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2020-11-13 03:38李曼杨俊清任静石锋张少应
微型电脑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向互动数据结构应用型本科院校

李曼 杨俊清 任静 石锋 张少应

摘要:针对目前“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提出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案。以陕西省第二届微课竞赛获奖作品为例,分析数据结构中“栈的应用”中的主要知识点、教学设计及授课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案的实施可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esignandApplicationofMicrocourseinDataStructureCourse

LIMan,YANGJunqing,RENJing,SHIFeng,ZHANGShaoying

(InstituteofComputer,XianAeronauticalUniversity,Xian710077,China)

Abstract:Inviewoftheexistingproblemsintheteachingofdatastructure,theteachingobjectivesandteachingobjectsofdatastructurein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areanalyzed.Thispaperputsforwardateachingreformplanfromthreeaspects:teachingcontentorganization,instructionaldesignandteachingmethods.TakingawardwinningworksoftheSecondMicroClassCompetitioninShanxiProvinceasanexample,thispaperanalyzesthemainknowledgepoints,teachingdesignandteachingeffectof“ApplicationofStack”indatastructure.Teachingpracticeshowsthattheimplementationofthisschemecanachieveobviousteachingeffect.

Keywords:microcourse;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teachingreform;interactiveteaching

0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存储结构和算法[1],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好该课程,对于学习其它课程、考研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至关重要。因此,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按照“全面建设合格课程,重点建设学院重点课程,创建学院优质课程”的建设思路,加强课程建设[2],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针对目前“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案。以陜西省第二届微课竞赛获奖作品为例,分析数据结构中“栈的应用”中的主要知识点、教学设计及授课效果。

1“数据结构”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知道“数据结构”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理解算法在数据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数据结构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数据结构的理论实质内涵;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算法实现的基本方法。

“数据结构”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此类学生在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再学习“数据结构”课程,就具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3],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数据结构”中算法的实现思想和实现过程。

课程开设前,召开教学联系会,通过和学生互动交流,发现学生对基本语法、基本概念、算法实现的掌握情况,如单个知识点掌握较好,但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2“数据结构”的教学组织与微课举例

“数据结构”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贯穿“数据结构”的命脉是存储结构和算法描述,每个章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为“数据结构”课程制作SPOC平台,通过课程建设,将课程视频、课件、大纲、评论、问答、辅助教学资源等上传至平台,学生可通过帐号进行学习。根据课程内容,召开相关见面会、团队成员集体进行微课设计,包括字幕配音稿,音乐,素材,相关图片,拍摄模式(外景拍摄模式十扣像模式+背景虚化模式)等构成。本课程每周4课时,共64课时,录制视频时每个知识点大概1015分钟,涵盖全部章节的主要内容。

线性结构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其中,线性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线性结构,掌握线性结构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有助于栈、队列和数组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将线性表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它为主线带动其它章节的教学。在教学中,要重点分析其本质,内在区别和联系。

以陕西省第二届微课竞赛获奖作品为例,分析数据结构中“栈的应用”等主要知识点。栈是限定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特点是“后进先出”。本微课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PPT、flash动画和算法演示系统辅助教学,采用“问题链式”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层层递进,与学生双向互动,依次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栈的出栈序列如何求解?

2、中缀表达式求值如何通过堆栈来实现?

3、后缀表达式求值如何通过堆栈来实现?

最后用所学知识成功解决开篇提出的问题,为课程的学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本微课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栈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掌握用堆栈进行中缀表达式求值的实现方法和算法思想。

3、学生掌握用堆栈进行后缀表达式求值的实现方法和基本步骤。

重点内容是栈的特点和栈的应用。难点是中缀表达式求值和后缀表达式求值。

3“数据结构”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

3.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一般采用“问题链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4]、研讨式及案例式教学[5]等多种教学方式。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层次性,逻辑性很强的特点,老师主要采用“问题链式”教学法,并通过flash动画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主要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进行学习。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一般模式是首先通过引入,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等,以此类推,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问题链。“问题链式”教学法,本质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针对数据结构教学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算法复杂等特点,进行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采用算法演示系统与C语言环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算法演示系统可以动态地演示数据结构算法执行过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研讨、师生互动等,尤其是通过观看演示模式,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媒体使用方面,重点研究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6],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形象、直观等优势,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突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演示,对抽象的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3.2微课教学设计

下面以1015分钟的微课获奖作品“栈的应用”为例,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第一步3分钟回顾栈的定义和特点,采用“问题链式”教学法,通过举例、flash动画等教学辅助手段,讲解栈的出栈序列如何求解?老师讲解,采取提问,举例等方式,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

1、提出问题“栈的出栈序列如何求解?”

2、通过flah动画演示出栈序列,师生双向互动。

3、解决问题。

第二步7分钟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链式”教学法,并通过重点讲解、算法演示系统、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学生先期了解的栈的知识为切入点,讲解中缀表达式求值如何通过堆栈来实现?老师讲解,采取提问,舉例等方式,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

1、首先提出问题“中缀表达式求值如何通过堆栈来实现?”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重点讲解用堆栈进行中缀表达式求值的实现方法、算符之间的优先关系以及算法思想。

3、通过算法演示系统演示求解过程,师生互动。

4、最后得到结论。

第三步2分钟进行本次课的小结首先进行本次课的小结,然后思考用栈如何将中缀表达式转为后缀表达式?

作业1分钟思考题:用栈如何将中缀表达式转为后缀表达式?

学习资料:Ppt、flash动画、教案、教材等资料。

总结分析1分钟通过本次教学,采取提问,举例、flash动画、算法演示系统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了解栈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用堆栈进行中缀表达式求值的实现方法和算法思想;熟悉算符间优先关系。

3.3微课的教学效果

通过“栈的应用”微课课程,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入地了解栈的定义和特点;熟练掌握用堆栈进行中缀表达式求值的实现方法和算法思想;熟悉并掌握算符间优先关系,提供给学生一些思考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效果良好,表达式求值问题引入,如图1所示。

“数据结构”微课的应用,在教学中着眼学生数据结构知识能力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采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老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课程教学中结合各种可行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在微课教学中,重点研究“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本课程现在所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采用微课的授课方式、“问题链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研讨式及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的教学,效果良好,作者所讲授“栈的应用”作品获得陕西省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微课小结如图2所示。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教材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掌握主要知识点。

4总结

由于“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也是大多数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因此,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还要从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大多数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结合陕西省获奖作品“栈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进行微课课程及教学改革的方案,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自学指导,课外训练、实践实验技能训练”三大课外自主学习体系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艳明,桂忠艳,孙尧.结合微课的KM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7):13.

[2]董彦非,李继广,屈高敏.应用型本科院校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途径探索[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9,37(3):8487.

[3]张艳明,桂忠艳,李力恒.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2):2123.

[4]彭琼,彭浩,刘雯萱.基于微课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2):810.

[5]蒋翠玲,万永菁,袁伟娜.基于微课与CDIO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761.

[6]付向艳,蒲伟华,郭莹莹.基于雨课堂的《数据结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天地,2018(5):223224.

(收稿日期:2019.08.15)

猜你喜欢
双向互动数据结构应用型本科院校
数据结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重典型应用,明结构关系
现代职教视野下整合家庭资源育人的策略研究
浅谈英语中考备考策略
当代家族与村民委员会的双向互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