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分析

2020-11-02 02:35刘雅杰郭双柏张喜萍王韫华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刘雅杰 郭双柏 张喜萍 王韫华

作者简介:刘雅杰(1987.05-),女,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服务。郭双柏,男,就职于河北省承德市卫健委综合执法监督局,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摘 要: 文章以承德医学院图书馆“读书月”活动为例,根据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指出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举行“读书月”活动时的内容的侧重点,并对疫情期“读书月”活动特征分析和归纳总结,对未来高校图书馆开展“读书月”活动进行阅读推广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读书月;新冠肺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175

1 引言

阅读推广工作作为图书馆服务阅读的一种方式,几乎伴随着现代图书馆的诞生而诞生。而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月”(有些也被称为“大学生读书节”或“读书活动月”,以下以“读书月”统称)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工作方式。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各个高校图书馆开展“读书日”的活动,并渐渐地形成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周期的“读书月”活动。各级各类图书馆充分利用本馆优势,充分挖掘信息价值,服务于用户,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广创建阅读文化、构建书香社会,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为研究背景,以传统活动形式为基础,指出疫情期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阅读推广,在保持图书馆服务的动力同时,充分挖掘用户潜力,开展适合现在形势的活动,通过对历年读书月活动的对比分析,指出疫情期活动的特点,并指出未来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发展方向。

2 历年“读书月”活动内容

几年承医的图书馆读书月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的趋于成熟,整个流程稳定。总结起来,往届的“读书月”活动内容主要有:

(1)“读书之星”评选活动:根据上一年图书借阅数据量,现场由主管领导宣布并颁奖。

(2)你选书,我买单:通过不同方式由师生在书单上勾选出感兴趣的书籍,由参编部门整理并选购。

(3)“承医印象-书签图案征集”摄影投稿:读者将未经修改的校园景色照片发送到参赛邮箱,经过筛选,制作精美书签,作为本届读书月活动的比赛奖品和纪念书签。

(4)超期免责:各库室要求超期用户义务宣传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和读书月相关活动,免除其相应责罚。

(5)好书推荐:在微信公众号和图书馆主页上推荐好书、新书。

(6)离校捐书:号召即将毕业的学生捐赠使用过的好书。

(7)电子资源讲座:推广介绍我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和一些信息检索的原则和方法。

(8)微·书评:邀请读者分享自身的读书心得。

(9)大片来了:播放经典或最新电影。

(10)书海寻宝:根据题目要求,通过索书号,到相应架标查找书籍。

(11)朗读比赛:根据主题选择朗读范本。

(12)信息检索大赛:结合本馆实际,根据一定途径和试题,进行检索比赛。

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图书馆在我校的影响力,更提升了图书馆在师生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帮助了更多的读者提高了信息素养。让图书馆自身向着正轨、专业又不失自己特点的方向进步。结合这些活动可以总结发现“读书月”活动的特点和意义:“读书月”活动的举办形式多种多样,从多个维度吸引着用户的参与,但都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活动最终的目标和方向都是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所需的信息,提升用户自身的信息素养和终身的学习能力。其具体的特点表现为:

2.1 活动的目标一致

活动的举办都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升馆内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为根本目标。无论哪一个活动,都是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己任,从而提升本馆的资源利用率。让每一位读者走进图书馆并爱上图书馆。

2.2 培养用户附加值

活动提升了用户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如“微·书评”比赛要求的不仅是对图书的见解和推广,还需要前期制作精良课件,推荐过程中完美的语言表述和台上风采;“朗读比赛”同样考察了参与者的语音制作能力和临场发挥的能力,锻炼胆量和讲解的技巧;“书签摄影大赛”需要参赛者有高超的拍摄技术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提升了读者的综合素质。

2.3 更加深远的人文意义

2.3.1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览环境

“书海寻宝”、“大片来了”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借阅环境,让用户在利用图书馆的同时能爱上图书馆。

2.3.2 提升校、馆的人文价值,加强读者与校、馆的感情链接

“离校捐书”,为每一位捐赠图书的人提供一个温馨而难忘的记忆,传承着学校和图书馆的文化价值;而 “书签摄影”比赛,将校内美好的景色瞬间转化为永久的记忆,作为对学校和图书馆的历史记忆保存留念。

3 提升馆员的参与性和责任感

无论是做什么活动,不仅仅要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唯一工作目标,还应考虑到馆员,即活动策划者和参与者的全情投入,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责任心和对图书馆工作的喜爱的表现,更是图书馆文化能够良好传承的根本。其中“好书推荐”活动既需要推荐者的语言功底,也需要推荐人统筹用户需求的能力,同时各个活动之间关于时间、奖品、人员调配等相互调节,都是提升馆员参与性和责任感的体现。

4 疫情期“读书月”活动

4.1 以历年優秀活动为基础

疫情期,由于无法面对面接触读者,“读书月”的各种活动都有相应的改变,但是活动的内容和核心意义不变,只是活动宣传和发布方式仅通过网络来推广,用户们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积极参与,具体活动如:“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好书推荐、朗读比赛、“电子资源讲座”、信息检索大赛、书签摄影征集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可以在网络上借用相关交流系统,如腾讯会议、钉钉会议、问卷星等系统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及组织比赛。

4.2 以现有环境形势为契机

虽然很多活动能得到及时开展和推广,但不能忽视的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图书馆很多活动已经无法像往届那样适时开展,需要调整甚至取消的活动也有,但是,图书馆应该以现有的环境形势为契机,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征集用户的需求和建议,面向读者征集活动创意,将使阅读活动更具新颖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用更加现代、新颖、时尚、多元、积极的方式吸引用户的参与,进而了解读者潜在的信息需求,调动平时不太活跃的读者,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更好地为以后的阅读推广工作发掘新的途径和方法,开创出更适合用户参与的活动形式,找到用户和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良好契合点。

4.3 以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影响力为目标

在“读书月活动”期间展开的各种活动无论是提高纸质图书的借阅量,提升电子资源的使用率,还是获得校内教职工和全校学生的关注度,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扩大图书馆的价值,充分发掘图书馆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让图书馆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建筑上的显著标志,更是能帮助学校教学的有力工具。

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肩负着不同的传播使命,但是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无论是进行何种活动,亦或是服务不同的群体,图书馆的最终目标始终是“为读者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扩大图书馆本身的影响力也是为了服务于更多的人群,使图书馆自身的价值得到有效利用。

5 结语

“读书月”活动是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图书馆在特殊历史时期应该紧跟环境和政策變化,不断调整、充实活动方式,实现阅读推广工作的常态。在疫情期,图书馆面对无法与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困境,应走出思维定式的模式,开发新颖的推广服务形式,征集更加广泛的服务渠道,以用户为中心,以促进图书馆于读者和谐稳定的发展为目标,结合疫情期的推广服务方式,总结活动建设的优缺点,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图书馆各个部门之间相关合作,共同努力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和影响力,也需要校内的其他部门协调帮助,以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历史环境和读者需求,适时调整推广形式,不断总结,在工作递进中成长,最终提高大学图书馆用户的阅读能力,改善读者的阅读质量,在大范围大环境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范并思.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8.

[2] 耿晓宁,王洪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5.1:78.

[3] 吴锦辉,2014年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9(10):79-85.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