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康复期间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0-11-05 06:15何新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延续性腰椎间盘微创

何新

(武威市中医医院,甘肃 威武 7330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伤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而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较为严重的患者也相对较多,此一类患者大多数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现有的疾病问题,目前微创手术作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其自身对于患者影响相对较为积极,有助于改善患者现有的疾病问题[1]。微创手术治疗也难免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在手术治疗之后,还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配合针对性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效果的优化,以提高患者远期康复的情况及现有局部功能情况。而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恢复,加强术后锻炼,对腰背部进行有效的肌肉与骨骼运动,深度优化临床康复护理的综合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微创手术之后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延续性康复护理之后与传统的康复护理模式之间是否有效果的区别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本院所收治7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年龄45-68 岁,平均(59.2±4.6)岁,病程6-22 个月,平均(14.51±2.57)个月,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临床信息方面,患者经过影像学验证,符合有关诊断标准,经过明确诊断,同时也都符合了临床微创手术的指针,均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而且均为单个腰椎间盘病变,没有多个病变,能够配合进行康复护理,无严重疾病或治疗禁忌症。收集病历时进行了相应的纳入排除,发现所有患者都满足如上标准,并排除了不符合这些标准要求的患者,进行资料对比时,则发现所有患者彼此之间都满足了可比性的要求(P>0.05),决定开展不同护理的针对性效果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评分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评分情况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入院之后进行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饮食干预,术后在院期间常规进行运动干预,出院时进行相应的康复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术后7 天内在病房进行常规干预,进行低强度运动训练,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和骨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被动进行直腿抬高每天30 次[3]。术后8-30天,开展循序渐进的主动训练,加强主动运动,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加强体位转换,步态调整,坐姿训练和心理护理,加强腰部,背部和腿部力量训练,每日进行俯卧抬头50 次,逐渐加大主动的直腿抬高训练,进行蹲坐练习,每日缓慢行走至少10 min,但随康复计划逐渐进行相关力度可以逐步加大,患者有所好转之后可逐步延长行走时间。术后1-6 个月,按照相应的康复要求,每周进行一次康复指导,监督和督促患者按照相应的康复要求继续进行相应训练,并根据训练项目和病情恢复程度,逐渐加强训练和运动的强度,及时跟进相应的评估,按照患者现有具体情况对训练项目的力度和强度,循序渐进指导患者正确开展相关训练,然后积极按照阶段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 个月Osw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其中ODI 总分45 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JOA 评分总分为29 分,分数越低则表示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利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当P<0.05 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5-6]。

2 结果

手术之前两组患者ODI 评分明显更高,而JOA 评分则显著更低,但彼此之间没有鲜明不同(P>0.05)。而术后一个月,两组患者相关评分都得到了鲜明改善,尤其观察组患者ODI 评分更低,而JOA 评分则明显更高一些(P<0.05),说明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优化,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评分情况对比详见表1。

3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会出现腰腿部疼痛和下肢麻木,这主要与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有着密切联系,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解除髓核对于神经根压迫,而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肌肉结构和功能改变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需要配合相应的康复护理[7-11]。延续性康复护理将有关康复活动按照患者实际需求及现阶段的健康情况进行一定的安排,让患者在院内接受康复护理,同时也让患者出院之后接受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二者有效衔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之后,患者可以更好的遵从有关康复训练,依从性能够得到提高,而且康复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得到优化,能够及时地纠正患者现有的不良姿势,促进康复护理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落实。这一系列措施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问题,促使患者身心健康与局部关节功能的恢复[12-16]。

如上所述,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之后,配合延续性康复,护理效果相对更好,对患者影响更为积极一些,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关的护理方法及模式。

猜你喜欢
延续性腰椎间盘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