩”[16]、过度偏理偏文和学霸科目现象、学习水平与新高考了解度满意度间的“马太效应”现象、学生在选科中的避趋冲突[17]和“过早确定职业发展方向”[18];高三阶段的行政班教学更能促进高效的班级管理和促成各科教师“深度教学”,能让有着同等水平和相同科目组合选择的学生更好地“深度学习”;由于“学考”已过,高三学生能更加充分、深入、针对性地学习基础较好和兴趣较濃厚的高考学科,进而切实做到减少学业负担;经过筛选重组的行政班更有利于学校进行分年级、分学科、分班级和分学生的针对性管理和展开对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客观评估,避免了分层分班的混乱局面;形成学生和教师互选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在学生拥有夯实的各学科基础之后,提供给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机会和学生享有一定主体地位去发展自己个性,促成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什么”变为“我要学什么”的选择性思考,其拥有走班制的优势和实现“语数英+6选3”和“语数英+1+3”的新高考模式;“分类组合行政班”更适合我国目前存在根深蒂固的“应试主义”教育观念的社会转型时期。

3.推崇行政性小班化的教育教学

我们进一步思辨一个问题,分层走班就一定能实现“因材施教”吗?目前很多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存在难以改变自己被规训而成的“应试主义”和“唯分数论”的惯性思维,在推行分层走班中繁而化简以学生的各科分数排名进行分层,分层教学可能导致学生被固定式的分层,使得学困生一“差”到底;在学校硬件、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势必会形成超大班级,无论是什么层次的班级,大班管理难度会很大,教师工作量会超负荷,最终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学校内教师队伍往往是流动性的,在人事管理上普遍存在病假、事假、产假、外出培训、轮岗、农村支教、借调、辞职等诸多情况,实施分层走班制会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考核评价更为困难和难以客观。如果学校对分层教学管理不当,可能引起教师自身的角色混乱,存在班级管理责任不清和导致学生的管理秩序松散混乱,进而导致校园安全难以保证和难以有效客观地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的评价。对高考科目的分层走班之后,如何使得美术、体育、音乐、心理健康、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等培养综合素养的课程有效展开,也是很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行政性小班制教学同样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目标,其由于班级人数少便于教学管理,教师可以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在教学过程中对班级内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差异化教学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19]。再者由于小班充分的时空条件,也易于实施深度思维问题的教学和更为全面具体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20]。通过对比分析,行政性小班化的班级设置比分层走班制更具优势,而且更易于在当前的高中教育背景下进行转变。

因此,在新高考改革中施行高一高二年级的小班化全科教育教学和高三年级的分类行政班的教学管理是值得推崇的,眼下其既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又能解决部分高中学校推进分层走班制面临的难以克服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   陈玉云.分层走班制—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

[3]   姜德仁.高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利弊及趋利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09).

[4]   王润,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

[5]   唐刚.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今日教育,2017(03).

[6]   冯帮,骆明丹.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Y市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7(02).

[7]   余婷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8]   杨志明.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教学思考—以近两年贵州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7).

[9]   陈坤.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4(10).

[10] 郭小平.分层走班制下学校管理的目标偏离、实施困境与体系再建[J].教学与管理,2017(05).

[11] 洪志忠.制度视角下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基于北京高考新方案的解读[J].教育科学文摘,2015(01).

[12] 孙闯,郝美君.关于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要义的探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

[13] 章全武,王润.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落实走班制教学的挑战与超越[J].湖北招生考试,2016(01).

[14] 杨文军,张静.新高考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8(01).

[15] 樊麗芳,乔志宏.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

[16] 潘昆峰,刘佳辰,何章立.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选考的“理科萎缩”现象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

[17] 张雨强,顾慧,张中宁.普通高中生高考选考科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5所高中首批选考学生为例[J].教育学报,2018(04).

[18] 杨志明.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教学思考—以近两年贵州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7).

[19] 马媛媛.基于差异化教学理论的小班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05).

[20] 吴永军.简论小班化教学规程—兼谈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的区别[J].教育发展研究,2015(15).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对比分析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