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化

  • 婚嫁、子女教育、代际支持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代际支持促进了市民化,论文期望通过调查分析来认识。1 文献简述以下从子女教育、婚嫁、代际支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简述。1.1 农民工市民化2002 年,有学者初次提到农民市民化问题,指出“解决中国农民的根本出路,是乡下人变城里人,农民变市民”[1]。一般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即农民工像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工作和交往,以及享有城镇居民的福利和社保[2]。社会互动、身份认同等社会资本,以及劳动合同、非农就业、医保、养老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都对农民工市民化有显著正影响

    池州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9-22

  •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
    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仍迫在眉睫。国内学者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对于现有的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测度研究发现,王桂新[1]等以上海为例,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认为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张斐[2]等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次设定为经济、社会、心理这三个维度,采用综合指标法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处

    公关世界 2023年5期2023-04-10

  • 构建新时代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贯穿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镇化。〔1〕推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当前,受个体能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总体不高,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还有差距,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距离。明晰农民工市民化质量的内涵,构建农民工市民化质量观测体系,妥善处理好

    学术界 2022年12期2023-01-13

  • 就地还是异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地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空间载体,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更多的地区选择。以往研究认为,农业转移人口终结候鸟型的生活存在“落地生根市民化模式”和“返归乡村的还乡模式”。如今,在这两种模式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模式,即由于农业转移人口往往对其家乡小城镇存在地方依恋[2],且当农业转移人口在异地打拼的城市所获得的生活条件没有达到心中预期,而家乡小城镇却存在更好的发展机会,其务工期间所积攒的资金、经验技术也能在家乡小城镇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时,其往往选择返回到户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6-28

  • 城市异质影响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基于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和HLM模型的测度与分析
    容提要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 和HLM 模型测度并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城市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低,仅为46.05%。在需求侧,提升教育程度、参加技能培训、改善居住环境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在供给侧,教育程度高、进入城市早、省内迁移、具有相对固定居所和基本社会保障的农民工市民化供给更强。第二,我国农民工市

    浙江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0-13

  • 就业可持续性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基于福建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镇化是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能反映城市的生活质量,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健康城市化的重要内容[1]。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1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77%,较2018年增长0.84%。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依然庞大。农民工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是工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当前中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远高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9-04

  • 中央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300亿元
    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00亿元,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合理分配资金,重点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倾斜,向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突出问题的地区倾斜,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据介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是由省以上财政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奖励资金,目的是增强省以下各级政府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推动落实中央制定的“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5期2019-09-10

  • 工会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了工会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和意愿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工会通过会员效应和溢出效应,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第二,工会可以通过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其市民化意愿。第三,会员效应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更显著,因此,农民工加入工会对其实现市民化更有利。关键词:工会;市民化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民工自身户籍属性等原因,劳动待遇不高,弱化了其市民化能力,抑制了其市民化意愿(李练军,2015)。那么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就成为推进其市民化的关键。工会作为劳动者权益的维护

    财讯 2019年24期2019-09-03

  •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要:农民工作为市民化的主体,其在主观上是否具有市民化意愿,对于顺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心理因素和流动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后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呈现出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区域特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在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流动特征层面上呈现出区域差异

    行政与法 2019年5期2019-06-09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述评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转移人口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加强了对其市民化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障碍、测度及对策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2-18

  • ◆中央财政下达300亿元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00亿元,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财政部表示,地方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合理分配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重点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倾斜,向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突出问题的地区倾斜,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9期2019-01-14

  • “离乡不离土”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流转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角度的分析
    过程称为农民工市民化,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将逐渐拥有与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劳工福利、子女上学条件等身份性福利,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利益,促使有条件的农民工转换为市民。那么,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土地流转会产生怎样影响呢?有学者指出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对土地流转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但又有学者认为土地流转前后农民的纯收入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土地流转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6期2018-08-28

  •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万燕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亿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是大势所趋。近几年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对农民工市民亿展开了大量研究。理论上,大量学者从市民亿的定义、问题、阻碍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实践中,国家、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市民化。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现状,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大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定性研究包括农民工市民化概念和理论,进程和障碍,定量研究包括意愿及途径和成本研究的综述。农民工 市民化

    财讯 2018年22期2018-05-14

  • 国内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分析
    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农民工成为历史”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要求,建立政府财政合理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机制。2016年国家发改委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工作是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其市民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一、近年来国内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热点问题1.农民工市民化基本范式研究(1) 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及研究意义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2-24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和改善市民化现状。21世纪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开始兴起,并迅速成为“三农”问题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中国知网中,以篇名包含“农民工市民化”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相关文献数量分别达到6341篇和2094篇。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动态前沿有更准确把握,同时也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农业

    农业经济 2018年4期2018-01-23

  • 广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和分担机制研究
    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和分担机制研究蔡炉明, 何玲玲(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点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市民化成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界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内涵,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的计量模型,对广西区内整体和具体地市的市民化成本进行测算。针对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促进广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28

  • 滨海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滨海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文/杜洪策 赵 蕊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关键要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查结果表明,近七成被访农民工愿意市民化,其中女性农民工、高学历农民工、已婚农民工、拥有高层次职业技术证书的农民工、年长的农民工、在农村没有集体收入分配权益的农民工、在城镇居住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农民工、收入较高的农民工、经常来往朋友多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高。Boosting分类模型结果显示,未随迁家庭成员人数、受教育水平、定居障碍、较好的就业状况、

    天津经济 2017年7期2017-08-10

  •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陆铭,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尽快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人口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关键,也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相应政策推进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行动迟缓,他们认为赋予农民工市民化待遇将让地方财政背上巨大的财政包袱,并且短期看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大量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测算的研究,似乎也在佐证这种观点。不少研究认为,当前

    中州建设 2017年6期2017-07-12

  • 信息甄别、户改设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朱云章,张鑫林(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47102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需要通过机制设计引导其合理流动。借用合同理论对差别化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设计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具有对异质性农业转移人口个体进行甄别、筛选的功能。差别化户改政策作为实现有序市民化的有效手段,必须以扭曲低市民化意愿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为代价。以差别化落户政策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二维路径”有可能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二元分割。信息甄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5-16

  •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8.84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全部用于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引导和鼓勵各地加快“三个市民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日前,此项奖励资金已全部下达相关市。对这项奖励资金,山东省财政主要依据各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任务完成情况、户籍城镇化率等因素,按统一公式计算分配。“三个市民化”进展越快、城镇化质量越高的地区,得到的省级奖励越多。同时,根据各市2015年度新型城镇化工作

    农村百事通 2017年5期2017-03-27

  •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尽快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人口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关键,也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相应政策推进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行动迟缓,他们认为赋予农民工市民化待遇将让地方财政背上巨大的财政包袱,并且短期看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大量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测算的研究,似乎也在佐证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当前实施市民化政策的成本被严重高估。“在估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同时,应当考虑市民化带来的经济收益。”陆铭认为,事实上,农民工市民化对城市发展乃至城市税收的贡

    决策探索 2017年5期2017-03-24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汤夺先,张 丽(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出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市民化现状、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认为现有研究成果存在视角单一、研究方法选择片面、研究内容不全面等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研究视角的多元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研究内容的全面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回顾;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07

  • 山东农民进城落户不得强制退“三权”
    外来务工的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原有的居民市民化、其他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明显加快。山东省要求,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不能强行要求其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转让三项权益作为落户条件。对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业转移人口,继续享有以土地为发放依据的农业补贴,消除进城落户农民的后顾之忧。山东省将强化财政激励措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三个市民化”,包括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村百事通 2016年22期2016-12-17

  •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
    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文/王桂新 胡健城市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国情条件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的“人户分离”的城市化人口,具体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迁移流动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城市化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成为农民工;第二个阶段是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转为城市居民,即农民工市民化。由于受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还基本上处于仅转变为农民工的第一阶段。由于长

    社会观察 2016年1期2016-11-26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范洋洋a, 刘兆延a, 张淑华b(沈阳师范大学 a. 教育科学学院, b.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34)通过对以往市民化研究的解读,分析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构建两水平HLM模型,分析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6%,其中8.54%是由个体层面因素引起;25.65%是由组织层面因素引起。组织层面的劳动合同因素对新生代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1-18

  • 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
    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伍雪媚,李学坤,李鹤,宗玉萍,李彦蓉,李萍,姜明慧(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测算,通过分析认为应当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并提出一些建议.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成本分担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已成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0-10

  • 内蒙古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
    )内蒙古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李鹤,李学坤,张榆琴(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内蒙古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农民工人数较多,农民工问题也较为突出。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了更加具体细致的测算,并通过数量分析,提出内蒙古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和资金筹集渠道,为城市化的推进提供重要依据。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成本分担一、构建背景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过大,市民化成本

    当代经济 2016年20期2016-09-29

  • 建立农业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镇化核心是人的市民化市民化的关键是进城农民落户城镇所需要的成本应有相应的承担主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的成本,可分为公共成本和个人成本。在两类成本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承担公共成本,农业转移人口应承担个人成本。在公共成本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在城镇化中应科学、合理划分相应的支出责任,建立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一是要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把农业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落到实处。为了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地解决社

    人民周刊 2016年10期2016-06-02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刘 浩a,于淑俐b(山东工商学院a.金融学院;b.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学术界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界定、制度障碍、实证研究和改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还未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经济增长、新型工业化的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的、细致的探讨。通过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的综述与展望,以期能构建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理论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4-11

  • 资本赋予、能力再造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探索——《资本要素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再造机理研究》书评
    力再造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探索——《资本要素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再造机理研究》书评吕新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资本要素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再造机理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对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命题的深入思考。该书逻辑结构严密,研究视角新颖、内容体系完整、论证论述有力。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手段,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权利资本等资本要素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形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5期2016-04-02

  •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陕西5 市的调查
    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既定目标和任务。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判断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的基础[1],关系着政策制定的导向[2]。对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客观分析和评估,是确保市民化路径切实可行的重要前提[3-4]。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刘传江和程建林[5]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为50.23%。王桂新等[6]对上海农民工和本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测算,表明上海农民工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年5期2015-12-18

  • 云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机制研究
    )云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机制研究李长生1,李学坤2*,戴 波3,张榆琴2,李青芮4(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3.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云南昆明650201;4.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推动云南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难点在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解决好转型期的各种成本问题。云南农民工数量相对庞大,对云南农民工的成本测算和分担机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6期2015-05-18

  • 基于实证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 新生代农民工概述所谓新生代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农村80、90后的劳动力,也可以称为第二代农民工。与以往劳动力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受到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城市中去打工,所以对农村、农业以及农民都不太熟悉。但是,他们都渴望着融进城市,享受现代城市中的文明。新生代的农民工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其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大多以城市为核心,更加希望自身是依靠智力而非体力在城市中生活。新生代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2015-03-17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博弈分析
    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博弈分析马卫东1,张一丹2(1.宿迁学院 商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2.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农民工新型市民化进程需要突破“显性屏障”和“隐性阻隔”等双重阻隔,需要从农民工的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两个阶段分析市民化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行为博弈,以贯通农民工新型市民化之通道。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影响两阶段最优策略选择的控制性策略,研究发现,农民工新型市民化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3-06

  • 基于供求分析的农民工市民化
    求分析的农民工市民化郑 峰,陈学云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由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共同创造,市民化供给包括基础设施和制度的供给。农民工市民化比例(市民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它取决于市民化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受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影响。做新市民还是做新型农民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收益分析。城市政府、市民、企业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上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它们共同决定市民化的政策取向。通过市民化供求分析,发现市民化的均衡点是存在的,而且,中央政府的政策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9-12

  • 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阶段,即农民工市民化却依然困难重重,进程缓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和农民工市民化受阻不能笼统的或主要的归因于农村的推力不足和城市的拉力不足,更深层的应归因于中国城乡二元制度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分割。所谓城乡二元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城乡二元制度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和限制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建立起来的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城乡二元制度既是对身份的认定,更是对利益关系

    统计与决策 2011年22期2011-07-24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与空间分异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今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和农村非农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称谓。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民工阶层内部逐渐发生分化[1],出现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2]、“第二代农民工”[3]或“新生代农民工”[4]阶层。鉴于王春光[2]、刘传江[3]的定义,本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群体。目前中国有1.5亿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60%。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3期20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