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2020-11-19 09:48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多义语素义项

■袁 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一、前言

最早提出语素教学是在国内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之后吕文华先生在一次会议上提出面向对外汉语的语素教学构想,随后涌现出大量关于对外汉语语素教学的文章。当前更有学者从训诂学角度研究语素教学,如此一来可使得语素教学更加贴近汉语的客观现实。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素的识别问题具有较大争议。字同、音同、义异是不同的语素,例如“分别”有两个含义,分别1为“离别”义,分别2为“辨别、分头、不同”等义。但对于多义语素“锁”,一把“锁”和“锁”门这两个语素项是因为它们基本意义未改变而看作一个语素,还是因语法意义变了而看做两个语素,也是具有争议的问题。甚至也有学者认为“锁1”和“锁2”意义不同,语法性类也不同,是两个语素。本文认为不应该将“锁”门的“锁”即锁1,与一把“锁”的锁即锁2看作两个语素,而应该继续将锁作为多义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进行讲授。

二、多义语素义项之间的紧密关系

多义语素的义项之间联系异常紧密,不得轻易将之切分为两个有差异的语素,这不符合汉语语素在历时状态中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规则。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锁1与锁2分开教学,也势必会让留学生在学习日趋深入的过程中将多义语素与同音语素和同形语素相混淆,更不利于词汇学习,反而更易让留学生畏惧汉语庞大的词汇系统。且现代汉语语素具有历时发展规律,应该将语素进行历时和共时分析,结合起来对语素义项进行归纳和适当的教学应用处理,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多义语素的多个义项之间通过隐喻和转喻建立起联系,转喻主要含有一种指代功能,即允许用一种实体来代替另一种实体。在行为转喻里,一个行为框架往往含有施事、受事、工具、行为本身、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行为转喻关系。锁1和锁2 即为此处行为框架中工具和行为本身之间的联系。

多义语素各语素义项之间转换的理据性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讲解,这样将更利于学生加深对多个语素义项的记忆。不过对各语素义项进行讲解需要教师更加重视语素分析在词汇教学中的地位,学会从语素的角度入手,进行词汇教学。

三、针对多义语素教学的教学建议

(一)对多义语素进行教学化处理

对多义语素进行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这样的处理并不是对语素进行定义,而是在经过这样的处理后使得语素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

对多义语素进行教学化处理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先将需要重点讲授的语素单独列出大纲,进行讲授,以此带动词汇学习,还是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重要语素便进行讲授加以扩展,从词汇中来归纳总结重要语素,即从词汇学习到语素积累,再延伸到词汇学习。不同的方案面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输出效果,这就需要在具体教学方案中施行。

多义语素可以根据多个语素义项之间联系的紧密关系或者语素义项在学生使用中的频率高低对语素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将高频率语素义项安排在较前课程中进行教学,但这不仅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中对语素的处理,还直接关系到教材内容的大换血。一旦衍生出多义语素频率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分布的思路,就需要教材编写者不得不转换视角,融入语素教学的观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二)根据意义联系进行教学

多义语素的义项之间都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都可以用隐喻或者转喻进行意义上的引申关系转换,利用这些紧密的关系进行教学势必会加强多义词各语素义项之间在留学生认知上的联系,从而强化记忆,达到学习多义词的目的。

(三)分阶段进行语素教学

语素教学在初级阶段重点需要做到的是适当引入语素的概念、语素和词的关系并且初步分析语素在汉语构词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课堂上常用语素分析法解释词义,用语素义引申解释词义,让学生知悉语素分析对于学习积累汉语词汇的重要意义。当然,涉及到概念术语等知识不能直接将语法书上的内容告诉学生,而应该用一种“保姆式”教学方式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

中高级阶段,当学生已经足够知悉语素的存在对于学习汉语词汇的意义之后,应当培养他们独立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语素,扩大语义系统。积累语素需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温故知新。在初级阶段某些语素已经习得常见语素义,在中高级阶段,会继续深入学习不常见的语素义,此时,多义语素的常见语素义和不常见语素义往往都是通过隐喻或者转喻进行联系的,可以通过意义引申讲解,加深理解和记忆。其二,认识新语素。在汉语学习更加深入的阶段,会不断认识和学习一些更难理解的语素,理解更深的涵义。这些语素往往随着学习的深入,涉及到典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心理形态和意识形态等具有社会文化生活特点的语义。

(四)结合构词方法进行教学

有学者提出在词汇教学中先教授一批常用语素,加上一定的构词法知识便可以迅速扩大词汇量。虽说我们不能直接将构词法完全灌输给学生,但是在语素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构词法知识的讲授对于词汇扩展和新词理解是有益处的。

四、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树立语素教学意识,强化语素分析能力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对外汉语教师更是对国内语文教师应该提出的更高教学和科研能力要求,应该将之作为汉语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要做到将语素作为汉语最低一级语言单位纳入教学系统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培养教师语素教学意识,强化语素分析能力。

树立语素教学意识,需要汉语教师掌握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语素研究成果,争取把这些研究成果中涉及到与词汇教学相关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中。语素分析能力可以通过熟悉构词法、语素结合能力以及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等进行强化。

(二)树立新方法,学会用训诂的方法分析语素义

分析语素义可以适当结合训诂的方法对语素进行剖析。运用训诂方法,可以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多义语素的语音变体和语义变体,从而判定和识别语素的数量和语素义项的演变发展。

学会用训诂方法可以根据字理纠正错别字,求索个别复合词和成语中的某个语素义。

(三)树立整体观,掌握留学生各个阶段需习得的词汇语素义项联系

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语音教学等不同,词汇教学会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外汉语教学每个阶段需要掌握的词汇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都有等级划分,教师需要对这些等级间的词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分级的依据、每个等级词汇的总体特征以及分级后语素义项转变联系。

教师在这一方面需要达到的标准是能够判断某语素某一特定语素义项是学生哪一阶段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各个阶段词汇学习。

(四)树立全局观念,语素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大词汇量

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是运用语素这一媒介进行分析与教学词汇,从而扩大汉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提高教学效率。

并且对外汉语语素教学不仅仅可以通过分析语素义项而学习词汇,还可以通过语素义项分析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包括包括习得汉字偏旁部首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加深汉字字形记忆。更进一步还可以从语素分析中获得汉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习得某些成语和语素,从而使留学生读懂更多中文材料、讲出更加地道的汉语。

猜你喜欢
多义语素义项
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锦瑟》赏析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
再谈语素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
“语素”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