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对护士针刺伤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

2020-11-05 06:15王志敏吁英黄珊吕瑞甘雁妃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护目镜防护服手套

王志敏,吁英,黄珊,吕瑞,甘雁妃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广东 广州 510180)

0 引言

目前对突发大型传染病的医学认知非常有限,其病毒来源、传播途径、治疗护理方法、疾病预后等太多的未知数,使得目前状态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及医学隔离成为了切断传染、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1]。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发《WS/T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511-2016 经空气传播疾病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卫生行业标准,对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对于多数缺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经验的临床护士来说,没有穿戴二级以上防护装备工作的经验。要在感染情况极高的工作环境下,每天穿戴防护装备进行采血、注射、加药和处理锐器等护理操作。研究表明,护士在注射、加药、采血及操作后处理针头等发生针刺的比例占总职业暴露的40%左右[2]。我们对81 名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护士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工作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特殊环境下护理工作质量安全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隔离病区工作的81 名(其中女71 名,男10 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工作类别为护士15 人(占18.52%),护师40 人(占49.38%),主管护师25 人(占30.86%),副主任护师1 人(占1.23%)。

1.2 方法

自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分为穿戴三级防护装备舒适度,穿戴三级防护装备执行穿刺操作安全两部分。

1.3 统计学分析

将以上资料收集分类整理,运用Excel 的筛选等功能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穿戴防护装备舒适度调查

调查81 名护士穿戴三级防护装备不舒适程度,由图1 可见,认为穿戴的防护服尺码不合适50 人(占61.49%);50 人(占61.73%)穿戴防护装备后3 小时内出现不适症状:66 人(占81.48%)出现鼻梁压痛症状;59 人(占72.84%)出现额头压痛症状;38 人(占46.91%)出现头痛症状,30 人(占37.04%)出现头晕症状,25 人(占30.86%)手部皮肤干燥症状。导致不舒适的主要原因为护目镜74 人(占91.36%);医用防护口罩69 人(占85.19%)和防护服30 人(占37.04%)。

图1 护士穿戴防护装备舒适度调查

2.2 穿戴防护装备执行穿刺操作安全调查

调查81 名护士穿戴三级防护装备执行穿刺操作安全的影响,由图2 可见,53 人(占65.43%)认为穿戴防护装备后影响穿刺操作安全;77 人(占95.06%)认为护目镜起雾影响穿刺操作;68 人(占83.95%)认为戴手套影响穿刺操作。

图2 穿戴防护装备对穿刺操作的影响

2.3 与防护用品相关的安全隐患

调查81 名护士,由图3 可见,50 人(占61.73%)佩戴护目镜未使用专业防雾液涂抹防雾;25.93%护士认为佩戴护目镜在穿刺操作时感觉光线不足,48 人(占59.26%)穿戴三双以上手套进行穿刺操作;41.98%的护士在采血等穿刺操作时无使用安全型针具;34.2%的护士穿刺操作后有二次分类针具行为。

图3 与防护装备和防护设施相关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3.1 穿戴不舒适的防护装备增加穿戴不良反应

目前我国传染病防护标准:①一级防护。穿工作服,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手术衣(普通门诊达到一级预防),必要时戴乳胶手套。②二级防护。穿工作服,戴帽子、N95 口罩、护目镜或者面屏,穿专用防护服,戴鞋套,有条件的可以穿防水靴,穿一次性手术衣,戴乳胶手套(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必须达到二级预防)。③三级防护。在二级预防的前提下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用于会产生气溶胶操作的防护)[3]。由于防护装备存在的诸多型号,款式标准不统一,护士穿戴着尺码与个人身高、体重不相合体的防护服,加上护目镜、医用防护口罩,让人有一种“缺氧加二氧化碳潴留”的窒息感,加上逐渐模糊的眼罩和面屏,非常消耗体力[4]。调查显示,61.49%护士认为穿戴的防护服尺码不合适;91.36%护士认为护目镜是导致不舒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医用防护口罩占85.19%;61.73%的护士在穿戴防护装备工作3 小时内出现不适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穿戴不良反应。说明护士穿戴防护装备工作非常不舒适。但在感染情况极高的特殊抗疫环境下,大家靠使命感和意志力克服穿戴防护装备带来的种种不适,维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

3.2 穿戴防护装备工作增加护士针刺伤的风险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承担着输液、穿刺等多种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因而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极高,占医护人员群体针刺伤的63%[5]。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6]。针刺伤已成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形式,因其传播血源性疾病的特殊性受到广泛关注[7]。在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需要身穿笨拙的防护服,戴着多层手套以及逐渐起雾的护目镜,进行大量的采血、输液等病人的治疗工作,有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本调查显示,81.48%的护士认为穿戴防护装备后影响穿刺操作安全;95.06%的护士认为佩戴过程中护目镜起雾影响穿刺操作;25.93%护士在穿刺操作时感觉光线不足,严重影响了她们视线,增大操作难度,增加针刺风险。既影响了操作的准确性,加大了心理压力。有研究显示,临床平常工作高达69.9%的护士不戴手套进行穿刺操作,认为戴手套带来护理操作不方便52.1%[6],本调查显示,83.95%的护士认为穿戴手套影响穿刺操作;59.26%的护士每天穿戴三双以上手套进行穿刺操作,表明佩戴多对手套工作的不舒适性对护士穿刺操作安全有较大影响,穿戴不适和穿戴过度使发生针刺伤的风险增大。突发的疫情,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安全型针具,锐器盒等用品不足,锐器盒不合理放置、使用其他物品代替锐器盒均是增加针刺伤风险因素[7]。本调查显示,41.98%的护士在采血等穿刺操作时无使用安全型针具;34.2%的护士穿刺操作后有针具二次分类行为。基于调查发现的种种安全隐患,认为本调查81 名护士均无发生针刺伤事件,并不代表针刺伤的风险低或不存在。只说明临时组建团队的护士们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已养成了良好的工作行为。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强化的上岗防护培训,使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倍增强,操作时精神高度集中,从而掩盖了穿戴防护装备工作潜在的种种安全隐患。因此对应急组建的护理人员上岗前穿戴技能操作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是保证特殊的环境下安全的重要环节。

3.3 风险识别评估系统管理降低穿戴不良反应和消除风险

风险识别评估系统管理指的是对任何可能导致护士发生危害的行为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进行预防的一种行为[8]。认为可借鉴风险识别评估系统管理方法,从多个角度对穿戴防护装备工作的护理风险、危害因素(人员、器具、环境和管理)进行分析和预防,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9],降低护士穿戴防护装备工作带来的不良反应,消除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带来的不安全风险,更好地保障抗疫前线护士的安全[10]。

4 结论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除面对传染病暴发事件本身所出现的心理反应外,同时需面临在特殊情境下开展救治工作的压力[9]。穿戴防护装备给护士工作带来各种身体的不适和操作的不便,增加了穿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针刺伤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关注一线医护人员在特殊环境下情绪的调节和释放,并激发其使命感和职业态度,使其能在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完成高强度的工作。通过强化岗前穿戴防护培训,改善医学防护装备穿戴的舒适度,降低穿戴不良反应,并期待根据特殊环境改进操作流程和操作习惯等科学管理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专案改善,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更好地保障抗疫前线护士的安全。

猜你喜欢
护目镜防护服手套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棉手套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显示护目镜裂纹故障分析及改进
平视显示护目镜
你是谁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