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05 06:15狄宝娟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家属

狄宝娟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医医院,甘肃 白银 730400)

0 引言

过敏性紫癜又名自限性急性出血症,其是指人体皮肤或其他器官细小动脉、毛细血管出现过敏性病变,7-14岁儿童为该病多发群体,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腹痛、皮肤紫癜等。就目前来看,引发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反应、药物等因素有关,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加剧导致患儿出现肠梗阻、紫癜性肾炎等并发症的危险性,且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威胁了其日常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为有效保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总体治疗效果,临床应在给予其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别采用普通护理与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将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以为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份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31例。对照组患儿男20 例,女11 例,平均(7.03±0.47)岁,疾病类型:肾型13 例、腹型10 例、关节型8 例。观察组患儿男22 例,女9 例,平均(6.97±0.51)岁,疾病类型:肾型15 例、腹型11 例、关节型5 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通过进一步排查,将合并其他器官病变、精神疾病患儿排除,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详细如下:

(1)成立PDCA 小组,对患儿实际病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收集患儿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收集完毕后,结合以往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经验,对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确定总体护理计划。同时定期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理念、过敏性紫癜相关性知识及操作能力为主,培训完毕后,应根据培训内容开展考核,护理人员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以进一步提高总体护理质量。

(2)护理人员应将医学术语尽量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患儿家属讲述过敏性紫癜病因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由于很多家属因过度担心患儿病情,极易导致其出现紧张、焦虑等内心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其相关心理疏导,并告知其简单的自我护理措施,以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程度。

(3)定期做好病房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为患儿摄入辛辣、油腻及易引发过敏原的食物。同时,护理人员需勤为患儿更换衣物、床单、枕套等物品,如患儿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应遵医嘱对其使用镇痛药物。为进一步保障患儿总体治疗效果,加强饮食干预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叮嘱患儿家属,患儿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的流食为主。对于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儿,应给予其无渣流食,并对其行静脉营养补充,如患儿处于急性发作期,应尽量避免摄入鸡蛋、鱼类等容易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以避免因患儿饮食不当而加重其自身病情。

(4)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由于患儿年龄尚小,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且依从性较差,为不影响总体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可通过安抚、逗乐等方式,拉近其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在病房内添置玩具、张贴动画海报等方式,以转移患儿注意力,从而尽量消除其对医院、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在此基础上,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汇总,对每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②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③患儿家属疾病认知程度。

1.4 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患儿尿蛋白、紫癜、腹痛消失时间,在此基础上,我院自拟患儿家属满意度问卷、患儿家属疾病认知程度评估表,上述量表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越高,将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疾病认知程度评分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与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比()

过敏性紫癜作为一种血管炎症综合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明显增加,且该病并发症较多,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将对其消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更是加剧合并多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功能较低,再加之患儿家属对该病缺乏正确认知,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总体治疗效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2]。为进一步保障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疗效,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防止疾病反复发作,临床中应给予其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

PDCA 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又名戴明环,其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四部分构成,此种管理方式可直接反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来定制相关干预措施,近年来,PDCA 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相对于普通护理来说,PDCA 循环护理更具系统化、严谨化、多元化[3-4]。在本文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了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尿蛋白、紫癜、腹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这足以说明,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最大程度缓解患儿生理痛苦,并保障总体临床治疗效果,防止其疾病反复发作,以促进患儿早日回归于正常生活之中,临床意义显著,可将PDCA 循环护理模式作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首选护理模式[5-6]。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将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应用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此种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生理痛苦,并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总体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紫癜过敏性家属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