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态势与思考

2020-11-06 06:03王新曾点金俊开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王新 曾点 金俊开

摘   要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大量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聚焦“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主题,集聚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多维探讨新局势下科学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明晰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推进后疫情时代科学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    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科学文化论坛  后疫情时代

中图分类号    N092

文献标识码    A

在中国科协和北京大学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以下简称“科技医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于2020年6月3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韩启德担任大会主席。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主持。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李静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作“繁荣科学文化、建设科技强国”特邀主旨报告。

本届论坛以“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为主题, 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彭波,创新院院长、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任福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延东,北京大学教授、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等专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分别就医学教育与科学文化、大疫之后的公共卫生、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发展态势、抗疫启示下的国家治理与数字领导力、疫情下讲好科学家故事、公众科学认知与科学家形象、科学史等科学文化相关问题先后展开讨论。报告结束后,参会媒体和观众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最后,韩启德院士作闭幕式总结发言。受疫情影响,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现场约有150人参加,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次约两百万。

一   疫情大考下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卫生、政治、经济、文化均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大疫之下发挥科学的力量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2020年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界代表回信,高度赞誉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充分肯定了科技支撑疫情防控斗争的成效,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徐延豪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待。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更加突显了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让这场学术盛会具有特殊意义。

作为大会主席,韩启德院士在欢迎辞中介绍,去年举办了以“中国科学文化建设——新时代,新思考”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将科学文化的内涵、结构、作用等基础性问题,以及围绕我国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任务、路径与策略展开讨论和凝聚共识,发出了加强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声音,社会反响积极、热烈。此次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 属于年度论坛的延续工作, 讨论“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不仅是为决胜疫情和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汇聚智慧和力量,也是结合重大社会实践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努力。他指出,这次疫情不仅催发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也给我国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他认为,一直以来,科学文化建设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也是在这次大疫中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为此,本届论坛邀请了国内来自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抗疫中的科学文化和疫情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开展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科学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共同思考。

郝平校长在致辞中肯定了科学文化研究院和科技医史系一年来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科学文化研究院和科技医史系,积极开展科学文化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完善教育部科学技术史学科评估制度、聚合国内科学人才、梳理全球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脉络、构建系统完备知识理论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认为,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国科技界同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协同创新,集智攻关,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并向全球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提供应对策略和诊疗技术方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优越性,也体现我国在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上的积极成效。他希望,充分利用好科学文化研究院这一重要平台,借助年度论坛等形式,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坚持学术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扬一代代优秀科研工作者的爱国传统和科学精神,引领国内科学文化研究与实践,为更好的资政建言凝聚共识,为更优的科学防治献计献策,为更加自信的科学文化夯实基础,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李静海主任认为,学界内部虽然存在对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但其核心要义比较一致,即科学文化是科学发展的巨大力量,是科学共同体公认价值理念和共同行为准则总的体现。他指出,对科学文化深刻的认识和实践是确保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我们在科学文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這个差距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李静海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基金委”)近年转变学风的工作实践,深感科学文化的涵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他提出,就当前而言,还是应该从制度着手,通过制度形成约束,约束促进自律,自律养成习惯,习惯成为文化。他进一步强调,加强学风转变是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优化我国学术生态的切入点。他介绍说,基金委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转变学风做出的重要指示,围绕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个环节,针对申请人、评审专家、管理工作人员和依托单位四个群体,积极推进实施比较系统的学风建设行动计划,以此引导科研工作者树立唯实求真、笃志创新、理性守正的科学精神,系统进行科学文化建设。

洪大用司长在致辞中称赞了科技医史系在促进全国高校科技史学科交流、调整科技史的学科评估制度、扩大中国科技史学科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就本次论坛的召开,他认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接下来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繁荣科学文化事业,进一步提升我们应对现代社会各种新型风险的能力。比如要审视和思考:如何化疫情为教材,更加科学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化危为机,加快创新发展?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健康的科学文化,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他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一次重要检验,疫情中出现的“熏醋杀毒”“烟酒防毒”等流言,“非理性抢购药物”等社会乱相,折射出一些科学精神亟待强化、科学理性亟待涵养、科学素质亟待提升的现实,警醒我们要深入思考科学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相关问题。他同时指出,这次新冠疫情是一场危机,是危险与机遇的结合。只要我们深入反思、深刻总结、深度创新,我们就能化危为机,实现新的发展。最后他强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司将继续支持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继续支持相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继续支持高层次、高素质科学文化人才培养,愿意与大家一起共同为促进健康的科学文化建设努力奋斗。

怀进鹏书记在主旨报告中,全面深刻阐述了繁荣科学文化与建设科技强国的关系。他指出,科学技术和创新都是永无止尽的探索,科学文化的传承历久弥新,深入认识科学文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抓住机会加强对科学文化的认识与反思,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科技体系,推进产学研融合,建设现代高科技产学经济。他介绍,中国科协建立“科创中国”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科协的组织优势,搭建产学平台,促进中国产学研更紧密融合。他呼吁,科技界面对机遇与挑战,要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学风作风建设;重视基础研究与科学问题;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的转型与变革;持续聚焦于重要科学问题;发挥好举国体制,营造有效的科技组织制度和体系;重视科技伦理治理和推动构建科学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二   后疫情时代的医疗卫生与创新发展

论坛的其余七场报告,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由任福君教授主持,陈国强院士、唐金陵教授、李平研究员分别作“医学教育与科学文化”“大疫之后的公共卫生”和“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发展态势”报告。

陈国强院士以新冠肺炎爆发为背景,从医学教育切入,深入探讨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和未来路径。他指出,在疫情这把冷酷尺子的衡量下,针对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需要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严肃审视和反省。在宏观层面上,未来应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完善应急防控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民知识普及力度、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等;在微观层面上,则要注重医学教育中“法”与“史”、“博”与“专”、“柔”与“刚”的有机结合,加强医学法学和医学史学的基础教育、确定“博学而后成医”的教育信条、传递求善、求真的医学温度。他强调,科学文化实质上就是求真、求善、求美,切勿不求真而求功、不求善而求名、不求美而求利。他认为,当今医学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姿态不高,追名逐利的姿态扭曲了学者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心态,导致科学生态的逐渐失序。他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科研原始创新能力乏力,科研道德和学风方面弊病丛生,科学生态建设刻不容缓,必须摒弃浮躁与功利的心态,回归科学本位,让科学文化从“圈子文化”走向“社会文化”,从“自我发育”转向“主动培育”,从“知识补给”转向“能力提升”。

唐金陵教授围绕公共卫生究竟是什么,它和传染病疫情防控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的公共卫生短板在哪里等问题,就公共卫生的概念、历史、作用和问题进行了梳理阐释。他认为,对抗传染病是医学千年不变的主旋律,而人类在对抗传染病的措施上,宏观和预防是人类认识和征服传染病的第一条线路。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发展,仪器把病人拉进了医院,医院成了医学实践活动的中心,治疗成了首要目的,公共卫生在现代医学中逐渐衰微,微观和治疗逐步成为人类防治传染病的第二条线路。他指出,公共卫生绝非只是传染病疫情,也绝非只是卫生应急。公共卫生是从社会或人群层面认识和解决医学与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的学问,它包含卫生和公众健康两个重要内涵。他强调,在群体和社会层面认识和解决重大医学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方面的不足,才是我国公共卫生的系统性短板。就大疫之后对科学文化的反思,唐金陵提出两点内容: 一是这次疫情告诉我们防控疫情主要的策略还是靠把人隔离起来,新科技主要起辅助作用; 第二,学科分割导致决策难做,需要通才。

李平研究员分析了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态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他指出,从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形势,有三个发展大势不变: 第一,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攻关期,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阶段没有变; 第二,我国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困难和挑战没有变; 第三,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没有变。目前中国正努力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他强调,面对当前投资、消费、进出口需求侧三架马车全部失速,供给侧劳动贡献下降、资本动力耗竭的局面,未来我国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说,中国与创新型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R&D经费、科研人员等创新要素投入强度,尤其是科研人员投入密度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差距更为明显。他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國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应侧重: 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各主体的创新合力; 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技术突破与重大需求有机结合; 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全球高水平人才;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形成多个区域创新中心; 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他提出后疫情时代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五大举措:完善基础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优化科技创新政策; 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治理能力; 加强学风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

三   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

论坛下半场由科技医史系副主任、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藜教授主持,彭波教授、任福君教授、赵延东教授和周程教授分别作“抗疫启示: 国家治理与数字领导力”“抗疫背景下讲好科学家故事的再思考”“疫情中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态度和评价: 基于对湖北一万二千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和“从首个病毒的发现看5G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报告。

彭波教授认为,每当国家出现一次重大的灾难,中国互联网就会出现一次飞跃。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17年前抗击“非典”有一个巨大的不同,那便是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和数字科技赋能。其中,助力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提供生活保障和娱乐消遣、支撑复工复产和数字转型是数字科技赋能人类能量的三个重要表现。他指出,这场抗疫斗争已表明,数字科技时代的治国理政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能力,“数字领导力”概念应运而生。对于如何提升“数字领导力”,他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数字科技时代“再适应”, 启动议论“数字素养”大培训;二是打通“数据孤岛”,整合数字技术,构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平台; 三是重新定位“数字政府”,加强中台建设; 四是用数字思维推进“新基建”,用市场力量建设数字经济; 五是适应生产力爆发式增长,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同时他还强调了科技向善的重要性,特别是注意数字治理中的法治问题、政府角色、平台责任、社会共治和人文伦理。

任福君教授梳理了中国科学家社会形象的演变与现状,分析了讲好科学家故事的必要元素。他指出,讲好科学家故事是树立科学家社会形象的必要手段、方法和途径,科学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讲好故事、树立形象的内容和基础。中国科学家在不同时代演绎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包括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科学建国、科学兴国,再到科学强国。他指出,近年来随着科学和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升,科学家的社会形象既来自历史责任的积淀,又面向不断涌现的新时代需求。而如何树立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公众形象,如何应对时代需求讲好科学家故事,是目前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讲好科学家故事就是要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时代内涵,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只有扣紧时代脉搏,挖掘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才能让科学家的故事既见性格风骨,更见家国情怀,才能彰显力透纸背的“时代大格局”。由于以往政策议程的“传者本位”观念,使科学家人物题材与普通受众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他提出,科学家形象塑造不仅应该体现政策的价值观导向,还应“接地气”贴近大众生活,与“受众本位”为理念的公众意识相结合。对于后疫情时代如何讲好科学家故事,他提出了四点思考: 一是科学家形象的内容核心是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是讲好科学家故事、塑造科学家形象至关重要; 三是讲好科学家故事上应具备良好基础; 四是讲好科学家故事应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比如要呈现时代大格局、平等的对话视角、坚持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叙事要素,在传播方式上要多层次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等。

赵延东教授基于对湖北一万二千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展示了处在疫情重灾区的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态度和评价情况。据其分析,认知方面,六到七成公众对新冠疫情有正确认识;七成公众认为自己了解疫情,其中城市居民(86.6%)、大专及以上(92.6%)、機关/事业单位(90.4%)、月收入8000元以上(90.6%)等类别的群体对疫情更为了解。态度方面,超过九成的公众认为科学家提供的信息更可信,公众对医生和科学家的信任程度仅次于对亲人的信任,排在第二、三位。并且,公众普遍对科学抗疫有较强信心,具体表现在: 七成公众相信将来能够研制出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 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最有效防控途径;多数公众对中国的新药研发能力信心满满。评价方面:超过八成的被访者认可我国科学家在此次疫情应对中的总体表现,科学家的被认可率略低于医卫工作者和中央政府,明显高于地方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最后他总结说,公众对有关疫情防护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进展情况非常关注,相当一部分公众能较好地掌握有关疫情的基本科学知识;多数公众能识别疫情中的谣言,科学素质有助于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公众对科学家高度信任,对依靠科学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公众对我国科学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科学家公众形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得以提升,但要警惕“过度拔高”科学家形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周程教授从人类发现首个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历史过程中总结了两点启示。第一点启示是,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毒的过程中,科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得出了一些符合事实的、颇有价值的结论,但他们的论文或报告中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即没有一篇论文或报告不存在过失,也没有一位科学家的见解完全正确。基于此,他特别指出: 一味地迷信科学理论和盲从科学权威无助于我们深入探索未知世界和认识科学真理,也无助于我们有效解决当下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怀疑的世界中真理多,盲信的社会中谬误多;唯有鼓励质疑,宽容异见,才有可能不断纠正科学认知偏差,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第二点启示是,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过程已历史地表明,科学的发展是累积性的和波浪式的,很多重要发现都是由众多科学家一波又一波地持续不断地努力才得以完成的。对此他提出,有必要尽快在科学共同体内建立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机制。只有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才有可能使每一位科学家的真知灼见都不至于被埋没,同时确保任何权威的认知偏差都不至于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最后,结合5G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他总结说,在互联网问世之前,科学家们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只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只有当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付诸应用之后,它才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信息时代颠覆了这一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网民一方面喜欢批评与谩骂,另一方面又喜欢追星与造神。而追星与造神会使部分明星科学家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当这些明星科学家被民众封神,成为难以被挑战的科学权威之后,科学的发展就很容易被引入歧途。对此,他特别指出,科学是容错的,科学是进步的,科学也是专业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科学家更有必要直面科学研究的局限性、科学认知的渐进性和科学知识的情境性,支持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建立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纠错机制,防止被互联网思潮所裹挟。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
论后疫情时代电视剧的创作生产
文艺界委员建言“后疫情时代”创作(关注两会)
下好“后疫情时代”的“先手棋”(观察家)
“后疫情时代”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及金融支持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