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街风貌形象改造初探
——以西安大唐不夜城设计为例

2020-11-08 12:27胡欣萌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商业街大唐广场

胡欣萌 彭 军

在现代意义上,商业街不仅要满足商业需求,而且要成为现代城市中一种独特的景观,甚至是展示该地区独特地域历史文化、提升其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历史的产物,传统商业街在改造中应将其独有特色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突出其独特的内在个性。只有这样,传统商业街才能有机地融入整个地域文化之中,并成为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突出传统商业街景观改造的地域文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一、国内外传统商业街风貌形象改造分析

(一)国内传统商业街风貌形象现状剖析

我国传统商业街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业已形成独特的建筑环境格局。秦汉到北宋时期,商业街具有狭窄的街道空间尺度、开闭结合的商业空间秩序,经营方式多为前店后坊、任选任购(图1、图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思想涌入我国,我国的文化和技术出现部分西化。随着民族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开始模仿西方百货商场的商业建筑方式,建筑高度从一层逐渐向多层发展;建筑风格也基本摒弃了传统的中国风,转而向欧式古典发展。随着西方新工艺的引进,木质结构的建筑也逐渐被淘汰。

图1 汉代市井画像石 图片来源:“传统活儿”微信公众号

图2 《清明上河图》市井片段 图片来源:“书画论坛”微信公众号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旧城商业区在现代生活中的局限日益突出,其物质功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景观环境更新方法的不足也开始显现。因此,在当今的设计实践中,旧商业街的改造再利用便成为新的课题。然而遗憾的是,传统商业街在早期改造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传统建筑几乎重建,旧街的结构肌理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加强传统商业街景观风貌改造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吸取国外商业街改造的经验与启示,结合我国特有的地域文化,彰显传统商业街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城市活力。

(二)国外传统商业街风貌形象改造的经验与启示

在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西方商业街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学者深刻认识到大规模拆迁改造给城市带来的损害,并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此外,他们还通过论著的方式从社会、文化、经济等不同方面对旧城区的重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传统的渐进式和小规模重建方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因此,欧美国家在传统商业街的景观改造,以及通过地域文化提升城市美感与活力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传统商业街改造成功的典型代表——波士顿昆西市场(图3)。其位于美国波士顿市中心市政厅后侧,靠近波士顿港、金融区和市级百货公司。其最初是19世纪中叶的码头以及肉制品贸易区,而后逐渐发展,建成了石质建筑。随着市场本身和波士顿市经济的发展,昆西市场由于城市拥挤、旧建筑和新交通处理不当而面临着衰退。直到1961年,为了重建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发展局(波士顿重建局)将昆西市场列入城市更新计划。波士顿建筑师本杰明·汤姆森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遵循最小影响的理念,充分尊重传统,保留了三座历史建筑以及其内部的食品贸易功能;在空间布局上,去除了过去150年内增加的隔墙、天花板、屋顶,打破了室内销售空间和户外休闲空间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充满活跃气氛的商业休闲娱乐空间,并使其逐渐成为具有文化地标和地方符号功能的公共交流空间,重塑了商业氛围,激发了区域活力。如今,昆西市场已成为世界级的食品集散中心、美食天堂和新兴的商业中心,一个全天候的、人群密集的聚会中心。同时,他们还结合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对昆西市场进行了逐步细化与完善。

图3 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 图片来源:“城市观察杂志”微信公众号

二、传统商业街风貌形象改造的必要性

传统商业街和普通商业街相比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传统商业街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传承与体现独特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由于各个职能协调配合的要求以及更新改造中景观设计的介入,当前的传统商业街经改造后,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道路规划会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提高。以步行街为主要形式的商业街不仅可以保证游客购物、游玩期间的安全与自由,而且可以减少对历史性建筑有害的汽车废气的排放。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也会增强本地居民的归属感,同时带动游客追溯历史的情感,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购物。总之,传统商业街景观的更新与改造会激发城市活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三、西安大唐不夜城传统商业街风貌形象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一)项目背景

西安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的核心地带(图4)。其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毗邻著名历史古迹大雁塔,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街景最长、面向国际、多方位、多层次、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型商业步行街。

图4 大唐不夜城区位分析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由于该商业街处于城市新区的核心位置,是城市核心节点和地标性的商业中心,因此大唐不夜城积极响应西安市大规模旧城改造计划中的“皇城复兴计划”,以浓郁的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文化主线,通过空间形态的合理布局,将不同商业形态联系起来,使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有机地融为一体,以此形成唐文化、休闲文化、园林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城市景观。

(二)风貌形象改造目的

大唐不夜城传统商业街的改造是在《西安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尊重历史,以唐文化为背景而进行的。此次改造致力协调与平衡建筑设计、商业经营、景观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此形成能够延续城市文脉、唤醒地方特有的场所感与认同感、激发城市美感与活力、带动经济消费,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效果。

(三)景观风貌整治探讨与实施

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景观小品设施、道路铺装、空间布局、绿植与水景、照明设施等要素的合理结合与应用。大唐不夜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当地的传统文化集中在一起,实现了具有西安特色、彰显唐代历史文化风貌的步行街设计。

1.展示盛唐文化的建筑景观

在所有城市发展中,无论是哪一历史时期,都会留下一定的历史印记,而建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也是地方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建筑颜色主要采用了灰色、土黄色和赭石色(图5)。其中灰色为古代秦砖汉瓦的主要颜色,具有古老的文化气息(现在西安居民建筑多以灰色为背景,实际上是一种尊重历史文化的表现)。而且,西安位于黄河文明的中心,土黄色不仅是皇室最具代表性的颜色,更是西安长达千年的封建统治的象征,而且也充分表现出黄土大地的形象美。土黄色成为这座城市尊崇的色彩,现存的大雁塔、小雁塔等著名古迹也都是以此颜色为主。赭石色是汉唐时期建筑所采用的主要色彩,通过与当时科学技术的结合,使得这一时期的都城建筑呈现出典雅、庄重、生动的形象。

图5 大唐不夜城唐风建筑 图片来源:“中建西北院”微信公众号

西安大唐不夜城商业街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了以上特点和因素,因此在建设时大多采用灰白色、土黄色和朱红色为核心色调,采用重檐式屋顶造型,又建造了仿唐代的高台,并且所有建筑都形成了中轴对称的布局。通过这种方式,传统商业街建筑群得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并且将西安历史文化古都的面貌很好地向外界彰显出来,提升了该商业街的认知度和西安城市的整体形象。

2.保持传统文化肌理与营造序列层次的空间布局

大唐步行街长达1500米。为了缓解步行距离过长导致的疲惫感等问题,其空间布局通过街道分段来形成不同主题定位的功能分区,以街区不同的特色和趣味来巧妙化解步行期间的景观单调性。大唐不夜城设有三个景观轴线,体现为三点、两干共五个景观区。“三点”为玄奘广场、开元庆典广场、贞观文化广场,“两干”指景观大道北段和景观大道南段。三个广场由景观大道南、北两条干线贯穿,每个广场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定位和功能划分(图6)。

图6 大唐不夜城空间布局图 图片来源:作者整理

其中,玄奘广场作为景观轴线的开端,其景观文化主题定位为佛文化主题广场,与大雁塔景观区的景观主题一脉相承。景观大道北段是景观轴线开端至高潮的部分,定位为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相交融的景观区,同时具有商业功能。贞观文化广场作为景观轴线的高潮点,其文化主题定位为帝王文化主题广场,通过唐风元素与合理空间布局体现出唐朝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景观大道南段是景观轴线高潮走向收尾的部分,为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景观区,同时具有商务办公功能。开元庆典广场作为景观轴线的收局,其主题定位是集政治、文化庆典活动于一体的主题广场。它是通过不同的场地设计与肌理变化来提升大唐不夜城景观主轴线的环境质量与文化氛围。

3.动态与意境相结合的绿植与水景

在绿植选择方面,大唐不夜城考虑的是西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四季的变化和色彩搭配,以及传统商业街景观设计需求。其在坚持生态环保和具有观赏价值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空间布局的规划,将植物景观划分为天然疏林草地、行道树和观赏灌木等多个类型,充分实现美观、环保和功能实用的三位一体。其中,行道树选择的是国槐,常绿乔木选择的是冬青、侧柏等,地被植物选择的是铺地柏、葱兰等,藤木和草本植物选择的是紫藤、迎春、麦冬等。

沿着步行街景观大道一直向南,沿途刻有古诗词的雕塑坐落于喷泉流水之中,与整个雕塑主题、灯光场景融为一体,并在夜色里与道路两旁的镜面水池相映成趣,营造出和谐欢快的气氛。开元广场上设有旱喷泉,总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左右,共有28个喷口。喷泉主要利用冷雾系统,通过高压造雾形成雾境景观,烘托出盛唐时期的壮丽景象,使美丽的大唐不夜城更加耀眼夺目。

4.历史文化展演的主题群雕塑

雕塑是彰显城市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发展新风貌的重要标志。在传统商业街景观重建中,雕塑作品需要充分考虑艺术和文化的结合,利用视觉形象设计来传达独特的地方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雕塑景观不仅要表现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还要与周边环境和交通相结合。大唐不夜城一共设计了九组主题雕塑,又有二百个组群性单体雕塑散布于1500米长的中央景观大道之上。这些雕塑的题材、体量和所展示的文化内涵极具代表性。例如贞观纪念碑(图7)作为大唐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是由李世民骑马像和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其设计既采用了唐风元素,又结合了西方纪念碑的表现手法。暖黄色花岗岩材质的碑体与由青铜铸成的李世民及其坐骑像形成强烈的材质对比,给人印象深刻。还有体现盛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帝王文化雕塑群(图8),以及体现大唐盛世崇尚宗教的玄奘广场(图9)等,都充分利用了步行街紧凑的空间,结合灯光、声景、喷泉等,展示了大唐帝国的繁荣景象和辉煌历史。

图7 贞观纪念碑 图片来源:作者现场调研拍摄

图8 开元盛世雕塑群 图片来源:“大唐不夜城”微信公众号

图9 玄奘广场 图片来源:作者现场调研拍摄

5.唐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灯光照明

大唐不夜城的灯光设计理念来自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主要由黄色、褐色、绿色组成的彩陶工艺,因造型生动传神、色彩艳丽而闻名。当夜晚到来之际,大唐不夜城内部的灯光映出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交织融合,形成更加绚丽的场景。在步行街两侧,霓虹灯光流转,街边的路灯也映出华贵的颜色,与商业街内的建筑、绿植、喷泉、雕塑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富丽壮观的盛唐文化氛围。

大唐不夜城的灯光设计将唐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此突出景观设计的内在个性。例如,在开元广场上设立了八根蟠龙柱(图10),取“四通八达”之意。在灯光亮起时,每根装有LED灯的蟠龙柱上的屏幕就会幻化出美轮美奂的景象,营造出具有现代感的盛唐艺术文化场景。

图10 大唐不夜城照明设计 图片来源:“大唐不夜城”微信公众号

6.蕴含唐风元素的地面铺装

大唐不夜城在地面铺装方面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梦回大唐”的主题定位。其以简洁、洗练的设计风格,烘托出古都西安浓郁的盛唐文化氛围。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林荫道使用了深灰色仿古透水砖。这种砖十分古朴大气,而且给人以素净、沉稳的感觉。例如贞观广场地面铺设大量花岗岩,颜色丰富绚烂,体现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开元广场地面用白麻和芝麻灰色奠定了广场的基本风格,中间设有彩色光纤玻璃,让广场的整体感觉庄重且不沉闷。步行街外侧的游览车道采用硬质石材切割成的方砖铺设,不仅可以降低步行街周边的行车速度,保障行人安全,而且在质感和色彩方面与商业街整体风格相符,增强了整个商业街庄重、典雅、明快的空间效果。

四、结语

在传统商业街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积极引导使用者参与设计;不断研究传统商业街建设的有机更新模式,深入挖掘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文化内涵;把地方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环境;着眼改善商业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环境效益,从而实现文化、景观、商业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商业街大唐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寻迹大唐
完美小店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李晶晶作品
广场
今非昔比的商业街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