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融媒体形势 提升主持人素养

2020-11-14 19:34
声屏世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南昌电视节目传统媒体

时下,媒体行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到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再到现在的媒体融合,新闻工作者感觉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当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新名词、新思维、新模式的时候,显得有些许茫然。毕竟,带着固有的传统媒体的采编播思维,要做一次与新媒体“融合”的跨越,确有困难。然而,这已不容得我们去停滞,唯有勤学常思,了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共性与差异,分析其中的内在必然性,才能跟紧时代的媒体新节奏。

融媒体形势下电视生态圈的格局变化

在融媒体的语境下,电视生态圈的格局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传播形态的变化、受众角色的转换、评估标准的不同三个方面。

传播形态的变化。在融媒体的语境下,电视媒体已不能独善其身。为应对挑战,国家和地方的电视媒体早在多年前已经开始进入网络领域,与多样化的新媒体电视形态开始了融合与对接。在电视方面,传统电视以网络媒体为信息载体,并与网络媒体相融合,催生出了新的电视传播形态。目前形成的电视传播形态主要包括传统传播、网络电视、IPTV。传播形态的多样化改变了传统媒体“只读、只听、只看”的属性,让用户参与到媒体的架构之中。例如,南昌广播电视台线上APP平台“掌上南昌”,以南昌广播电视台为依托,集直播、上传、搜索于一体,成为以南昌本市新闻为主体,辐射全网域的综合网络视频公共平台。该平台集合了网络和电视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南昌广播电视台及全国各台已播出过的广播电视节目、文字新闻、图片等信息都经过网络化的改造集于了这个载体。如笔者所参与播报的节目《每日新闻》《新闻说报》,在掌上南昌的首页就专门设置了链接,受众可根据自己的收视需要,随时点播。点播形式由最初的线性点播,变成了非线性点播,即想看哪段就点哪段,呈现碎片化的收视习惯。这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状态下,完全符合受众的收视需求,最大限度满足用户。

受众角色的转换。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几乎覆盖了整个媒介受众市场,再加上对信息来源的垄断,传统媒体可以轻松实现“点对面”的传播,无需考虑受众个性化需求。如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所构建的媒介生态发生了改变。观众也从被动收看的“受众”变成主动选择的“用户”,电视媒体开始提升对用户概念的认识,电视媒体自身从信息传播者向服务者转变。随着受众接受信息需求增大,受众更倾向于传受之间的双向互动,更需要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行使支配权,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由一定组织和机构来设置议程内容,观众从被动接受到逐渐参与到节目中,并与节目实现互动,电视节目也逐渐走向平民化、生活化。

评估标准的不同。电视收视率一直以来是评估电视节目的重要指标,它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的人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的比例。收视率占据多大权重决定了人们如何在节目与收视、广告以及品牌之间做好平衡和取舍。这是因为科学的节目综合评价标准和体系离不开收视率。电视收视率的测量要经过抽样调查、建立固定样组、测量、统计和数据处理这一系列过程。随着融媒体趋势发展,更多一部分年轻受众受时间、地点以及自由度影响转而在电脑、手机等网络新媒体上观看,多样观看方式也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混合了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形成复合式传播。

为了更好掌握视网融合后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对电视节目的观点和意见,新的评估体系应运而生——电视节目网络人气指数体系(IPI)。这个体系是对电视节目网络舆论状况的评估,包括频道、栏目、电视剧、主持人、舆论话题等多个单体指数,每个单体指数均由网络关注度与网络评价度构成,并涵盖新闻、论坛、博客、视频、Wiki等多种载体。网络关注度包括媒体关注度和网民关注度两方面,并细分为参与度和波及度;网络评价度分为媒体评价度和网民评价度。这个体系的优点在于通过全面收集观众意见数据,精细的计算、多维的视角对受众反馈进行更深层的解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融媒体语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提升路径

作为节目主持人,对于融媒体的渗入,笔者从自身的工作中进行总结。

业务结构全面化。大家对播音员主持人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信息的传递者,要求准确流利地传递信息,完成从信息生产到信息消费这一传播链条当中的中间环节。然而,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主持人仅充当中介环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参与到整个事件的采访报道中去,并参与整个节目的策划、编辑和播出当中去。因此,这就对主持人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融媒时代,主持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靠什么立足?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同质资源的差异化报道,从角度的探索、深度的挖掘、广度的拓宽等方面寻求新的信息资源增点;另一方面,加大评论力度,让主持人代表媒体立场,表明己方观点,因为在数字媒体时代观点致胜。融媒时代众声喧哗,人们渴望在海量信息中听到具有公信力和新闻良心的评论。而这两点也是一名主持人在确立个人风格过程中,必备之条件。

主持风格品牌化。在我国,借鉴西方国家明星制最成功的是凤凰卫视凤凰卫视以“三名”战略(名主持·名评论员·名记者),把主持人的面孔塑造成活品牌:吴小莉与《小莉看时事》、窦文涛《锵锵三人行》闾丘露薇与一系列现场报道无不体现了这种电视明星与名专栏之间的对应关系。央视的价值观念和新闻理念这些年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打造了一批“品牌”主持人,开始了明星主持人的尝试。首先是开始用主持人命名栏目,打造个性化的节目品牌,如《小崔说事》《小丫跑“两会”》等;其次在央视官网上为名主持人设立个人博客,启用主持人为频道和栏目拍摄广告,这既提升主持人的品牌效应,又对栏目的推介起了作用。在这样的动作下,央视产生了一批深受百姓喜爱的主持人。而笔者所在的南昌广播电视台《新闻说报》节目,也以同样的节目形态推出了《亦楠有话说》节目板块,以每天一个信息政策资讯,解答群众的问题和诉求。而“亦楠”也在每天各个职能部门的奔忙中,得到了南昌百姓的广泛赞誉。

加强新媒体素养。多媒体融合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所要求的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必须立足多媒体平台,具备全媒体观念,掌握多媒体传播所必需的技术手段。试想,如果没有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在策划节目、主持节目、编辑节目、播出节目等环节,如何能更好地抓住市场?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加强自己的新媒体素养,夯实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角色已由转述者和沟通者逐渐转变为内容生产者,要学会和善于利用新媒体扩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媒体之外,都拥有自己的博客、微博、公众号等信息发布平台,从而拥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为自己及栏目作了较好的推介,能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创建自己的品牌效应。

猜你喜欢
南昌电视节目传统媒体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南昌护桥记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