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无差别对待学生的重要性

2020-11-06 11:11曾瑜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教育

曾瑜

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为例,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关于如何对待各类学生的问题,以管窥豹地总结出我校无差别对待学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我校学生工作的特点,针对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指导对策,以此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无差别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感教育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孔子讲究“因材施教”,这是在教育管理中非常必要的。

首先,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一旦选择到高校就业,就应该已经想好了教书育人的工作本分。就像一位在设计公司就职的员工,他的工作职责就是做好设计,不能说这块地太差就不去做。相反,我认为,能把一名差生教好,那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功德。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甚至是高校战斗在一线的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中难免有调皮的、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如果经常都把要带好他们当做一种机遇,不断挑战,甚至与学生“斗智斗勇”,无论差生还是优等生,我们都无差别对待,长此以往,有了丰富的交流基础和细水长流的师生情谊,其实能与孩子们关系更为融洽,工作更好开展,毕业后的学生会体会到辅导员的真心,还会很感恩。

其次,借此也分析一下所谓的差生。比如学业成绩差的学生,一是有的孩子是兴趣问题,比如偏科的孩子可能是某些科成绩差。二是困学厌学的孩子,他们可能是学习习惯,方法,基础不行。三是还有一些孩子是没有紧迫感,对学习成绩好坏不感冒。有的觉得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有的孩子更觉得读书不如打工创挣钱,甚至以后继承家业。

当然,除了成绩差的学生外,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问题,我校的一些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对学生进行情况分类,找出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备注,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管理学生。如下表所示,大致把特殊情况学生分为十个大类,先登记造册,再进行教育管理。

再次,教育的方式也是灵活的。教育是没有国界不分方式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做错的事、出的问题、生活环境等等来判断批评还是鼓励式教育。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我们学校的辅导员每天要去查课查寝,要去带学生早晚自习,要去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要去和学生、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谈话沟通……。我们流行说一句话,抓两头管中间,两头的就是最好的和最差的学生,中间的、学习和表现一般的也要去管住。有的学生很好管,因为他们情商高,即会察言观色又是一点即通的那种,沟通起来也很容易,他们也明白老师是为他们好!这种的学生,就可以鼓励式教育!有的学生比较皮,也可能当面认错要改,转身就忘了。这是性格所致,一个人的性格一般是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性情大变”的。通常都是要受到外力极大的冲击才有可能转变!这种孩子鼓励也不是,批评也没用,只有花时间、靠耐心,走进他了解他,甚至要了解他的家庭,以前的生活环境,才能对症下药。还有一种,在家长和老师们看来,是最难管的,就是那些无所谓,调皮捣蛋,打死不认错,屡教不改的孩子,但作为老师,千万不能先入为主的去认为他们就是这样的学生!这类学生或许才是最聪明,最有自己想法,最敢作敢为,以后最有发展潜力的!大家试想,郭沫若几岁不说话一说话就出口成章,爱迪生做小板凳那么差劲老师都冠以他差生的标签……所以,大家齐想一想,憧憬一下这些所谓差生、调皮孩子的未来,大家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就可以带着爱和耐心去教育和感染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相信,事出必有因,一个孩子犯错,无论是偶然还是必然,都有原因,这个原因或诸多原因就是他犯错的根源。找原因也避免误会他们,也更好做足功课去教育他们。

最后分析一个案例,前段时间,看到一则网上的消息,南京一位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说自己的妈妈一年要说他一万个“笨”。第一,非常钦佩这位妈妈,这位妈妈出发点是好的,虽然有点儿简单粗暴,但说实话,哪位母亲会承认自己的孩子笨呢?所谓打在儿女身,痛在父母心!现在的很多孩子,就是太缺乏挫折教育了,孩子一点苦不能吃,一点气不能受,一点亏不能吃,那长大了怎么成大气?第二,这位小朋友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还能够把自己妈妈说自己笨都单纯地写进作文,这位小朋友的内心是强大的,没有什么心理阴影,可能母亲不只是说他笨,应该还有其它方式的教育,或者他生活的环境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糟糕。试问一句,那些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可能基本是独生子女,但老一辈教育不也有打骂吗?那不也把这一代的孩子教育的挺好!第三,这个问题看似夸张,因为一年感觉有一万个“笨”出现,并且孩子都写进作文了,可能有的人就会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从小就说人家笨,把孩子都说惨了,孩子要度过的可能是郁闷而悲催的童年。但我认为,只要是在孩子承受范围内,批评肯定要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那些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做人上人。

综上所述,一是要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帮助学生找到学生的兴趣、特长,发觉学生优势,鼓励学生学习,对多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不能恃宠生娇,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正确引导激励斗志,对多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要不抛弃不放弃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二是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让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成为榜样,帮扶、带动、影响其他學生,还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所所有学生还要恩威并施,这样才不会白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三是更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学生,要对所有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大家都相互尊重了,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四是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只能收到揠苗助长的效果。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带好所有的学生也是有过程的,但慢慢带好了也是能看到效果的。

参考文献:

[1]   王学强.运用“阳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61-61.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