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可行性

2020-11-19 15:38谢世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法

谢世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就要求:第一,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目标;第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第三,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从教学层面来讲,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创新教学方法是必由之路,那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可行,要根据是否顺应教学目标、教师的素质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决定。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顺应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在诸多创新型教学方法中,体验式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效果方面成果显著。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设计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通过场景还原、情景模拟、角色转换等方式,让学生主体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传统式课堂所不具备的个性化特点:第一,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第二,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具体性;第三,课堂中的引导性与参与性;第四,教学效果的积极性与实践性。

体验式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顺应了思政课教学目标。一方面,让学生当“老师”,主动挖掘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被动接受,而是通过新颖的方式,例如运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观察、体验、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场景和思考空间,调动课堂气氛和学习的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法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革创新,就需要不断加强其“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那么高校思政课堂就需要发挥以下作用:第一,在思想层面,帮助大学生辨别有效信息,抵制错误思潮;第二,在理论层面,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有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第三,在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方面,将灌输讲授的方式转化为深入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拥有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的志向;第四,在课堂效果方面,通过“显性课堂”(思政课堂)和“隐性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课堂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体验式教学法融入思政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让教师教有所获、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让教学效果更加完善,无疑是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具“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运用体验式教学手段,恰恰顺应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习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思政课教师扎实的学识和完善的人格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前提

习近平在“3·18”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前面四点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积累理论知识,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后面两点要求教师树立高尚的人格,只有教师努力成为具有扎实学识和高尚人格的人,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思政课的内涵需要教师扎实的学识以及完善的人格做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用学术讲思政课”、“用人格感化学生”,又要“讲好思政课”。首先,鉴于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政治性等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将教师的学术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科研与教学相得益彰 ,“用学术讲思政课”。同时,鉴于思政课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外,还应当具备高尚的人格,“用人格感化学生”才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其次,“讲好思政课”的关键举措之一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师的学识和高尚人格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将道德情操外化为学生的行动,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统一。因此,“用学术讲思政课”和“用人格感化学生”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即教师扎实的学识和完善的人格是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前提。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根本

新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遇到的瓶颈归根结底源于大学生的认知模式和心理特点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校园环境日益复杂,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路径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以及杂乱无章的信息时无法甄别和选择。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已由原先的被动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 。在高校显性课堂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决定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体验式教学法是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体验式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可行的。

第一,体验试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过程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以模拟问题、情景再现等方式在课堂中呈现出来,有助于教师采取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措施。第二,体验式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学生理论学习脱离社会实践这一高校课堂教育的弊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架构,并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课堂实践”,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第三,体验式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被各种信息工具所取代,面对面的谈话以及心灵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作为社会动物,缺乏有效沟通势必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是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体验式教学法融入到课堂中,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第四,体验式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通过情景还原、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度。所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将体验式教学法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堂中,保证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法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