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灾难新闻中的新闻悲剧美

2020-11-14 19:34
声屏世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悲剧

灾难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社会公共性等特点,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是媒体所热衷报道的内容之一,适时、巧妙的灾难事件报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灾难报道中悲剧美的展现,实现人性情感的升华,传递出“善”的主题,是灾难新闻报道的美学价值所在,其中“度”的把握尤为关键。

灾难新闻的美学价值:悲剧美中的“真”与“善”

悲剧,作为美学上的一种重要形态,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认为悲剧在于好人的失败、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它表现在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惨结局,在本质上与崇高相联系,以显示其崇高的性格特点的美的表现形态,即悲剧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和永生的确立”。而新闻悲剧美,作为悲剧的范畴之一,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此类新闻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感受。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现实生活中的大小悲剧每天都在上演。灾难新闻报道因其巨大的破坏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内容上不免会让人感到沉重,但事件中人物价值的重现,人性情感的升华又极具震撼之美。这种感受不是来自于灾难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对自然法则和对生命崇高之美的敬畏。席勒曾指出,悲剧的愉悦是由于它描写冲突和奋斗,表现最高的道德意识,从而使人得到伦理精神上的提高。人们的心理会经过一个变化过程,即由恐惧转化为力量,由惊叹转化为振奋,由痛感转化为快感,从而升华为崇高美。然而,灾难新闻与文学悲剧不同,其以真为基石,以善为导向。

“真”是灾难新闻悲剧美的基石。不论新闻美有多少种表现,其共同基础就是真实。真的不等于美的,但是美的必须是真的,新闻美离开了真实,便无生命和魅力可言,也就失去了美。新闻的真实美,指的是新闻事实情节的真实和人物情感的真实。如果一篇报道离开了情节和情感的真实,对某一个情节加以夸张渲染以至虚构,无论其写作手法多么新颖、文笔多么流畅、语言多么活泼,都是站不住脚的,更谈不上美了。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基石。特别是对于灾难新闻报道而言,真实性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受众需要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中,获取信息来快速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确认周围环境及自身生命的安全。特别是对于地理接近性较强的群体,这种时候的急迫感与紧迫感很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安与动荡。因此,确保每一条灾难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在考验媒体与政府的公信力,唯有保证消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传播渠道的畅通无阻,才能在特殊时期引起公民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配合,否则会陷入“塔西佗陷阱”,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其他新闻尚且如此,灾难新闻更应如此。

新闻悲剧美与新闻真实性是本应对立却又难舍难分的两个概念,类似于“断骨连筋”的感觉。有些新闻能让受众产生美感是因为新闻内容的本身就是美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内容都是美好的,更多的时候悲远胜于喜。而新闻悲剧美是新闻本身特点所衍生出的产物,在保留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选择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以免造成受众的观感不适。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媒体对报道灾难事件分寸的把握,利弊的权衡尤为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受众拿到的是可以“入口的熟肉”还是“血淋淋的生肉”。

“善”是灾难新闻悲剧美的核心。灾难新闻中的“善”是伦理中善的具体化,通过选择性报道来呈现“善”的主题,实现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因为灾难新闻关系着国计民生,报道的字里行间更应考虑到适度的人文关怀,减少因语言偏差而带来的二次伤害。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报道的审美旨趣表现为三个层次:政治层次、道德层次、情感层次,其中从政治和道德的立场出发的考虑超过了人性情感。例如,面对洪水的袭来,抗洪救灾的报道一般都是这样的:政治层面上抗洪救灾取得了重大胜利;道德层面上舍己救人的模范人物大量涌现;而作为审美活动的关健环节情感层面则难寻其踪。

标志着新闻悲剧美逐步趋于完善的灾难报道,是关于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事件的“三色”报道。这些报道用凝重而严肃的文笔表现出了火与社会、人、自然三者之间悲剧的因果关系,揭露了深层的社会弊病即批判官本位思想;展现了人性的善恶:逃跑者与舍己者的鲜明对比;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破坏大自然的惩罚。行文之间既包含着理性,又包含着人情,既没有背离事实,又展现出人性的多面,并深刻剖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逻辑严谨,措辞恰当,且主题倾向于理性的善意,实现了新闻悲剧美的最终效果。

灾难新闻中“善”的传递应包含理性的成分,要客观看待。一味地表达“善”就会变成煽情,引起反感。2015年6月5日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关于“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的新闻报道,标题为“孩子别哭,我在长江,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此报道一上线就引发了众多网民的激烈批评,被指责过度煽情已经丧失了人性。由此可见,报道灾难新闻在表达“善”的主题时要具有合理性。善恶交织才是人性的本来面貌,一味用善的光亮掩饰阴暗会导致失真,让人感到虚伪,如何用文字把握好理性的善意,是对媒体记者专业性的巨大考验。

灾难新闻悲剧之美的形象体现在“度”的把握中

把握“真”与“善”的度。灾难报道虽为媒体所热衷,却常遭诟病。一方面表现在部分报道失真,大篇幅对政府及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对灾难的惨况一笔带过;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报道失善,用一种不合时宜的温情或抒情方式来描写受灾情况的惨痛,过度煽情引发反感。因此,把握好分寸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做到保证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畅通,又要适时引导舆论走向,安抚受众情绪,避免恐慌。

灾难新闻报道在“真”与“善”的实践中,要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前提,并让新闻悲剧美蕴涵其中,才能真正实现灾难新闻的美学价值。越是隐瞒真相,越易混淆受众的视听,阻塞受众获取信息的通道,掉入“塔西佗陷阱”,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式微的互联网时代。反之,若能通过记者的专业性,既将灾难事件真实地呈现出来,又能传达出合理的善意主题,那这则灾难报道同样可以达到正面引导的舆论效果,实现凝心聚力。

当年北京电台对“7·18”北京特大暴雨的系列报道就是通过审美距离的实现过程,从“真”到“善”再到“美”步步为营,引导北京市民一步步投入到自救与互救的环节中。灾难新闻的审美距离实现,是以消除人们初级阶段心理对抗来实现的。因此,新闻事件最开始不会直接挖掘悲剧美,而一定是先传递可以消除社会动乱和人民不安定感的信息,从信息传播的顺序上,依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自下而上的顺序来进行报道,从而渐进地完成悲剧审美心理。根据审美距离理论,站在受众的角度来看,审美距离的实现过程也是灾难新闻真善美的实现过程。

寻求独树一帜的切入角度。在灾难报道中,需要寻求不同的报道角度。在共同的焦点中寻找全新的视角,从而使报道跳出一般,获得非同寻常的效果,给受众以别样的审美感受。

1987年的“三色”报道就是在当时这种大环境下脱颖而出的。在大兴安岭火灾中,媒体铺天盖地的是讴歌式的抗灾救灾的报道,唯独少的是理性、系统的火灾分析文章。唯中青报记者独树一帜,以独特的视角切入问题,围绕自然、社会、人文三个方面,不仅还原了当年大兴安岭火灾的惨烈,同时也深入剖析了火灾的原因,并展现了面对灾难时的多种人性。

同样,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对于灾难事件而言,记者的现场亲历增强了新闻的审美价值。《中国青年报》记者叶研、雷收麦等人在火灾发生后便奔赴火场,经过30多天的采访,收集了大量的新闻素材,并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历史社会知识积淀,在十天之内完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一组经典篇章。三篇以红黑绿为主色调的报道,以一个个故事的形式,运用大量的直接引语传情达意,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聚焦同一观念,形散而神不散,阐释了火与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其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对真善美的分寸把握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在于视角的创新和敢于突破的勇气。“三色”报道不仅是深度报道的典范,同时也是分析灾难新闻报道悲剧美的良作,对于当下社会的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灾难新闻悲剧美学的启示

注意社会伤口的撕裂与弥合:度的掌握。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像容器一样维持和整合着社会,如果意见过度分裂则可能造成社会解体。但实际的情况可能是社会皮肤尚未破裂,却早已是伤痕累累,每一个灾难事件的爆发都在给这个社会添一道伤疤。

在网络时代,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达到前所未有之快,为保证新闻的“新”,不少媒体早已舍弃掉了“美”的部分,以猎奇的视角来博取受众的注意力。对灾难新闻报道定位的偏差加剧了社会伤口的撕裂,更不用谈如何去弥合灾后的创伤,多半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遗忘。因此媒体虽热衷于灾难报道,但真正成功的新闻作品却是凤毛麟角。

新闻悲剧美重在对人性情感的升华,灾难新闻不可避免会在取材中目击到触目惊心的画面,但不应为了保证真实性和时效性而将真相血淋淋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灾难新闻本身就是在加剧社会伤口的撕裂,因此记者就有必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选择性报道,以人为本,体现“善”的主题。不仅如此,还应注意事后对社会伤口的弥合,而不应置之不理,任其蔓延。至于如何在新闻热度过去之后更深层次地挖掘人文精神,寻找弥合社会伤口的办法,值得媒体反省与反思。

遵循马斯洛需求完成真善美的引导。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灾难报道中体现的新闻悲剧美产生效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就是媒体要据实报道受灾情况,保证受众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畅通,满足受众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同时也保障了新闻“真”的本质;其次,当受众的安全得到保障之后,才会有精力去关注情感与归属上的需要,这时呼吁人们凝心聚力,万众一心抗灾救灾才能激发出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最后,将这种认同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北京电台对“7·18”北京特大暴雨的系列报道就充分体现了媒体如何一步步引导舆论使人们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最终共渡难关。

避免二次伤害,展现人文关怀。灾难事件报道中虽会刊登图片,但也都需要经过把关才可以,为的就是尽量避免太过惨烈的画面出现。在大兴安岭火灾中,很多惨不忍睹的照片都作为历史资料收藏在大兴安岭火灾纪念馆中,目的虽然是为了警醒世人,但其传播范围会受到空间上的很大制约。而一篇灾难新闻报道,因为互联网的助力轻易就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因此,在广泛的传播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多数受众的接受程度,考虑到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心情,避免二次伤害,尽量展现人文关怀,体现善的主题,否则就很容易会沦为一味追求刺激与猎奇的低俗小报,降低自身格调,使事件失焦。

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难度很大,从中实现其悲剧美的难度更大。既要遵循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还要注意分寸的把握;既要让受众了解灾情的真相,又要考虑人文关怀,这就对新闻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难事件本身是让人心痛的,但悲剧中的人性光辉就如那划破黑暗的一道光亮,纵然破碎不堪,却仍努力绽放着美的余晖。

猜你喜欢
灾难新闻报道悲剧
伟大的悲剧
雷击灾难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