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亚明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2020-11-02 02:26张曼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3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张曼

[摘 要] 匡亚明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知名教育家,在教育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匡亚明在治校办学的过程中,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倡导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办大学等等,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绩。匡亚明的教育思想对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仍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匡亚明;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K08)

[作者简介] 张 曼(1987—),女,安徽砀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006-02    [收稿日期] 2020-03-23

匡亚明(1906-1996),江苏丹阳人,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探索前进道路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尤其是在其担任吉林大学(原东北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两所高校的领导期间,两所大学的建设发展取得了瞩目成绩,为两所高校走向一流奠定了基础。同时,所取得的成绩也彰显了其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其作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奠基人物当之无愧。

人物之所以伟大,根本在于其思想之深邃,历史之所以被回顾,更多的是因为其对当前的借鉴价值。匡亚明的教育实践活动源于其深邃教育思想的指引,成功或许不总可以被复制,但思想的优越性在任何时代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价值,匡亚明教育思想价值的发挥也不止存在于其所处的时代,其对于当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一、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作用

匡亚明职业生涯中曾扮演多个职业角色,任职于两所大学是其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形成教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这两个时期,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另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众所周知,这两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对高校的发展而言可谓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在这样关键的时期,匡亚明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排除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延揽人才,对促进大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匡亚明明确地指出,对于“学校没有校长可以,没有教授就办不成了;标志一所大学水平的是教授的数量和学术水平”[1]。“要办好一个大学,一定要注意五个队伍的建设。第一个队伍,就是教师队伍”“学校直接产生成果、培养人才的是教师队伍,其他几个队伍都是围绕教师队伍的”[2]。“学校的水平、学术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主要取决于教授,而且将越来越会如此”[3]。从匡亚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办学主张看,依靠教师办学始终贯穿于其大学教育思想始终,这也正是他能将两所大学办成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尤其是教授,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决策下,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中流砥柱作用仍需加强。衡量和实现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教师队伍质量是关键性因素。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学科建设等众多使命,师资水平作为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社会影响力的大小。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队伍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其科研成果的产出直接反映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

教师队伍同样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一流大学是由教学、科研以及师资等方面指标综合显示,而这些指标也是通过具体的学科来体现的,因为教学和科研都是在某一学科领域中进行的;教师不仅供职于某一大学,同时也归属于大学的某一学科领域[4]。由此可见,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败,务必充分发挥教师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二、充分完善大学职能的作用

匡亚明人生阅历丰富,博学多才,不仅是教育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这为他主动请缨调至教育战线,并且取得突出的办学成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匡亚明中年始执掌两所大学,对大学各方面的发展统筹兼顾、意识超前、与时俱进。他主张“科学研究必须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肯定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辩证关系。他指出,“高校有一大批教授、专家,如果不抓科研,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还浪费了国家科技建设的资源”,强调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者在大学中重要地位。他主张大学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成功创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共同创办的第一个教学实体。他注重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他率先倡导开设大学语文课,并亲自授课。“开好‘大学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从一个侧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积极因素的最有效的实际行动”。从匡亚明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交流与传承等职能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充分认识到大学各项职能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这是他能够办好大学的思想基础。

大学自产生以来,随着其职能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大学成为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从各个层面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大学的职能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规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各个职能之间的内部关系,及其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

三、充分重视大学校长的作用

匡亚明办学成就的取得基于多方面综合因素的作用。匡亚明教育思想的形成源于其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尤其是其担任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校长期间,在办学治校方面的实践探索。匡亚明认为,“高等学校是学习和研究科学文化的重地。要领导好、管理好學校,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尤其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这是匡亚明作为领导者的智慧,也是其之所以能够将大学建成知名大学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学校不是机关,有首长等等,这个学校,一个校长不能凌驾于教授之上的”。身为校长,深谙治校之道,切实把自己作为一个服务型的领导者。为办好一流大学,匡亚明勤于学习,博览群书,深研哲学等等,这为其指导办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稳固的理论基础。同时,他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勇于创新的独特工作作风,使其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所大学的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中大学校长的素质及其引领作用的发挥对大学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学校长的治校办学理念、实践探索经验、工作思路方法等等直接影响大学的发展。作为引领者的大学校长要有先进的治校办学理念,明确大学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校长要善于继承发扬大学思想,勇于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办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进取,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办学实践,促进学校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大学校长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作为校长应立足学校实际,善于管理,敢于管理,科学管理,创造性地处理学校各项工作。

四、结语

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创造教育价值。匡亚明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教育家,他的成长经历与取得卓越成绩给人以有益的启迪。我们对匡亚明教育思想的研究不是为了复制与模仿,而是在于从历史持续演进的发展进程中汲取可供当下借鉴的创造性价值。匡亚明的教育实践活动立足实际,高瞻远瞩,成绩卓越,对当前教育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日耀.一位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好校长[A].冯致光,等.匡亚明纪念文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2.

[2]匡亚明.求索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4.

[3]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匡亚明教育文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3,10,320,165.

[4]马延奇.“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11.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