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2020-11-06 06:21王雪峰
新长征·党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延边州后备带头人

王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延边州共辖8个县市、66个乡镇、1051个行政村,村党组织书记1048人,村“两委”成员6034人。近年来,延边州委针对农村人口流失导致的村级带头人队伍结构不优、能力素质偏低、接续人才匮乏等问题,全面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拓宽选人视野、加强教育管理、抓实后续培养,选优配强农村“领头雁”,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拓宽选人视野,为村级带头人队伍引入源头活水

拓宽村级带头人来源渠道,是解决带头人队伍结构不优的有效方法。延边州委将充实农村一線力量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引入“源头活水”。一是创新选拔机制。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公开招聘“村务岗”人员,并纳入后备人才管理,工作业绩优异的可通过组织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退役军人马县顺曾在部队服役12年,赴委内瑞拉执行过维和任务,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2019年6月参加汪清县“村务岗”招聘,被分配到复兴镇五道村工作,现已被推选为复兴镇联合党总支书记,带领复兴镇下辖4个村实现共同发展。2019年,全州招聘首批“村务岗”人员210名,平均年龄28.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75.7%,已有34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二是吸引能人返乡。启动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万人计划”,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并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推荐进村“两委”班子,依托其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等优势,带领群众发展农村、建设农村、富裕农村。安图县东明村书记山宇,返乡创办特种养殖场,带领全村100余户300余人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增收1.8万元。截至目前,全州共计525名返乡创业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真正为农村引进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生力军”。三是精准选派干部。坚持派需结合、因村派人原则,积极下沉组织资源,从县乡机关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并根据干部专业特长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以先进思想和技术为引领,以“传帮带”形式实现村级带头人队伍共同进步、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全州143名选派村党组织书记、303名第一书记和654名驻村工作队员中,涉农专业或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达1039人,占94.45%。四是开展联建共建。整合机关单位、军(警)部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人才到村兼职,帮助村级带头人开阔视野。军警地共建作为延边特色品牌,先后向边境村派驻233名军(警)官兼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实现边境线109个村军警进班子全覆盖,有效推动更多力量、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珲春市防川村,23载与驻军联建共建,共计11任驻军指导员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守边戍边、谋划发展。

二、加强教育管理,为村级带头人队伍提升能力素质

加强村级带头人教育管理,是解决带头人能力素质偏低的有效手段。延边州委坚持教育培训与严管厚爱并重,切实提高带头人队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全面实行村级带头人全员教育培训制度,州级示范、县市重点、乡镇兜底,实现村级带头人轮训,且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或5天。在培训内容上,紧扣新形势新要求,侧重强化理想信念、政治纪律等方面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特色产业等方面培训,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加强群众工作方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增强带头人法制观念,为乡村治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培训形式上,将集中培训和实践历练相结合,采取适应农村实际的现场观摩、情景互动等方式,强化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强化考核管理。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开展村级带头人年终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免职,切实增强村级带头人的履职尽责意识。同时严格考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本领,确保能够驾驭全局,开拓创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研究制定“底线”管理办法,划定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履行基本义务、落实岗位责任、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底线”,若触犯“底线”,主动辞职。三是强化激励保障。大力表彰和宣传工作成绩显著、现实表现突出的村级带头人,树立起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完善成长机制,加大从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中招录公务员或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力度,选拔8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领导班子,强化优秀人才来自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基础职务补贴定期增长机制,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019年,全州村均运转经费20.38万元,村均服务群众经费5万元以上。

三、抓实后备培养,为村级带头人队伍提供接续力量

建设村级后备人才队伍,是解决村级带头人接续人才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延边州委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建立村级后备人才接续培养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州按照“正职一职两备,副职一职一备”要求储备村级后备人才7473人。一是采取目标式培养。考虑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特点,根据村级组织后备人才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围绕脱贫攻坚、规范化服务、集体经济等重点任务和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等村级事务,制定后备人才培训计划。采取专门培训或以会代训等形式,切实加强对村级后备人才的经常性培训。通过列席村务会议、参加村级重点工作、设岗定责等方式,给后备人才分任务、压担子,使其尽快熟悉农村工作,迅速成长成才。二是采取动态式管理。结合村级组织考核,对后备人才进行实绩考察和民意测评,及时掌握后备人才现实表现情况和群众认可度。对能力素质不够、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等不能胜任工作的,及时进行调整。村“两委”班子集中换届或届中出现空缺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将实绩突出、群众认可、能力较强的后备人才选进村班子。三是采取关爱式激励。建立健全乡村级带头人帮带培养机制,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与村级后备人才结成“一对多”帮扶对子,村“两委”干部与后备人才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每月与后备人才进行1次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促进工作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带动他们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方法、提升能力素质,切实增强村级带头人队伍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作者系中共延边州委常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延边州后备带头人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川:部署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5年行动
政策资金扶持 重庆培养五类农村致富带头人
高校“双带头人”建设中的困境及应对
共青团延边州委开展“2018+2019”圆梦“微心愿”活动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