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领导理论在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中的运用设想

2020-11-02 02:26蒋新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高校

[摘 要] 高校师生关系对于大学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论述将管理学中的情境领导理论应用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建立中,以期达到对学生因时、因人进行培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情境领导;师生关系;高校

[作者简介] 蒋新军(1990—),女,湖南邵阳人,博士,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慢性病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015-02    [收稿日期] 2020-03-1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及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关系[1]。高校师生关系对于大学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相长。然而目前现实中师生关系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缺乏民主、平等、仁爱、关怀等育人理念,同时存在师生关系紧张、冷漠、对立、冲突等不和谐现象[2,3]。

情境领导理论是管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处于不同成熟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教学方式,可改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滿意度[4]。因此,笔者尝试将管理学中的情境领导理论运用于高校师生关系中,试图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成熟度进行教学和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情境领导理论

情境领导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曼提出,又名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成功的领导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的选择需根据下属的成熟度[5]。成熟度由工作成熟度及心理成熟度构成,工作成熟度是指个体从事工作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心理成熟度是指个体从事工作的动机和意愿[5]。在学生中,工作成熟度对应学生的学习成熟度,指学生学习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心理成熟度是指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意愿。

根据个体成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四个层级:M1(不成熟),学习能力低及动机水平低;M2(初步成熟),学习能力低,动机水平高;M3(比较成熟),学习能力强,动机水平低;M4(成熟),学习能力强,动机水平高。而根据此成熟度,教师和管理者应对应采取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授权型方式进行领导。

二、情境领导理论在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中的应用

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未接触、接触、了解到熟悉,师生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之发生改变,从不熟悉、熟悉一些、比较熟悉到熟悉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成熟度也在随着而改变,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应该随着学生的成熟度进行调整,以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管理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命令型教学及管理-M1期学生

M1期学生属于初入大学的新生或刚上一门新课的学生,此期学生缺乏对大学或所学课程的认知,缺乏在大学或本门课程中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动机,属于不成熟阶段。此时的师生关系是不熟悉,是陌生而疏远的,现今教学环境需要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摒弃功利思想,不可从一开始讨好学生,以助长学生的不良思想。根据目的论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人格的平等,但是教学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在上,需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判断力等,而学生在下,学生需要不断向上进行学习,教师不可为了追求“教育平等”,而下降迎合学生的观点。

因此,教师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采取命令型教学及管理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明确师生关系,树立起教师的威严,但不可藐视、轻视学生、打骂学生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学习任务,对该期的学生提出明确而清晰的要求,严格监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如对初入学新生,可进行入学统一的培训讲座,明确告知学生学校的校规、学院要求、毕业条件、学校的奖惩规定等,针对新上课程学生,于上课前告知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习进展、学习形式、考核方式及完成的时间截点等。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大学或在本门课程中的学习任务,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二)说服型教学及管理-M2期学生

M2期学生属于大学二年级或刚上一门课程后不久的学生,此期学生对大学及所学课程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师的要求及教导下,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了足够的认知,并且愿意好好学习,心理成熟度慢慢提升,此期属于初步成熟阶段。此时教师和学生慢慢开始熟悉,为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应该秉承仁爱的教学理念,适当随之调整教学及管理方法,有研究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课堂的沉默[6]。

故此期的教师需要采取说服型教学及管理方式,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可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告知学生完成的意义,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该任务,还可以与学生讨论如何完成任务,并叮嘱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随时与教师沟通,建立畅通的双向沟通渠道,在公开场合表扬与教师沟通的学生,以鼓励更多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

(三)参与型教学及管理-M3期学生

M3期学生属于大学三年级或处于学习一门课程的中后期,此期学生对大学及所学课程基本熟悉,已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但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松懈和倦怠心理,缺乏一定的学习动机,此期属于比较成熟期。此时教师与学生关系比较熟悉,师生关系已经比较融洽。在这个时期,教师不仅需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时要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及心理保驾护航。教师需要秉承民主的思想,让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

此期教师应该采取参与型教学及管理方式,教师应与学生充分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对于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不再做具体的指导,只需告诉学生大致的方向,积极鼓励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明确告诉学生以他目前的能力是可以达到的,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创造创新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此时,教师的角色是鼓励者和朋友。

(四)授权型教学及管理-M4期学生

M4期学生属于大学四年级或者处于一门课程学习的末期,此期学生对大学及所学课程已经相当熟悉,此期的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动机强烈,伴随心理成熟度高,此期属于成熟阶段。此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熟悉,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需要平台和机会对自己进行验证,以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采取授权型教学及管理方式,将权利下放给学生,由学生策划组织完成活动或者完成一次小授课,教师只将任务下达给学生,不做具体指导及方向,完全由学生完成,教师侧重关注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最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充分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师往往会看到超出预期的任务完成结果。

三、小结

情境领导理论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及管理方式,即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心理成熟度不一,而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教学与管理方式,这样能够达到对学生因时、因人进行培养,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平等、民主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学相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邢盈盈.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现象审思[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67-73.

[2]李丽.关心型师生关系及其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栾阿诗,吴志成,刘迪.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11):67-70.

[4]张秀娟,苏绍玉,陈琼,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新生儿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20):127-130.

[5]范玲.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6]张东海.大学生课堂动机性沉默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J].教育发展研究,2019(1):40-46.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高校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