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参股企业审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02 07:14王海峰
经营者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审计监督公司治理对策

王海峰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优化,其中国有经济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与国有参股企业,二者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参股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内部审计监管,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质量。但在审计监督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 国有参股企业;公司治理;审计监督;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国有参股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对规范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强化企业的审计监管,不仅可以体现在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会计审计方面,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然而就国有参股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审计监督还处在形成阶段,各类问题频出,未充分发挥风险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价值。对此,还需从问题入手,研究可行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国有参股企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内部审计体系的动力不足

企业建立内部审计体系,是希望通过及时检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制度的执行情况,从独立、客观与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点,弥补企业管理中的缺陷,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发展中,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导致管理者健全内审系统的动力不足。

(二)开展独立的审计监管工作较困难

内部审计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对企业各方面的综合评估与考量。就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阶段来看,内审部门还处于与其他部门逐渐剥离的状态,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审机构还与财务、法律、业务等部门联合办公,审计人员会参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了内审工作的客观性。

(三)形式化的审计结果缺乏实质作用

审计结果体现出内审工作的价值,但由于内审机制没有得到重视,部门地位较低,审计结果大多流于形式,未提出实质性问题与建议[1]。加上大量审计成果只存在于单项审计项目中,既没有被分类归总,体现其广泛适用性,也未及时传递到管理者手中,为其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因此,出现监管缺失,失去企业管理者的信任。

三、监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对审计监管的理解有误

在现代企业发展制度的建设中,国有参股企业会由于新模式的产生而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重视内部审计,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只是进行事后的形式性监督,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进而使企业员工同样缺乏对该部门的认同感,忽略与其的工作配合。也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响应制度改革,但过度重视内部审计,认为通过审计督查可以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分析,目前审计督查在工作流程的設置、审计资源的准备、审计技术手段的发掘和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上还有待研究和发展,暂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建设内部审计体系的动力不足。

(二)未隔离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内审机构作为监督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部门,需要独立于其他部门,检查与监管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因此,内审部门应该由企业的最高领导直接管理,与其他职能部门相隔离。然而,一部分国有参股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流于形式,审计工作受管理层影响巨大。还有一些企业则是将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之下,或由财务总监管理,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仅会导致经营混乱,内审工作有失公允,还会将内审部门置于较低的地位,难以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2]。

(三)审计监督过程的覆盖性不强

在不清晰的组织结构下,财务人员代替内审人员执行监督职能,造成内审监管集中在事后阶段,工作内容侧重于调查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错漏、是否粉饰财报虚增利润等问题,形成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监管空白。国有参股企业缺少事前审计,因此无法利用信息优势,主动规避或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缺少事中审计,就不能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或整改方案。由此,阻碍了以会计为基础向以风控、公司治理为导向的审计方式的转变。

(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业务能力

从人才建设的角度分析,想要提升审计监督成果的质量,企业需要拥有具备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阶段,各企业内部不具备专项负责审计的工作人员,许多部门成员都是从财务部借调或转岗进入内审部门,这导致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且工作主动性大幅度下降,限制了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此类内审成员缺乏审计工作的经验与认识,仅局限于财务工作的查错防弊,未脱离企业的业务经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导致审计监督的职能过于单一,无法发挥其全面性与实质性作用。

四、加强国有参股企业审计监督的策略

(一)加强培训与宣传,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审计监督意识

应通过加强宣传,打造重视审计监督管理制度的企业文化,对包括国有参股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管理者提供培训指导,加深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理性看待公司治理的各项制度改革。激发企业管理者对内审工作的主动性,使其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转变企业员工对审计工作的态度。尤其是针对业务部门,要求其摒弃固有偏见和抵触情绪,对待审计人员不隐瞒、不虚报。最高层的管理者及各部门要尊重内审结果,认真分析审计之后的整改方案,及时处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3]。另外,企业领导还应树立全局意识,将内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审计监督的动态管理,实现对经营战略的适应性调整。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增强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首先,在逐步提高对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视度的基础上,设置隶属于最高层领导的内审机制,在提高内审机构核心地位的同时,高效且及时地将内审结果传达至企业管理者手中,帮助迅速处理问题,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其次,隔离审计对象,使内审机构独立于财务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组织建立专业的审计团队,保证部门中不存在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人员或业务人员,使审计人员可以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公正地检查和监督企业日常经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此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成果质量。

最后,明确审计职责,制定针对审计人员操作与工作权限的可行性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建立奖惩制度,避免出现贿赂、包庇和隐瞒等有损公司健康发展的问题。

(三)扩大审计监督的业务范围,发挥风险管理与盈利激励作用

通过将内审机构有效剥离,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可以打破之前审计工作的局限性。增加内部审计业务的广度,重点从事后审计延伸至事中和事前审计。在事前进行经营决策时,做好风险分析与把控工作,发挥风险管理的职能作用。在经营事后,发现问题,提出整改策略,帮助企业有效增值,发挥战略管理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审计监督业务的推广,使内部审计不仅针对财务审计,更注重以风险管理、规范企业经营流程为主导的审计方式,可以达成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优化审计监督人员结构,配备高素质专项人才

国有参股企业的组织结构庞大且复杂,因此对内审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内审人员满足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高素质的内审团队,优化人员结构,主要从人员的选拔与培训、经验交流与研究讨论以及多元化与智能化3个角度,进行专项人才团队建设。

第一,企业高层管理需安排部门负责人,按照不同职能自主选拔专项人才,制定海外人才培养计划,弥补掌握国外商业或税法等金融财会领域知识的人才缺口。建立专业培训与考核制度,形成良性竞争,促进专业人才胜任能力提升。第二,组织举办行业研讨会、案例分析会以及经验分享会,注重行业之间的沟通学习,提高审计效率,开拓审计新思维。第三,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审计工作应结合计算机系统,提高审计的精确性与时效性。为此要进行多维度考虑,吸纳建筑、工程、水利、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壮大内审工作者的队伍。

五、结语

审计监督在国有参股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国有企业在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應逐步提升对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视程度,结合科技发展,设计打造并使用审计管理数据库,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扬州市经济责任审计中心)

参考文献

[1] 鲍国明.推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 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0(1):4-11.

[2] 刘燕.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2020(004):250-251.

[3] 陈芒,刘雯熙.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实现路径的优化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3):11.

猜你喜欢
审计监督公司治理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改进对策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