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与分析

2020-11-09 02:36
关键词:汇总表市民化医疗保险

盛 宝 柱

(安徽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安徽省农民工规模

根据2014~2018年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到2018年,安徽省农民工总量达1 952.4万人,主要外出务工地区是:浙江、苏南、上海等。

表1 近5年安徽省农民工数量 单位:万

安徽省农民工数量仅次于河南省,在全国排第二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测算与分析,对政府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化,加快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

本研究将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C测算指标归类为:C=CX(公共成本)+CY(私人成本)。

公共成本CX:

本研究中,公共成本公式为CX=C1+C2,其中,C1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C2表示社会保障成本。

私人成本CY:

本研究中,私人成本公式为CY=C3+C4+C5+C6,其中,C3表示城市生活成本,C4表示住房成本,C5表示教育成本,C6表示机会成本。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信息网》《安徽省统计年鉴》的安徽省及其16个市2010~2018年等9年的相关原始数据。每个成本的汇总表和城镇人均住房消费总额(相对其他成本,这部分数字比较大)都是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三、安徽省农民工成本测算

(一)公共成本CX

1.基础设施建设成本C1

本研究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通过运用安徽省及其16个市2010~2018年这9年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这9年每年的城镇人口数量后,计算出每年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用以代表公共成本中的C1,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表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Gi表示第i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1,2,3,...,9;从2010到2018年,后同)。P表示城镇人口数量,Pi表示第i年城镇人口数量(i=1,2,3,...,9)。安徽省城镇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C1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对表2进行计算得:2010~2018年,安徽省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6 362.19元。

安徽省16个市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计算方法与表2相同,最终得出,安徽省及16市C1汇总表如表3所示。

表3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元/人

2.社会保障成本C2

本研究中,社会保障成本公式为

C2=Ca+Cb+Cc,

其中,Ca表示养老保险支出成本,Cb表示医疗保险支出成本,Cc表示失业保险支出成本。

(1)养老保险支出成本Ca

本研究按照国家规定测算:E(个人缴纳本人工资额的8%)+F(所在单位缴纳职工工资额的20%),计算公式为

其中,E表示个人缴纳的养老金总额,Ei表示第i年个人缴纳的养老金额(i=1,2,3,...,9)。F表示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养老金总额,Fi表示第i年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养老金额(i=1,2,3,…,9)。安徽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养老保险支出成本Ca如表4所示。

表4 安徽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养老保险支出 单位:元

对表4进行计算得出:2010~2018年,安徽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养老保险支出为14 774.23元。

安徽省16个市的人均养老支出计算方法与表4相同,最终得出,安徽省及其16市城镇Ca汇总表如表5所示。

表5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在岗人均养老保险支出 单位:元/人

(2)医疗保险支出成本Cb

本研究按照国家规定测算:J(个人缴纳本人工资额的2%)+K(所在单位缴纳职工工资额的7.5%),计算公式为

其中,J表示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金总额,Ji表示第i年城镇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金总额(i=1,2,3,…,9)。K表示所在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总额,Ki表示第i年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总额(i=1,2,3,…,9)。安徽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医疗保险支出成本Cb如表6所示。

表6 安徽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医疗保险支出 单位:元

对表6进行计算得出:2010~2018年,安徽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医疗保险支出为5 012.69元。

安徽省16个市在岗职工人均医疗保险支出的计算方法与表6相同,最终得出,安徽省及其16个市Cb汇总表如表7所示。

表7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在岗职工人均医疗保险支出 单位:元/人

3.失业保险支出成本Cc

本研究失业保险支出成本按照2017年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执行:安徽省将16个市的失业保险金划分为三个标准,如表8所示。

表8 安徽省各市失业保险金 单位:元/人

安徽全省按平均数计算得出:安徽省城镇失业支出成本Cc为1 236元。

(二)私人成本CY

1.城市生活成本C3

这部分成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T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Ti表示第i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i=1,2,3,…,9)。U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Ui表示第i年农村人均消费支出(i=1,2,3,…,9)。安徽省农民工城市生活成本C3如表9所示。

表9 安徽省城乡人均消费差距 单位:元

对表9进行计算知:2010~2018年,安徽省城乡人均消费差距是8 873元。

安徽省16个市的人均城乡消费差距的计算方法与表9相同,最终得出,安徽省及其16个市C3汇总表如表10所示。

表10 安徽省及其16个市人均城乡消费差距 单位:元

2.住房成本C4

这部分成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V表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Vi表示第i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i=1,2,3,…,9)。Z表示单位住宅销售金额,Zi表示第i年单位住宅销售金额(i=1,2,3,…,9)。安徽省城镇人均住房成本C4如表11所示。

表11 安徽省城镇人均住房成本

安徽省16个市城镇人均住房成本的计算方法与表11相同,最终得出,安徽省及16个市C4汇总表如表12所示。

表12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城镇人均住房成本 单位:元/人

3.教育成本C5

由于实施9年义务制教育,国家已出台相关文件,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可以就近上学,不需缴纳学费,其费用由政府投入,故本研究不包括这部分成本。高中阶段是按照中考成绩高低选校,大学阶段是按照高考成绩高低选校,农村和城镇都一样,本研究也不包括这部分成本。很多研究把农民工子女大、中、小学教育成本算在公共成本里,本研究认为,既然城乡都一样,不应把其计算在内。本课题组实际调查了21个乡村,发现农村留守农民子女中小学教育成本有的还高于同村农民工在城里就读的子女,原因是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减少,许多中学和小学不得不合并,校址选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这无形中增加了交通费用。本课题组调查了12个县,发现有5个县仅县城有高中,县以下高中部全部取消。教育成本C5采用城镇居民的人均文教支出,计算公式为

其中,W表示城镇人均文教支出,Wi表示第i年城镇人均文教支出(i=1,2,3,…,9)。安徽省及其16个市的人均文教支出如表13所示。

表13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城镇人均文教支出 单位:元/人

安徽省及16个市人均教育成本C5汇总表如表14所示。

表14 安徽省及其16个市人均文教支出 单位:元/人

续表

4.机会成本C6

农民工机会成本实际就是失去的农村纯收入,如表15所示。计算公式为

其中,X表示农村人均纯收入,Xi表示第i年农村人均纯收入(i=1,2,3,…,9)。

表15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农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人

安徽省及16个市农民工机会成本C6汇总表如表16所示。

表16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人

续表

(3)测算结果

通过对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指标体系,私人成本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计算,得出安徽省及其16个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汇总表如表17所示。

表17 安徽省及其16个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汇总表 单位:元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 安徽省及其16个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 单位:元/人

四、结 语

由表18可知,整个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为301 744元,其中,公共成本87 385元,私人成本214 359元;成本最高地区为合肥市,市民化的人均成本为423 097元,其中,公共成本125 729元,私人成本297 368元;其次为马鞍山市,市民化的人均成本为388 126元,其中,公共成本196 568元,私人成本191 558元;第三是芜湖市,市民化的人均成本为382 031元,其中,公共成本141 632元,私人成本240 399元;成本最低地区为宿州市,市民化的人均成本为205 897元,其中,公共成本60 239元,私人成本145 658元。16个市之间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差距较大,从整体看,私人成本都高于公共成本。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约30 000元的平均成本,这对于人均年净收入约10 000元(2010~2018年9年间平均只有9 554元)左右的安徽省普通农民工家庭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为有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当前安徽省每市民化一个农民工,成本需支出的金额为301 744元,排名第一的合肥市更是高达423 097元。在短期内,仅依靠在城市打工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是无法实现的。农民工自身、所在企业、各级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在总成本中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及成本分担范围,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2)建立长效的融资机制筹措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所需的资金

根据本研究测算,2018年,安徽省每个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需要436 457元,全省有1 952.4万农民工,其中留在省内的有523.3万,至少需要22 840亿元,即使每个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支出,每年也需要2 284亿元。这些成本主要由农民工自身、安徽省各级政府、中央政府、农民工所在企业等4个主体分担。加快推进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4个分担主体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融资机制,通过安徽省农民工自身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发债、社会公益组织资助、农民工所在企业逐步提高其工资收入(按时为农民工缴纳与企业城镇职工同等待遇的基本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等措施,积极筹措农民工市民化所需的资金。

(3)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分担住房成本

由上述测算知:安徽省农民工住房成本为193 989元占总成本(301 744元)的比例为64.29%,这是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中最大的部分。通过本课题组的调研发现:安徽省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为单位宿舍、自己租房和乡外从业回家居住等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15.61%、25.05%和12.74%,而选择务工地自购房的农民工仅为3.61%,说明对于农民工来说,在务工地买房十分困难。要想解决广大农民工住房难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惠及大多数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收支情况、自身条件、实际需求,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4)逐步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中公共成本大部分由政府承担。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机构,政府不仅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直接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同时也可以通过制定和改革相关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间接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部分,如加快就业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从而为广大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经济支持和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汇总表市民化医疗保险
2022年7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6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3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19年河南省水土流失治理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