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治理耕地抛荒

2020-11-16 08:42武冈市农业农村局422400朱诗杰刘海明
湖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季稻各乡镇耕地

武冈市农业农村局(422400) 朱诗杰 刘海明

2020年,武冈市通过层层动员营造耕地抛荒治理氛围、传导压力明确工作职责,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行综合整治等举措,“消荒”面积达71公顷,其中种植双季稻23公顷,一季稻17公顷,旱杂粮16公顷,其他作物15公顷。粮食主产区湾头桥等8个乡镇(街道)全面实现耕地“消荒”治理,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治理耕地抛荒的新途径。

一、压实责任,夯实有效治理耕地抛荒政治基础

武冈市将耕地抛荒治理纳入乡镇(街道)农业农村工作和粮食生产工作的考核范畴。近年来共制定出台治理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的相关文件6个,从政策引导、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责任压实、督查监管等方面完善了耕地抛荒治理政策体系,明确要求各乡镇(街道)要成立治理耕地抛荒领导小组,书记、乡镇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农业副乡镇长(副主任)、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二、构建惠农机制,防止因缺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产生抛荒

武冈市坚持政策引导,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目标价格补贴作为重要的惠农措施据实发放。在要求各乡镇(街道)、村、组对辖区内的耕地抛荒情况进行逐户清理,按照“谁种谁受益”“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原则,对抛荒地块停止发放补贴的同时,由当地种粮大户实行代耕代管等托管模式,带动农户积极参与“消荒”工作。武冈市邓元泰镇凤溪村22组共计29户161人,有水田7公顷,旱土8.6公顷,常年在家种田的只有两户老弱病残户,其他人长期在外务工,常年抛荒面积5.3公顷。2020年凤溪村群策群力加强耕地抛荒治理,村支两委成员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以身作则,建立联户“消荒”机制,做出与农民共同“消荒”承诺,在组织召开的3次户主代表会上,达成“消荒”共识,全组农户加入华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生产。

三、优化生产结构,杜绝因自然条件差或耕地污染造成的抛荒

对自然条件差或耕地污染造成的抛荒,由各乡镇(街道)农技服务部门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菜则菜”的原则,制订耕种计划及时耕种、改种或实行轮作休耕。2020年,武冈市为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春季大豆与玉米套种每667平方米补贴200元,秋季大豆每667平方米补贴250元,鼓励农民利用旱土、秋冬闲置耕地种植大豆,大豆种植面积增加350%,达到2000公顷。华源种养专业合作社2020年春季实行玉米—大豆连作,秋冬计划种植油菜,预计每667平方米能为农户增收800元,当年可实现增收6.4万元。

四、完善保障体系,减少因农田基础设施差造成抛荒

2020年武冈市以双季稻扩面为契机,加大财政投入,重点解决因农机无法下田,干旱缺水造成的耕地抛荒;在双季稻主产区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完善机耕道和排灌渠等农田基础设施,全年实现双季稻增加面积2100公顷,直接减少耕地抛荒23公顷。邓元泰镇凤溪村由在外打拼的能人筹集资金20余万元开展土地整理,将小丘改成大丘,并拉通了抛荒区域的机耕道,有效解决了凤溪村22组耕地基础设施薄弱、耕种难出效益的问题。

猜你喜欢
双季稻各乡镇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双季稻秸秆还田下减施钾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冬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