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1-16 02:07李冠华
文教资料 2020年22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李冠华

摘   要: 高中地理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目前高中地理存在的问题,教师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使高中地理既立足于科学又兼顾教育全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   策略方法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旋律,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死记硬背,记笔记,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该促进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善于思考,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优化教学目标,在注重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力。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想构建核心素养,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核心素养。经济合作与组织在二十一世纪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提出的问题是二十一世纪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知识和素养才能成功融入社会,才能推动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结合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笔者认为,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核心和素养两个内涵,核心是培养学生比较关键的问题,素养指的是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方面的学科。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符合高中生发展的知识、情感、素养和能力等。它是掌握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是正确的世界观。核心素养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共同素养,是少而精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是可以评估和测评的。

目前,对于地理学科素养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定义,但是不少地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一些看法;我国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所需要的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且情感和品格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基于地理又高于地理的健全人格。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效率不高。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师的教育模式在慢慢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是一支笔和一本教科书,教师只能用有限的知识和时间为学生书写。过去都是以教材为中心,就教材而备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虽然现在引进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使用一些比较落后的教学方式,既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对培养核心素养形成阻碍。教师首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不断优化和改进,符合学生的基础能力,突出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1](27-32+23)。教师要从自身找原因,善于应用新的方式和策略对症下药,寻求改进教学模式的方法,从而跟上时代的脚步。

(二)忽视学生的潜能意识和学生潜能的挖掘。

一些教师一味地传输知识,影响学生的潜能开发,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在处理问题时都等着老师给出意见和方向,影响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削弱学习效果[2](111-113)。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开发潜能,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要想提高高中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培養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对地理产生兴趣。调查表明,目前高中生喜欢的学习方法大多为讨论法和辅导法,喜欢灌输法的学生不多,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二)缺乏教学创新意识。

地理是一门具有严谨性、逻辑性的学科。就教学模式来看,高中老师没有创新意识,只教授学生课本原有知识,死板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能够灵活转换。针对这一原因,教师要从自身找问题,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老师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教材内容的时候,以新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实现地理创新起到推动作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兴趣是人们学习的先导条件,是探索真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自主学习。

三、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地球的运动》时,通过运用地球仪和课外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太阳辐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小组讨论,采用列表对比法,加深理解,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掌握这节课的核心内容。设立疑难问题,比如“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采用辩证的方法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就比较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来说就不是很科学了,因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主要是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应该重视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积极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加强更深层次的学习,将培养学习兴趣作为根本目标。比如:在高中地理《大气环流》中,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但是如果使用烦琐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维度,形成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这样学生的吸收普遍不同,没有清晰的思路,不能灵活应用大气环流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或利用动态演示课件,不能很好地把控时间,无法让学生掌握。运用素材进行探讨式教学,采用动画把文字内容形象清晰地表现,且立体直观,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空气运动图像,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运动,更好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掌握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师生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核心素养,这是目前教学课堂需要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兴趣。比如:《宇宙中的地球》学习,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地球仪,并在上面绘出重要的经纬线和大洲大洋的轮廓,再让学生动手参与。通过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向学生呈现地球所属的宇宙位置和宇宙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充分利用教材的天体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结构图向学生阐明天体系统之间的层级关系及地球在各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三)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绘制地图,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普遍缺乏的。绘图、各种分布图、示意图、统计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强化地理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认识大洲》亚洲及欧洲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学会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猜呈现的景观是哪里?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让学生绘制地图,养成画图记忆图的好习惯。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运用识图,掌握高中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认识大洲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的范围。比如:《时区》一课,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英国伦敦应该是什么时间呢?指导学生读懂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以用数轴图表示,既能让学生从多方面观察地图,熟悉地图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识图的核心素养,又能使学生通过图像更好地直观掌握知识。

(四)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图像分析,把地理知识转化成图像,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表达所学的地理知識,学会绘制地图直观分析知识,学会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效规划,让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不再单一化,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经常进行地理各方面的训练,强化学生的主动性,明确学习方向,能够主动修改和完善教学目标。比如:在《热力环流》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烧水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说明水的运动状态,通过此情境让学生们学习大气的运动状况,就会变得简单明了,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对海陆风变化的亲身感受入手,学习热力环流的原理,并根据气温与气压、气压与风的关系进一步解释说明海陆风变化的原因。只有在真实情景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分析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总之,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式,让图像与语言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多引导学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提高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与素养的实际掌握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岱峰.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探讨[J].地理教学,2017(20).

[2]陈文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例谈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8).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