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11-03 05:41师文君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影响

【摘  要】高校毕业生随着每年高考生源扩招人数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占据重要分量,其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的大学生以“95后”为主,这样的年龄群体成为一个新型群体,在就业选择的趋势上呈现个性、多样的特征,就业意向较以往更加复杂、多变。本研究以河南省某高职院校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统计,从三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根据研究的数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影响

1.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随着每年高考扩招形势人数增加在不断增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就业问题是个人未来成长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也是关系到家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因素。高職院校毕业生是高等院校毕业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就业问题更加应该受到关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多为“95后”,是一个新型群体,他们正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拥有较好的社会经济物质基础,政府和学校的机智更加健全,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以往更加优越,但是他们也面临着相应的困境和问题,在这个群体中也出现六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的社会价值观念,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就业意向较以往更加复杂、多变。

2.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根据文献梳理,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意向分为:就业理念、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三部分。其中就业理念分为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毕业后首选的出路(就业、创业、升学)、就业途径、就业专业相关性和择业原因五个方面;就业期望包括期待单位性质、期待就业岗位、期待就业地点和期待月薪四个方面;就业心理包括就业信心、就业压力、就业主动性和就业决策四个方面。

2.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基本情况分析

在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较难,信心不足,这可能与目前高考扩招生源增长,就业基数较大有关系。绝大部分毕业生会在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而首选升学的占比超过了五分之一,有一些同学认为专科学历对就业有一定的局限性,想要继续深造学历提升专业素养,期望有更好的就业平台。在就业途径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能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寻实现就业和通过人才招聘市场实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需要加强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较强,也会在选择岗位时会学以致用,但也表明了少数毕业生在择业时仍然会放弃自己所学专业,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仍不强烈。该院校开设的专业几乎为目前社会上短缺或比较紧俏的人才需求专业,如果部分毕业生不从事相关专业,将会使社会上这些专业的人才资源紧缺问题更加严重。新时期的“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更多地会考虑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关注自身价值实现和长足发展。

2.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期待基本情况分析

大部分毕业生期望能够进入收入相对稳定的单位(如公立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民办幼儿园目前较缺乏师资,对医疗护理专业来说,社区、民办医院也同样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这样的就业单位期待,与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

大部分同学期望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岗位有很好的衔接,其中的教育教学类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95后”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能更理性地审视自身的专业特点,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成长。同时这也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

“95后”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更加理性,不盲目跟风选择沿海或一线城市,更加关注所在家庭地域和学校所在地域及周围地区。而对于农村和西部地区,选择的人很少。不少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期望能改变原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但减少社会中城市农村的差距不利。

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基本情况分析

在就业心理方面,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信心是十足的。这种乐观的就业态度也比较符合“95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而且在就业的主动性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很主动和比较主动,说明“95后”毕业生目前是比较积极的待就业状态。这也与新时期“95后”高职毕业生较自信的就业心理相关,较为正面的心理状态能带动较好的执行力。从就业压力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所学专业虽然基本是社会上紧缺的专业人才,但大部分毕业生仍感到就业压力是较大的。在就业决策方面,新时期“95后”在就业时更关注自身的想法,并且能较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95后”高职毕业生决策时面对铺天盖地的社会信息时,所受的影响较小。

3.讨论与建议

3.1引导“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形成理性就业意向

研究调查问卷报告的数据分析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良好,未来所期望的月薪在1500-3500元之间的占49.65%,仍有36.37%的毕业生期望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也说明有一半的学生在面对就业薪水时能够较理性地期待,但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对未来月薪的期待是超过了目前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有些偏差和不理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所学专业行业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预估。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未来单位的性质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主,这说明了毕业生期望有良好并且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但是目前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工作岗位情况来说,大多数的毕业生进入私企或民办幼儿园的概率比较高,这样就会存在单位性质期待与现实就业岗位存在偏差。在工作岗位类型上,高职院校毕业生期望在专业技术类和教育教学类的岗位上就业。这说明毕业生能较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理性选择。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父母的最高学历对毕业生在选择期待月薪上有较明显的影响,在这点上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从多方面引导毕业生合理估计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减少现实与实际的心理落差,避免出现“眼高手低”和“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高职院校在指导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应从入校开始就向学生及家长多普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就业前景和行业现状,使得学生对自身未来收入有较理性的期待,在选择工作单位时也能较理性地对待。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客观地测评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理想等,有梯度有层次地形成理性的就业意向。

3.2重视专业选择原因对“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的巨大影响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期待就业单位性质、就业主动性、就业时是否专业相关、就业自信心、就业的主动性、就业决策等7个方面受到专业选择原因较大的影响。因为自身喜欢所学专业和实现自身价值而选择入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意向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倾向,但是因为生计或其他原因而选择入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意向的各个方面表现较弱。在本次调查中,虽然有81.68%的毕业生在入学考试中将所读学校列为第一志愿,但真正是因为自己喜歡而选报的只有43.01%。所以建议高职院校在学生入校时可提前对学生选择入学专业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并做分类统计,根据不同的新生结合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专业上的引导,积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认识的转变,改变其入学初对专业的态度,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喜爱,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3.3重视实践经验对“95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重要影响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及实践经验对就业意向三个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涉及到就业出路选择、就业选择专业相关性、期待就业岗位、期望月薪、就业压力和就业主动性6个方面,且学生普遍认为工作及实践经验对就业影响重要程度大。能够在入学前有过工作经验或者在入学后有相关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度高的职业,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也会更自如地对待。而入学前毫无工作经验或者在入学后实践经验较少的学生,则感到就业压力相对会更大,期望的收入会相对较少,就业的主动性也会相对较差。因此这也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建议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环节上加大实习实践的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实习实践机会。

3.4对“95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合理疏导

研究数据表明,新时期“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对自己就业信心不强的占56.01%,认为就业压力大和压力较大的毕业生占到71.16%,且有少部分学生就业不主动,近四成的学生在就业决策时需要依赖于周围因素。综合以上考虑,由于“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也存在有消极和负面的影响,所以毕业生就业心理需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动态监控,对信心不足或抗压差的学生进行适时指导,在学生进入大二学年后,专业课程负责老师和班级辅导员老师在平时加强就业心理的疏导,使得毕业生能以健康积极的状态走上今后的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3.5加强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

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时期“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认为最大的限制因素是学历限制和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来增强其在当前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价值。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能力由专业观念、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综合素养、专业业务和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构成。高校可以通过校内理论课程和校内外实践课程安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个层面开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争取参与省和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以此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增强其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辉.95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7):30-31.

[2]韩雪. 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意向的实证调查[D].安徽大学,2016.

[3]虞小明.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李攀.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北疆两所高校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26(03):42-46+51.

[5]吕景美.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6]虞剑英.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报,2018.

[7]董正春.当前高职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8.

作者简介:师文君(1985.06-),女,汉族,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