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2020-11-16 02:11潘敏谢家烨庞丽莉宋卫菊
数码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改革

潘敏 谢家烨 庞丽莉 宋卫菊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校性的非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从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动机出发,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授课,线上和线下结合,提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智慧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智慧教学模式;雨课堂;教学改革

一、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涵盖电路、电工

学、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相关内容,知识点多,系统性强,我校每年约有上千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然而笔者发现近年来此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日益严重,可总结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课程教学内容多,但是学时少;(2)教学手段单一,考核单一;(3)教师少,但学生人数多;(4)教师授课为主,与学生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5)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主动性差。所以,如何改进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改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如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智慧教学模式的引入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引入智慧教学模式,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实现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智慧化的资源推送、数据化的教学决策、立体化的交流互动、即时化的评价反馈,教师依据各种测评分析,有的放矢,分层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达到实时的交流互动和全面的教学评价。其中雨课堂就是智慧教学的一种手段,使用简单,将软件嵌入到PowerPoint,并與微信关联。雨课堂使得课前、课上以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并且建立了课外与课内之间的桥梁,让课堂永不下线。利用雨课堂可以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按时提醒学生各事项,每一次有新内容发布,学生微信端就会收到消息提醒,教师则可以随时查看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与学生互动。

三、智慧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面向的对象是高校非电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认为,此课程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度不大,导致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低,学习动力不够,使得学生缺少积极的学习行为。俗话说“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机成为提高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而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习惯,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对学习成就和未来理想的追求等都有可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现代多种快捷的信息手段,让师生之间联系很便捷,可以及时有效地沟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需要或动机,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智慧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基于雨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分为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堂指导、课后复习以及课程考评五个环节。

1.课前预习环节

在传统教学中,课前预习主要靠学生的主动性。利用雨课堂可以提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发布下次课需预习的课件以及相关视频,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例如讲解74LS138译码器时,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查找芯片资料,在讲解磁路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前沿科技,像磁悬浮列车、纳米机器人等。这些精准的预习和指导,可大量节约学生的时间。同时通过教学平台数据可了解学生预习的具体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最感兴趣和难理解的部分,调整上课内容。

2.课堂讲解环节

课堂授课开始后,学生通过微信扫描雨课堂生成的本节课二维码进班,每节课的二维码是不同的,可实现点名的功能。教师课上除了讲解要求的每个知识点外,重点讲解学生预习反馈的部分,同时课上的PPT课件也会即时发送到学生的微信上,每页课件下方都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果选择“不懂”按钮,教师端就会收到信息,老师则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数据来调整课程节奏及讲解的重点。此外,雨课堂还有弹幕功能,可随时关闭和打开,老师可根据需要随时看到学生的观点及想法。除此之外,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利用雨课堂提供的随堂考核功能,提前将对应知识点的试题插入到PPT中,在讲解完知识点后,进行提问,可实时看到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课堂指导环节

笔者设计的课堂指导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集中授课结束后,列出几个简单的设计要求,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例如在讲解完74LS138译码器后,教师会给出一些论题,让每组同学讨论如何使用74LS138加合适的门电路完成电路设计,最后要求每组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的逻辑电路图。第二种是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环节查阅的资料,按照自己兴趣分组深入讨论,大胆想象,找到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还可以自己设计电路等等,最终让每组做汇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意识以及综合素质。

4.课后复习环节

课后,学生可在雨课堂平台浏览各类资料,教师通过雨课堂收集本次课程的分析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布本次作业,雨课堂推送的作业好处在于:(1)学生可随时随地做作业;(2)客观题自行判定,学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3)教师可以利用空闲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均可批改作业,而且每批改完一道题,学生可得到反馈结果。同时根据作业数据,收集一些知识点没学好的学生进行分类,再次单独讲解,让每位同学都能跟上学习进度,不掉队,进而可以改变整个班级学习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5.课程考评环节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由于缺乏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导致学生在出勤、课堂学习和课后完成作业等方面都缺乏积极性。利用雨课堂能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以及评价,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有助于构建全过程学习评价体系。笔者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了随堂测验、实时答题、每章小测验、课后习题、期中考试、设计报告以及期末考试等测评形式,及时有效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督促学生进行学习。根据阶段测试结果,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补课,以解决部分学生因学不懂而放弃学习的问题,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五、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接着借助雨课堂开展智慧教学改革,在教学环境、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流程、教学考核上实施变革,可以精准掌握实现学生的学情,得到各种教学决策的数据,可实现交流互动立体化、评价反馈即时化、课程考核全程化。最终建立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有机结合,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循序渐进的一种智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津铭,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及雨课堂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329期,98-100.

[2]宋黎明,雷勇,孙曼,曹晓燕,沈烨,“电工技术基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第41卷第6期,2019年12月,1-3.

[3]陈海玲,雨课堂+PPT教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广州化工,第45卷20期,2017.10,163-164.

[4]李玉杰,唐超礼,洪炎,吴昕,伍娟;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科技风,2020年4月,39-40.

基金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优质课程建设专项(YZKC2019089)。

猜你喜欢
雨课堂教学改革
“雨课堂”在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雨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