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效果的研究

2020-11-05 06:15王莉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团体医护人员

王莉

(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寿光 262711)

0 引言

大学生患者极易因为来自与家庭、学习、恋爱、社会的压力和影响出现抑郁情绪,由于常规的心理治疗措施达成的效果极为有限,往往会出现病症复发的情况[1-2]。本文为了提升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了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措施进行对比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某高校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 月间接受心理治疗的抑郁症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74 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87 例,男48 例,女39 例,年龄18-22 岁,平均(20.14±0.17 岁),对照组共87 例,男47 例,女40 例,年龄18-22 岁,平均(19.87±0.32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前所有患者均符合DSM-Ⅳ关于抑郁症的评判标准。实验前均已接受相关护理内容培训,表示了解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措施全部内容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HAMD 测量评分在20 分以下患者。

1.2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为两组患者均施行常规治疗措施,其中包括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等)治疗和施行常规团体心理治疗,具体包括:①进行组内成员认识、熟悉活动,增加小组内患者的熟悉感,密切组内成员关系,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走出社交恐惧、害怕情绪,增加其心理安全感;②对所有患者进行行为训练和抑郁情绪抵抗方法(案例)讲述,从而使其重新认知自我;③进行单人治疗巩固培训和分离情绪缓解。

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对实验组患者加用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措施,其中关系建立与对照组一致,指导患者们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进行心理自我分析,并逐渐认识和接受自身心理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同时诱导患者将自身病症导致原因在组内进行诉说,释放自身抑郁情绪。此活动结束后,医护人员将需要引导患者去重建自身的认知,换不同的眼光去查看抑郁情绪诱发原因。最后进行组内成员分析和交流,医护人员还需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采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1.3 疗效标准

在治疗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医护人员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共24 项测量标准和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共10 项目评分的标准为两组患者均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结果对比来判断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措施对患者抑郁症的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HAMD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的HAMD 指数统计显示,实验开始前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HAMD 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显示,在接受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出现抑郁症的概率明显较低,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HAMD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HAMD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RSES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的RSES 指数统计显示,实验开始前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RSES 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RSE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显示,在接受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自尊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RSES指数比较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RSES指数比较评分对比()

3 讨论

大学生尚处于情绪尚未完全稳定且感性情绪高于理性情绪的阶段,其在受到各方压力时极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出现的负面情绪中,又以抑郁情绪的发生概率最高[3]。在治疗不及时或者病症反复、久治不愈的情况下,还会逐渐对患者的在校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根据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超过20%的大学生被抑郁情绪影响,为了降低患者产生抑郁症的概率,一些心理治疗措施被逐渐在校园中得以实施[4-5]。

常规心理治疗措施为抗抑郁药物+常规团体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措施在用药物进行抑郁情绪因子压制后,使患者在团体中通过对医护人员的讲述来对他人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了解,并从中进行认识和反思,从而减少自身出现相同情况的概率,通过对他人抑郁情绪问题的反思来增强自身对抑郁情绪的抵抗机制,从而逐渐摆脱抑郁情绪的影响[6-8]。

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方式与常规团体心理治疗方式有一定的互补性,其通过鼓励患者将抑郁情绪的产生因素和影响事件进行述说[9]。患者在原因述说时往往能够将情感进行宣泄,有利于降低其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在对其具体情况了解后能更加清楚患者的状态,并辅助患者建立心理防护机制和采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抑郁情绪诱发原因[10]。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抑郁情绪和自我意识和自尊程度均有了明显好转,但横向比较中,实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意识和自尊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动力导向团体心理治疗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尽早重建自我认知,降低抑郁情绪,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值得在大学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团体医护人员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