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宰相的悲喜剧

2020-11-10 04:41徐孙圣徐盛华
烹调知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胡饼桓温吃货

徐孙圣 徐盛华

今时流行一词,美其名曰“吃货”。何谓“吃货”?大抵指对美食嗜好甚或情有独钟的人。不过,“吃货”这名头,倒也不是今时方才兴起,若翻至古代篇章,却也大有人在,而且,因为嗜好吃喝,古代吃货们人生迭荡起伏。

古人云:“食、色、性也。”现在我们也常说“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享受美食,都是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美食不仅是为了人们果腹而存在,更多的是在犒劳自己的辛苦,慰藉自己的灵魂。但也万不可因为美食,而忽略了规矩,顾此失彼,就得不偿失了。这不,历史上就有一些官员甚至官至宰相,就因为吃相不雅观而酿就了悲剧!

吃货官员不乏其人

古语曰:民以食为天。此言不虚。虽然有名言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然而,无论如何,人生在世,吃喝可以说是第一位。

皇帝自然是吃货。著名的三郎唐玄宗,喜欢用鹿血煎鹿肠吃,此菜名为“热洛河”。唐玄宗的小老婆杨贵妃也是个鼎级吃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的物流系统因为一个美人的舌尖之欲而超负荷运行。有些皇帝比较重口味,例如有“小唐太宗”之称的唐宣宗喜欢吃游牧部落的乳酪饼,美其名曰:“银饼”。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位较有规模级的吃货皇帝,是他发明了“千叟宴”,并开始大摆“满汉全席”。康熙五十二年(1787年)、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举行了两次大规模千叟宴。第一次吃席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10 km。据说,清朝皇帝每顿饭要上108道珍馐名馔,即使皇太后慈禧每顿饭也要上108道菜,有人统计,慈禧每顿饭就需要耗费白银100多两。而慈禧每天要吃两顿这样的正餐,这样算了下来,慈禧也算是顶级吃货,她一天就要吃掉200多两白银,折合现在人民币高达6万元左右!

鉴于文章篇幅所限,重点说说吃货官员的鸡零狗碎。譬如,明朝权相严嵩就是其中一位。

严嵩的名声,在历史上大可三字概括:“糟透了”。尽管名声糟糕,但严嵩相国对于美食追求,却始终是孜孜不倦的。史料里有载,严嵩家中餐具,光筷子数不胜数,而且材质高档,品味高端,金的、银的、象牙的、玳瑁的、玛瑙的、玉石的、乌木的、漆的等等,应有尽有,按现代话讲就是:“若把严大人家用过的筷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七圈”。每逢佳节,严嵩就会邀上一些社会名流,摆上一场豪门盛宴,然后请些文艺圈朋友对府中珍藏进行一番附庸的评点。

有意思的是,如严嵩这样的,在古时各朝各代似乎总能遇见,比如,往前推些年月,北宋年间的权臣蔡京,也可堪称极品。当然,史上对蔡京的评价,同样糟糕。不过,他的“吃货”之路,走的却是丰富多姿。蔡京专属的私家厨房里,光大厨就有数十人,至于服务小妹,更是不计其数,且有明确分工,有专门负责切葱丝的、有专门负责滋润食相的、有专门负责递菜上茶的。但凡受邀参加蔡京府中饭局的,大多享受VIP至尊待遇,史料有载,某位与宴官员一顿饕餮后,回去在“微博”大发感叹:“蔡相霸气,光蟹黄馒头就用钱一千三百贯”。至于蔡京自己的饮食,也颇为讲究,由于偏爱鹌鹑羹,每食一碗,竟要杀鹌鹑数百只,一碗鸡舌汤也要杀掉嫩鸡上千只……。

再往前移,如此奢侈的“吃货”,还有许多。譬如《晋书》就有记载,当时西晋有位高官,叫做王济,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吃货”。某次,当时的皇帝司马炎来王济家做客吃饭。皇帝来了,自然用心点,当然,这对于王济,根本就不是问题。于是,满满一桌佳肴就奉上了,至于装各色食点的器皿,也颇为考究,均是金雕玉砌。司马炎本身对饮食也颇为讲究,尝过之后,大加赞赏,又以席间蒸肫瓦罐味道尤美,于是问道,此菜系何法蒸之?王济呵呵一笑,道,这只是家常便饭,用人乳蒸的。可以看出,古代的“吃货”大多是高官,他们饮食之法,大多奢侈无度。

常言道:上行而下效。皇帝和高官吃喝上奢侈无度,自然影响到下属官员。譬如,魏晋大吃货罗友就是其中一位。

《世说新语》记载,魏晋时,有位著名吃货叫罗友。罗友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吃饱吃好就成了他一辈子的孜孜追求。

那时,大户人家经常会在祠堂摆祭品祭祀祖先,祭祖仪式结束后,會把祭品分发给众人。罗友打听到哪家准备祭祖,就会赶过去打秋风。一次,因为去得太早,祠堂还没开门,他就守在祠堂门口等。主人家出来迎神时看到他,就问:“小罗,这大清早的你候在这干嘛?”罗友大大方方地回道:“喔,我听说你家祭祀,就想来讨点好吃的,打打牙祭。”说完就往门后一站,耐心等到祭祀结束,上去就吃,吃饱一抹嘴,拍拍屁股就走人。碰上十里八乡有办红白喜事的,罗友更是从无遗漏地主动出席,当然,以他的家庭条件没有也不会随礼的。

桓温任荆州刺史时,罗友在他手下当从事。尽管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罗友依然不改吃货本色,逮着谁就在谁家蹭饭,一点都不嫌贫爱富。对于这点,桓温看不过眼,就训他说:“你个没用的东西,整天到处骗吃骗喝。想吃白食咋不来找我?”罗友挺有性格,一翻白眼傲娇地说:“嗯哼,找你蹭饭吃?那还不得吃了今天愁明天。”桓温大笑,也不计较他的冒犯。

一次,桓温摆宴为车骑将军王洽送行。按照罗友的官职级别,本来没资格参加此类饭局,但罗友不请自来,说有要事要向桓温汇报。桓温就让人给他安排座位,边吃边聊。罗友一屁股坐下后,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满足味蕾,旁若无人地挥箸如飞,大享饕餮盛宴。酒足饭饱后,罗友正准备闪人,桓温一眼瞧见了,就招呼他:“哎哎,罗从事。”罗友停步,一脸迷惑:“嘛事?”桓温一脸郁闷地说:“是你嘛事才对,刚才不是你火急火燎地说找我汇报工作吗,怎么还没说就要走了?”

当众被领导拆穿谎言,按说也够尴尬的了,但吃货的世界,远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就看罗友脸不红心不跳,摩挲摩挲撑得滚圆的肚子,冲着桓温一拱手,很老实地说:“我听说白羊肉味美无比,但这辈子还从没有吃过。这不,听说领导给王将军设宴饯行,席上有传说中的白羊肉,就特地过来尝尝是嘛味的咯。其实我没啥事,现在我已吃饱,就先告辞了。各位慢用。”说完,溜溜达达就走了。罗友为了混吃混喝脸皮真够厚的,桓温也拿他没办法,一笑了之。

魏晋时期,名人雅士灿若群星,然而能入围《世说新语》扬名后世的并不算多。作为名不见正史的小人物,罗友竟以“吃”而占据“任诞”篇的两个词条,也算为吃货们“长脸”了。

因为官场吃喝成风,导致一些官员吃喝上口味变得刁钻古怪。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将军,史上没有记载他的尊姓大名,但记载了他吃货的行径。这位将军以美食家的眼光看待天下万物,他认为,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吃的,“每说无物不堪吃”。他自己开饭馆膳堂,什么都可以用来做菜。烹饪原料多元化的程度,足以让人咋舌:居然能将马鞍下面的旧垫子,还有用过的箭壶,修理一番,加工一番,放到厨房里倒腾一番居然成了美食,还挺可口的,“修理食之,其味甚佳”。据说马鞍垫子在那时叫“障泥”,还有箭壶,都是熊皮和鹿皮做的,味道想必比明胶味道还好。这是来自《酉阳杂俎》的美食案例,绝非笔者的杜撰。

吃货宰相的悲喜剧

古人云:“食、色、性也。”现在我们也常说“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享受美食,都是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美食不仅是为了人们果腹而存在,更多的是在犒劳自己的辛苦,慰藉自己的灵魂。但也万不可因为美食,而忽略了规矩,顾此失彼,就得不偿失了。这不,历史上就有一些官员甚至官至宰相,就因为吃相不雅观而酿就了悲剧!

惊:宰相吃货因路边吃饼险被断送仕途前程

让我们来到公元8世纪70年代的长安城,五鼓时分,即拂晓4点左右,唐朝的天空还连蒙蒙亮都说不上,街道上冷空气弥漫,国相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在唐朝做中央干部不容易,4点就洗刷结束,去朝廷值班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朦胧,味觉却不朦胧,什么香味?是街道边的饼店飘出来的香味,那种饼,叫胡饼,西域传过来的,且闻那香味,“势气腾辉”,热腾腾,香喷喷。

就这样,堂堂内阁总理被街边的胡饼吸住了,哈喇子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见胡饼在前边。自己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车去买,唐朝那时代官吏平民有别,不可能像奥巴马总统那样亲自去打包买广东美食,也不可能像日本首相安倍随随便便到街头去吃日本料理或日本鱼翅……于是,这位宰相大人便吩咐生活秘书下车去买了几个,刚刚出烤炉的饼,炙手可热,就跟刘国相当时的权势一样,刘晏不敢裸手拿,就用袖子包起来,就着啃,也不顾大唐中央干部的面子,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乐呵呵地对一起等着去上朝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到底这胡饼怎么个好吃法,让堂堂国相不顾脸面而被人视为“吃相难看”呢?翻阅《唐语林》,有豪华版胡饼的生动记载,请吃货们务必忍住口水,看下面的记录。用羊肉500 g,一层一层铺在和好的麦粉当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饼的隔层中夹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巨无霸饼,然后放入火炉中烤,烤到五成熟的时候就取出来吃。麦香、羊肉香、酥油香、椒香和豆豉香,香味喷薄而出,满街生香,人们的味蕾无不为之倾倒,其誘惑和魅力强大得连一代国相也招架不住……

这则美食故事来自唐朝韦绚写的一部谈话记录《刘宾客嘉话录》,据说这些故事情节可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亲笔记录的。刘禹锡也是有身份的人,应该是可信的。而且从人之初,性本“馋”的天性去推测,应该八九不离十。

然而,过了美食瘾之后,堂堂国相转而心惊胆颤起来。为什么?因为,在唐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朝廷对公务员风纪要求较严格,不能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官员不可以在街头闹市随便入市就餐,更不能随便到街边买零食。因此,堂堂国相不但不顾大唐中央干部的面子街头随便买酥饼,还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和油腻大快朵颐,这成何体统!于是乎,刘国相便害怕被人告发,整天胆颤心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所幸刘国相夹着尾巴做人没有被人告发,只是再也不敢随便到街头购买香饼特别是在街头大嚼特嚼美味佳肴了。因为按照唐朝的律例,官员的风纪仪表要求颇严,稍不留神,被人告发,轻则降级免掉官职,重则坐牢甚至杀头。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胡饼桓温吃货
胡饼、麻饼与烧饼
别让钱卷走快乐
有一种病叫“吃货症”
“吃货”的奖赏
“吃货”的奖赏
两种绝症
吃货笑点多
桓温是个好领导
大笔如椽
中秋佳节话“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