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管理角度浅析高等音乐教育管理

2020-11-16 02:05付屹璇
艺术评鉴 2020年18期
关键词:系统管理企业管理

付屹璇

摘要:系统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企业将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使企业高效运转。本文从系统管理的视角分析当今高等音乐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中吸取经验并运用于高等音乐教育管理中,使高等音乐教育管理更科学高效。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育管理   系统管理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8-0058-04

高等音乐教育是在完成中等音乐技能与知识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或职业化的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职业从业人员的活动,其所涉及的年龄范围在18-28岁之间,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和扩大,高等音乐教育随之不断改革和发展,成为校园与社会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音乐教育管理是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对高等音乐教育院校、学生、教师组织、协调、分配和管理的活动,所涉及内容既包括国家对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政策,学校发展方向及目标与定位,也包括师资与生源的分配与设置。系统管理理论是将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组织管理中,认为系统存在于组织之中,并由要素组成,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高等音乐教育管理中,各个组成结构如系统要素一般相互影响,运用系统管理理论可以有效的解决各部分的问题,以期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音乐教育管理从宏观层面可分为:对国家政策的研究与应用、对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的管理以及学校组织架构的设定。从微观层面可分为对师资的协调与分配、对学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安排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下面分别从这六个方面分析当前高等音乐教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系统管理的方式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

一、研究和应用国家政策

任何教育管理需要在固定的环境和背景下才能进行相对独立的活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管理的一部分需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样作为系统管理的要素之一,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就需要研究和学习相关的国家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加大教学投入,推进完善学分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政策中涉及了高等音乐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才能保证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现今众多高等音乐教育的院校各有特点,未来应在保持各院校的特色基础上紧随相关政策动态调整。

二、明确定位与目标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或专业都需要有自身明确的定位与目标,这也是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根据STP理论,企业在有精准的定位时才能在市场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才不会随波逐流。高等音乐教育也跻身于教育市场环境之中,需要具备独特的办学宗旨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贴合国家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高等音乐教育院校可分为专业音乐院校与高等师范类院校,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如中国音乐学院就紧跟国家新时期发展战略,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定位,确立“音樂与舞蹈学——中国声乐”为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并以此带动中国音乐理论等学科的合力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坚持“高精尖、多样化、国际性”的定位,在校内各个专业中均有海归回来的人才,学校致力于将西方的学术体系、学术理念引入到校内的课程建设和学校建设中,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在高等师范类院校中下设音乐学专业,如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并以“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定位,下设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学术与创作并进的独特学院。音乐学专业以培养从事音乐教学、表演、音乐理论和音乐编辑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偏重于培养中小学校优秀音乐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定位于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建成特色、高水平的师范院校,其音乐系以“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目标,培养学生音乐教育的能力。综上所述在专业音乐院校中音乐教育更偏向于音乐技能和素养的修成,而师范类院校更注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前各院校都设定了自身的特色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也是贯彻和落实国家对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合理科学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对于企业管理十分重要,科学的组织能合理的分配各类资源,支撑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为企业高效运转奠定基础,在高等音乐教育的管理中同样适用,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就需要设定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来保障音乐教育管理的运行和实施,在院校内各个部门之间起到协调一致的作用。对比较为典型的三所专业音乐院校的组织架构,国音设置音乐师范教育中心,其下设音乐教育系、继续教育学院、办公室、实习实践、师资培训、音乐教育理论教研室、钢琴教育教研室、声乐教育教研室,中心有主副主任各一名,党总主副支书记各一名;中央音乐学院将音乐教育系独立为二级院校,设置主副主任各一名及7名在任教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直属于教学机构,下设理论教研室、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有系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及系秘书。对比来看专业音乐高校中音乐教育多为独立结构,隶属于院校教学系统之中,以系或二级院校横向与其他专业合作和竞争,纵向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在师范类高校中多数将音乐专业独立为二级院校,院校内设置音乐教育专业及各类音乐技能专业,如北京师范大学下设艺术与传媒学院,是综合艺术各门类学科的院校,其中设置音乐学专业培养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都直接设置音乐院校,内置音乐教育、音乐学、作曲、中西器乐等专业,其中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更加偏重于教育相关理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学习。由于专业音乐院校与综合师范院校的定位和目标不同,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也不同,但无论是将音乐教育独立还是将音乐专业独立都是有助于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两者各有侧重而已。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来看,组织机构应扁平化,以校领导为首,将行政、后勤、教学、实践分类再下设各个系或各个学院及各个细节部门,有助于院校对下设机构直接管理,有效提高各层级办事效率。

四、协调分配师资力量

教师是院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师资力量的协调和分配甚至决定整个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大系统中的要素之一,需要与其他要素匹配和统一。比如中国音乐学院的定位为传承国学的一流院校,以中国声乐为主要发展学科带动其他音乐理论学科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的需要引进更多优秀的国乐人才组成教师团队,将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我国领土面积大,发展历史久,音乐及音乐教育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比院校更久远,为培养优秀的国乐人才需要与民间艺人加强交流和学习,增加更多客座教授的设置而非仅是院校毕业的老师。我国众多传统音乐学习依然保存着口口相传或师徒教授的方式,教学质量明显高于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也需要院校的教师向民间吸取经验,增加教师方式方法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中央音乐学校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在各个院系均有海归优秀人才加入,将西方的音乐技能及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教育的理念为我所用,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培养学生,但国内外的环境与历史不同更需结合自身特点调整教师团队海归比例,将优势力量发挥至最大;上海音乐学院定位于创新发展目标,与之相应的师资应是年轻的国内外教师团队,能够积极主动的吸收最新的教育理念并带给学科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年轻的团队也能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促进音乐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综合类师范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团队过于偏向教育学领域,而擅长音乐技能与理论的教师占比较轻,根据师范院校的定位与目标以及组织结构来看,需要增加更多擅长音乐专业的教师,将师资合理调配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是高等音乐教育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与院校的战略布局相匹配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实现目标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资源优势。

五、统筹兼顾课程体系

院校中最重要的两部分除了师资就是学生了,无论什么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但培养的方式方法以及方向也需要与院校本身的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选择院校和选择未来时有的放矢。对比专业音乐院校与综合类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仅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音乐教育专业为四年制,培养方案为六种,专业主干课程不低于40学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原理、音乐心理学、音乐教学法导论、中外教育史、中国古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特色课程不低于6学分包括中国音乐教学法及器乐或声乐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不低于40学分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等音乐专业相关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不低于50学分包括政治、英语、体育等大学生必修公共课;实践不低于19学分其中教育实习及自由实践共8分;讲座不低于6学分。从课程内容的学分比例来看除了大学生必修课,专业主干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占主要部分,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理论处于平衡状态,从结构看本科阶段音乐技能方面的课程仅有4学分,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入校考试时初试及二试均为钢琴或声乐表演,三试为音乐基础,显然入校后课程对于音乐技能比重有些过少,实践学分占总学分10%,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实践的机会过少,会使学生毕业后较难适应工作环境,出现各类就业问题。在综合类师范院校中,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本科为四年制,培养方案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共55学分,即大学生必修政治、英语等;专业教育课程共80学分,包括学科基础课程43学分如声乐、器乐、视唱练耳、音乐史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17学分包含专业方向选修即共同选修课;自由选修课程10学分即学生自由在校内公开的课程中选课;实践10学分包括毕业设计及各类实践活动。从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师大的音乐专业更加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以及给学生更多自由选修的空间,从其入校录取要求来看也更加重视学生音乐技能水平的考核,入校后除学生自己所学专业还需要多项音乐技能的学习,与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目标相吻合。二者共同存在的问题即是实践所占比重过轻。大学是培养学生专长适应未来社会的场所,学生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不足以适应校外的环境。对比来看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对于学生的音乐专长课程安排较少会导致学生在表演能力上逐渐减弱。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应与院校目标、师资力量相符,以定位与培养方向为指导优化设置课程。

六、人性化就业规划

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本体论来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社会实践,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新一代的优秀青年音乐教师,无论各个院校的侧重点和培养目标有何不同,最终都需要将学生投入到社会中,以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就业作为音乐教育管理的最后环节,也需要与师资、生源、战略布局相适应,课程设置应从入校开始逐步加入就业规划相关课程,院校应积极与校外就业单位合作定期讲座或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就业早点形成计划不至于盲目,且学校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增加实习机会,体验工作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了解自身以及工作性质。

高等音乐教育管理从宏观到微观的六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联动,院校应更加重视系统管理各要素的关系和作用,主动学习和研究国家相关政策,顺应时代发展以及社会规律,准确定位自身发展目标从而建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提高各层级间工作及教学质量与效率,根据目标定位以及培养计划合理调配师资力量,设置课程体系,并秉承人性化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龙英.简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J].戏剧之家,2020(14):180.

[2]段飞龙.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6):220+223.

[3]周箐.新时期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机制研究——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07):86.

[4]陈鹤天.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20(09):179-180.

[5]张笑晓.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育分析[J].黄河之声,2020(08):124+126.

[6]谭怡婷.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的对接[J].大眾文艺,2020(08):221-222.

[7]杨小林.基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策略探究[J].艺术教育,2020(04):45-48.

[8]徐丽红.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3):111-113.

[9]安悦.关于高校音乐创新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80-81.

[10]李晓迪.基于需求导向的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研究[J].戏剧之家,2020(04):165.

猜你喜欢
系统管理企业管理
三坐标测量机在发动机质量控制中的系统管理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ZAWTIKA DEVELOPMENT输气管道项目交通管理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680例高危孕妇的筛查与系统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