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成全国养老“新风向”

2020-11-13 08:24
人人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朝阳区照料驿站

本刊记者 乔 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国家大力倡导的“9073”养老体系(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专业”及社会养老的“不及时”。

在这一政策背景的引导下,我国涌现出大批依托于社区建设的介护型养老设施。这类“家门口的养老院”向上结合了医疗及护理服务,向下结合了社区及居家养老的生活支援服务,从而解决了我国97%的老人的养老问题,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朝阳区是北京市人口最多的区,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城区。在十三五期间,朝阳区深化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朝阳养老服务发展。

智能化设备运用更加方便快捷

在居家养老方面,朝阳区建立了统一开放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网归集”“一网覆盖”“一网查询”“一网共享”“一网展现”,实现对户籍老年人基本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数字化监管。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为超2 万名高龄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智慧养老服务终端,满足老年人远程健康监护、紧急援助、居家安防等服务需求;并将养老照料中心、驿站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支持养老机构开展上门服务,试点期间累计提供37.91 万人次助餐、助医、助浴、短期照料、精神关怀等居家服务。

朝阳区试点推进物业+养老服务、老年宜居环境、区域养老联合体建设,探索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以酒仙桥街道为试点,依托专业机构,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家庭养老照护床位45 张,项目经验已在市级、区级层面予以推广;还探索推行“无接触式”养老服务,采取“互联网+护理服务”以及“点对点”“无接触式配送”等志愿服务,建立各类“无接触自提点”1126 个,依托智慧养老服务终端,实施急救服务180 多次、健康咨询1.88 万人次。

就近养老“医养结合”显优势

同时,朝阳区还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包括:

1.创新建立了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2.进一步织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新增16 家照料中心、30 家驿站,已有39 家投入运营;

3.通过强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文化、助残、餐饮等设施的助老服务功能,新增养老助餐服务中心10 家,重点加强了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建设,支持新增养老服务机构的60%位于农村地区;

4.截至目前,朝阳区共建成普通养老机构27 家、养老照料中心50 家、社区养老驿站172 家、养老助餐服务中心22 家、提供助老服务的温馨家园53 家、养老服务商1000 余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床位数量居北京首位。

“医养结合”是朝阳区养老工作的一大亮点

1.统筹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安宁疗护试点、北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2.首创“驿站内设护理站”模式;

3.成立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全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开展临时托养服务的驿站;

4.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率、绿色通道签约率10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1.22%;

5.持续探索开展整合照料、失智照护、康复技术服务等试点,采取对照试验方式对500 名高龄老人提供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管理、身心功能康复、专业护理等服务。

社区养老“组合拳”

朝阳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成立改革试点专项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形成由民政部门牵头、17 个委办局共同参与、举全区之力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同时,不断探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和巡视探访工作机制,全区18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170 名百岁老年人享受特殊优待服务,6439 名老年人享受护理补贴,1.8 万余人享受失能护理补贴,11 万余人享受高龄津贴。近两年来累计为居家老年人开展助餐、助医、助浴、助洁等上门服务139.71 万人次,满意度达98%。

同时,探索建立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在全市扩大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建设试点,首创“驿站内设护理站”模式,创新成立老年用品展示中心、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绿色通道签约率实现100%。着力破解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难题,将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纳入社区治理体系,为老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并试点推进“物业+ 养老”服务、老年宜居环境、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区域养老联合体建设。

猜你喜欢
朝阳区照料驿站
心智教育 筑梦成长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简介
朝阳区成立街道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疫情防控 朝阳区各级工会组织在行动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