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背景下音乐类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

2020-11-16 02:17初亭峰孙葛佳赵兴宇
艺术大观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双师型

初亭峰 孙葛佳 赵兴宇

摘 要:音乐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始终被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礼记·乐记》曰:“致乐治心”,《易经·象传》曰:“作乐崇德”,意为教化人深刻地感知音乐以陶冶内心,积极地传播音乐以弘扬道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流大学,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关键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音乐类院校以培养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使命。音乐类院校教师既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演出能力,所以,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关键词:双师型;音乐类院校;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3-0-02

一、音乐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所谓“双师型"教师即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特长及专业理论水平,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上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学生实践教学指导,音乐类院校“双师型”教师还能搞创作又能在舞台演出。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是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基本建发展的趋势,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1]

一是有利于提升音乐类院校整体教学水平,对高校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音乐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有力手段,在提高人们审美水平、陶冶道德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音乐教育被视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我国传统高校过于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严重忽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难以保证高校课程改革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2]

二是有利于深入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目前,在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理论转化率不足、社会实践与课程脱节、社会核心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对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诸多挑战。

三是有利于音乐类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即符合高校的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传承,有利于教师自觉承担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事业的职责,为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服务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弘扬哈尔滨音乐文化传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二、如何提高音乐类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的出现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使教师队伍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更加符合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提高“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既是教师本身职业发展的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院校教师管理部门应为“双师型”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创造平台

一是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终身学习和培训体系。紧紧抓住如何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发展等内容,积极落实高校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建立高校教师入职培训体系,建立高校教师以教学为根本生命线的理念,创造良好教育教学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是积极搭建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建立一流课程示范体系,引导教师向高水平课程看齐,不断推进教学研究、改革與创新。

三是完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突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增加教育教学业绩的权重。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奖励挂钩,不断丰富教师评价体系。

(二)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一是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每个学音乐的学生既有文化课的洗礼又有音乐素养的熏陶,每个学生个体不同一般院校的学生,作为音乐类院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将他们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培养音乐兴趣。所以,“双师型”教师对于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与才能个体表现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要注重课前备课。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需要做好的工作,其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双师型”音乐教师要明确音乐教学的备课不同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不仅局限于单一知识和技能的备课以及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而是在综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和音乐课程改革理念导向下的具有整体意义的备课。第一,要重视音乐教材的内涵与发展特点。体现以音乐教育的审美为核心,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要素、寓教内涵和思想情感等内容,使音乐教育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第二,要重视音乐课程教学设计内容。要注重教法与学法相统一,教师在备课时在充分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习惯、态度和经验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鉴赏的能力等情况,精选优秀教学内容和音像资源,找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切入点。第三,要利用好各种音乐教学资源。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音乐器材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准备好与学生音乐学习相关的视听资料、乐谱、乐器、服装等。

三是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亦无定法,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实现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这就要求符合音乐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学方法相适应。第一,利用多媒体讲授与直观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在课程中,采用讲授法,教师可以比较容易掌控课堂节奏,准确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常识。通过对作品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其创作背景,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音像、图片等影像资料,加深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第二,将音乐作品进行归类对比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同一类型或者同一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在演唱方法、乐器种类、感情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感受到音乐展现出来的无穷魅力。第三,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技巧。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第四,在注重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音乐是听觉和声音的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去,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受和想象、理解与再现音乐魅力。

四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关切与焦点问题,是促进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与实践尺度,也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第一,课堂教学评价应对育人质量进行价值性判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课程内容为主体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动态文化统一体。其蕴含课程内容的美对学生生命的激发与锤炼及对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启迪与感召。毫无疑问,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课堂教学评价应对课堂教学的育人质量做出总体价值性判断。第二,要协调发展“四个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改进结果评价”旨在破除课堂教学“唯分数”和“唯升学”的单一性评价,从而彰显对课堂教学育人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即是突出对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动态性评价,是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在诉求。“探索增值评价”即是谋求对课堂教学育人成效的发展性评价,是科学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切实举措。“健全综合评价”即是完善对课堂教学育人指标的多元性评价,是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追求。以“四个评价”为基调的课堂教学不再把学生的知识准确率与技能熟练度的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以“分数”和“升学”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指挥棒的做法需要进一步扭转。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教学是一个不断探求与创造的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与完善、创新与实践、总结与提升。音乐类院校“双师型”教师既要重视教学工作,还要不断科研能力提高,积极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创造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教师与学生达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达到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璇.音乐教育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初探[J].艺术教育,2016(09):284-285.

[2]邹迎辉.双师型教师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效果评价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168.

猜你喜欢
双师型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职院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合作意向调查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