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2020-11-09 03:53巩梅
管理学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特征时事热点

巩梅

[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指导大学生塑造起正确的三观思想,并指导他们如何提高自己对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内涵的理解能力、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但相对于枯燥沉闷的课堂活动而言,以爱国主义导向的时事热点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象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生所关注的时事热点都具有敏感性、浅显性、短暂性和引导性等特征,通过这样的时事热点会让学生的思想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相互碰撞和交融,从而更加充分而深刻的体会、感悟到沉重而浓烈的爱国情感。在此,文章就详细论述了时事热点的主要特征,分析了社会时事热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程;时事热点;主要特征;必要性;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树立民族自豪感、爱国意识和远大的理想以及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就是这样一门实践性强、理论性强的课程在大学教学中反响平平,多数大学生对此课程不感兴趣。而通过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他们对当前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热点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度成为他们侃侃而谈的资本。就此教师把握住了这个特点,選择那些蕴含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事热点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对热点的分析和辩论让学生体验并获取了更多新的知识,让自己的思维维度也更加宽广,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事件的某一个层面,久而久之就会构建出更加完善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时事热点的传播速度、覆盖范围以及影响力都非常巨大,各种信息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更需要将时事热点引入到思想政治课程中,推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大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的主要特征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时事热点通常指的是近期发生在国内外的、能够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和评论的社会新闻、社会事件、形势政策等话题。而大学生所关注的时事热点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敏感性

他们关注的热点基本都是从网络上捕捉到的最新信息。比如2020年的新冠病毒肆虐,我国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以及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画面基本也都是从网络上看到的;2020年高考,大雨倾盆之下的考生状态、警察护考举动以及爱心人士给予的帮助也都通过真实的画面和视频予以了广泛的传递,这些都是大学生较为关注的话题,大学生不仅会时刻关注,也会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和社会交流软件进行观点的交流和讨论,关注的话题广泛,产生的观点也多种多样[1]。

(二)浅显性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最不缺的是接受信息的能力,而最缺的则是消化信息的能力,对于信息的真伪判断和求证欲望。因此这种特殊的心理性质决定了大学生们对热点并不会进行深入挖掘与拓展,而是浅尝辄止,但对于涉及到了自己利益的话题则会抓住不放,深入挖掘信息,讲的道理都是有理有据的。比如男生热衷的话题集中在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等方面,而女生则侧重于娱乐新闻、生活民生等方面,大部分都缺乏深入了解热点背后所包涵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的兴趣。

(三)可导性

热点话题之所以称为热点话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能折射出社会不同阶级不同精神需求的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问题所引起的讨论,都是反映出了人们所具备的的价值观碰撞所产生的剧烈冲突。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价值观念,但尚有一定的可塑性,他们在讨论热点问题时往往会被大众观点所引导,极易受到新闻背后各种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比如新冠病毒疫情之下的社会捐赠,社会各界人士、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捐款活动,但有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xx知名企业进行道德绑架,谴责企业不捐款。这个事件曾在当时引导了强烈的反响,该集团最终以捐赠截图堵住了悠悠众口,这场网络风波才算平息。那么学生也会在大众这样的思想影响和引导下“讨伐”企业,丝毫没有去关注该企业对疫情所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二、社会时事热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学生角度分析

思想政治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文明礼仪与道德,随着我们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我们与思想政治课程之间的距离却变得越来越遥远。单从课程属性来讲,大学生是最富有活力的群体,是最有志的青年,他们的意识和思想已经成熟,能自主地判断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并对各种新的、符合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张狂个性特点的思想和文化更加注重,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发展削减了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热爱和认可度。

在他们的眼中,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回放,和对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诠释,是从小学开始就一遍遍强调的理论,是自己的一项学习任务,若是从学生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的成长需求来分析,思想政治课程也反映出了很多真实的社会现象,因此学生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不用偏激的言论和行为去评价和批判它,将自己的情感、思维都回归理性,这种能力和行为将会成为他们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展现大国风采的砝码。基于这几个角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起时事热点,确保学生坚定理想阵地、践行核心价值观[2]。

(二)从教育角度分析

时事热点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知识点也都会辅以时事热点来予以详细的阐述和讲解,从而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和缺陷。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人本发展原则,坚持生活化教学,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要求,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教师在讲课中就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信息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认识自己肩上所承载的使命和重任。其次,思想政治课程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抽象的思想政治课理论与社会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政治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与引导,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现实例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并通过剖析研究社会热点,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社会时事热点和思政工作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策略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更加直接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强烈的爱国之情。若想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一)教学内容要丰富

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的活跃性极强,并且他们热衷于自我表现,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选择他们所热衷的话题。比如分别位于票房第一、第三的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就是两部完全军事题材、反映民族伟大精神的电影。它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容完全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再比如南海争端、钓鱼岛事件、一带一路等这些都蕴含着极其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将它们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会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会刺激他们讨论的欲望和激情,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出更加成熟的理论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比如因钓鱼岛事件,有些公民用偏激的行为来抵制日货,但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师就要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一事件,正确对待中日关系,理性爱国[3]。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一些有关爱国主义方面的时事热点并进行分析,像复工复课、北斗三号卫星的升空等这些都是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强盛的代表话题。然后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热点话题拿到课堂中、发布到网络论坛或者班级微信公众号等,大家一起分析、交流和辩论,最后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制作成PPT,上交给教师,而教师就会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分析、整合,对于观点不全面或者不明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补充、纠正,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时事热点背后的原因与问题,顺利引导学生自我实现感性情绪向理性化的转变,进而重新认识家国情怀。另外,依托两课教育、通识课、选修课等形式,将网络热点事件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实现知识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同时教育、培养大学生甄别网络热点信息真伪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在大一年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摒弃传统的说教形式,以课本为依托,结合当下大学生所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在理论教育的同时,也给大学生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且从老师、长者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加以评述、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要强化

生活即教育,课堂内外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若想让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学会爱国,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内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学校在开展三下乡、助力“访惠聚”、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实践、参观教学基地、考察民生民情、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中,要结合时事政治热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在实践体验中丰富对国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或者在寒暑假时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去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了解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寻访身边的革命先烈的后人,听他们讲讲英雄的故事,或者是走进先烈们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接受革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媒体报道的有关菏泽一党支部书记为烈士寻亲的义举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大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依托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参与到这类活动中,寻找那些埋骨他乡的英雄烈士,送他们“回家”,魂归故里。

四、结语

开展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認真履行青少年一代的崇高责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挖掘和利用有效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时事热点,并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其切实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晚英.利用时事热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科教文汇,2008(27):151.

[2]陈虹.时事政治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89-90.

[3]杨吟碟.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17):16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特征时事热点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浅谈时事热点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东海吕剧
试论28、29、30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冠军队主要特征
探究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
唐宋乐部制度基本属性阐释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时事相结合
浅谈如何更好地进行品德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