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疫情浅谈教学模式改革

2020-11-06 11:11石承正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线上教学

石承正

摘要: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也衍生出了许多“互联网+ 教育”的“线上教学”模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尽快地适应这种变化。在这样的一个契机下,我们也看到了“线上教学”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新情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也许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关键词:新冠疫情;线上教学;教育新常态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全国高校的正常开学计划,虽然无情的病毒阻断了同学返校学习的道路,但是对学生的责任心和为了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全国教育部门及学校破除万难,进行“线上教学”,坚持复课。我校(蚌埠工商学院原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停课不停学”的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所有任課老师转变教学方式,践行“线上教学”,在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的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期开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与总结,本人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坚持做好“线上教学”以及今后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转变观念,践行“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与线下在教室里的教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线上教学”使用了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技术,它突破了常规课堂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网络教学视频和直播教学取代了“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互动少了、交流少了,任课老师在网络课堂上自说自话,也观察不到学生的微表情变化,学生的听课效果难以把控,缺少了课堂应有的活力,教学激情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任课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心态,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应目前“线上教学”的新形式,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线上教学”的特点,即资源的丰富性、渠道的多元性、网络的趣味性等,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充分利用超星、钉钉、QQ群、腾讯会议等平台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再加上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再利用平台上的一些功能,比如“限时抢答”、“话题讨论”、“有奖竞猜”等多渠道与学生互动,也使同学们能够更快地适应由“课堂学习”到“线上学习”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我国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当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新情况的时候、出现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二、利用网络渠道,加强交流互动

实行“线上教学”时,虽然我们授课的群体没有改变,但学生听课的渠道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线听课的时候,往往利用的是电脑、手机或者是可以投屏的电视等。当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就会容易产生眼睛疲劳或者精力分散的情况,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就要求我们任课老师要提升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和吸引力,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最佳的教学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线上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方法。任课老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与学生间的互动。比如制作一些动画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直播连麦的方式拉近与学生间的交流距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有奖抢答”、“发布讨论”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鼓励学生勇敢的展示自我,尤其是那些平时不习惯在众人面前展现的同学,隔着屏幕可以消除一些他们的紧张情绪,鼓励他们放飞自我、表达观点;课后发放一些有趣味性的、设计性的作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与关注。

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让课堂更加的生动,还要主动地去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加灵活、熟练的运用新型的教学设备与工具。这对一些年职较大的老教师将会是一个挑战,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首

先体现在地区差异上。国内顶尖高校大部分都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而且这些顶尖高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高端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馆藏书等,而且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高校明显落后。其次,这种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师资力量上。东部的高等学府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一流的教学科研人才,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好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对口支援等措施,但差距还是很明显。

这次疫情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思路。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很多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国高校师生可以共享慕课和模拟仿真实验。其中一些一流建设高校也主动将他们的课程教学向全国高校学生开放。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各类高校“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线上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使了教育资源由分散到共享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平衡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将极大的促进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也为我国“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混合教学将成为教育新常态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统一内容、统一进度,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习缺失,限制了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线上教学”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缺陷,但“线上教学”也不能完全取代线下课堂教学。一方面,“线上教学”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学习效果难以把握。另一方面,缺乏课堂学习氛围,师生缺乏面对面交流。课堂里老师能够面对面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突发疫情促使了“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新型的教学方式已初具规模,然而疫情过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还会正常开展。新的情况也促使我们去探索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相互取长补短。任课老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发布教学视频和课件,学生可以自主规划进行学习;而在课堂上(线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反映的疑难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所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教育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刘利民.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将成为教育新常态[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7):26-28

[2]   孙岩.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开展线上教学的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13-14

[3]   薛成龙、郭瀛霞.高校线上教学转向及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7):65-74

[4]   朱海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教育,2020(7):50-51

[5]   陈二俊、靳建芳.线上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名师视角,2020(7):2-3

[6]   付斌.浅析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5):16-17

[7]   郭静“.互联网+ 教育”视角下网络传播课程线上教学探索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0(7):30-31

[8]   罗亦陶.浅析新冠疫情下“学生自学+ 教师答疑”网络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9):10-12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线上教学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