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
——文献综述与方法构建

2020-11-19 06:11郭思源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评估影响评价

郭思源,李 沛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一、社会影响评价及研究源起

项目评价方式是随着人类发展观念和社会发展需要逐步产生和演进的。上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发展更注重社会的整体、“以人为中心”以及可持续性[1]。而观念的改变推动了人们对经济发展项目、国家和地方政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评价的标准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并发展出众多项目评价的方法。从20 世纪30 年代至90 年代项目评价所发展的方法依次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评价等[2],[3],并体现了项目评价所关注的不同着重点。根据不同的文献记载,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方法的发展主要源于20 世纪的70 年代至90 年代,其主要指分析项目在对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损益[3][4]。该方法的发展主要基于后工业化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下,项目和政策的发展导致的社会不公正、弱势群体处于不利地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积聚等社会因素[4]。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量的工程项目、城市建设、国家政策等的实施对整个人类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影响评价则是一种着重于这些项目实施对社会层面所产生影响的评价,是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等评价方法的重要补充。因“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发展和翻译不同,不同学者在不同学科亦将其称为社会分析、社会影响评估、社会评价等,在本文均视为同一种方法不再作细分。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社会服务作为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此类项目的成效和发展质量关乎国民的生活质量并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社会服务所实施的项目主要面向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社会服务即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安排,作为我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实现的重要保障。社会服务作为国计民生重要的政策实践和政府投资的项目,如何更科学和全面地评价社会服务项目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实施的现状而言,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评估方式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同的评价方式,但社会影响评价目前在我国仍未使用于社会服务项目的评价中。鉴于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在国际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在项目投资、公共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等领域的得到运用,且其强调对人、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特点。另一方面过往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标的多侧重于发展项目同时避免其对社会和弱势群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社会服务项目作为一种福利项目,该评价方法应用于项目对弱势群体和社区的正面影响值得探索。本文主要探究社会影响评价在社会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框架,为更好全面评估此类项目,让政府及相关资助方能有效的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

(一)在西方社会及国际机构中发展

随着西方国家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转向后工业化社会,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及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4]。社会影响评价作为一种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评价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和应用。该方法强调项目的实施除了应该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关注项目对社会所产生影响。现有文献记载,社会影响评价最早的应用发生在1963 年,由澳洲学者对受矿产开发的土著社区进行影响评价[5]。在国外,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多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其往往侧重于工程项目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或作为一种社会风险控制的方法。例如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影响评价的国家,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制度和法规层面强制执行。此外,从1984 年开始社会影响评估方法成为世界银行项目、亚洲发展银行进行贷款援助和项目投资等进行可行性评估和社会分析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步骤[3]。回顾社会影响评价在国际机构中的运用,可知上述机构大量开展社会影响评价推动了该方法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与此同时,社会影响评价在上世纪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发展、移民及政策、环境、城市规划等学科和项目中[3,5,6]。

目前,社会影响评价这一重要的评价方法依然被世界银行应用到贷款投资项目等各个领域,并更加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社群的影响关注上。自2010-2019 年十年间在世界银行的开放数据库中有7850 条影响评价相关的报告、书籍和论文信息,例如对非洲吉布提共和国的贫困和社会影响分析[7]、棉花收割机械化的社会影响[8]、自助小组在印度的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评价[9]等。

(二)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中国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和应用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10]。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早期主要在三峡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可行性和后期社会影响的研究与分析。我国社会学家吴宗法[11]、施国庆[2]等早在2003 年已经系统梳理了社会影响评价这一方法,提出从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吴宗法还提出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归属于应用社会学领域,并创建项目社会学这一分支并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广泛研究[11]。

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社会影响评价”、“社会评价”相关的关键词,筛选近五年内(2015-2019 年)符合研究概念且直接相关的中文期刊文献共58 篇,其中主要集中在水利水电项目方面的研究有15 篇,例如运用计量模型计算南水北调东线社会影响的损益[12]、蓄洪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13];在交通工程项目(包括高铁、公路、码头等)方面的研究有15 篇,例如对轨道交通PPP 项目的研究[14];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有8 篇,例如棚户区改造社会影响评价[15]、农村土地整治社会影响评价[16]、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评价[17]等;在环境项目方面的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有4 篇。由此可见,社会影响评价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建设、交通基础工作建设、环境项目等学科领域和实际项目中。而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开展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仅有10 篇,但主要仍然是对土地整治、湿地改造、灾害等自然和物理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社会影响评价强调对移民、妇女、少数族群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因此该方法自2003 年开始为农林管理、农村经济和管理的学者广泛运用于评价水利水电、林业重点工程、扶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政策等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影响[10]。值得一提的是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国家大政策背景下,贫困影响的研究自2015 年再次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王晓毅[18]等学者2015年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发表论文系统梳理了贫困影响研究的重要性和国际发展趋势,并提出是重大工程和政策中充分考虑对贫困人群的影响的有效工具。

(三)评价方法应用评述

国外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的发展主要源于大型工程项目的环境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并引起公众的关注,而社会影响只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19][20]。纵观我国社会影响评价在近二十年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发展与国外类似,主要还是在工程、城市规划、环境等学科发展和项目的应用。此外,陈红爱[21]提出我国的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状况都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表现在理论研究、深层次的研究方法上缺失,以及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及实证研究的不足。目前虽已有部分社会科学界对该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并融入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但其仅限于在湿地、灾害、乡村旅游等零散应用和对贫困影响的研究,仍未在社会服务及更广泛的领域中得以应用。

三、社会影响评价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应用

(一)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框架

在评估指标方面,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研究开发了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杨宸[22]在研究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中提出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以及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的评估指标;董振华[23]等在草原雪灾社会影响评价中选择社会与个体、社会与家庭、社会与机构、社会与秩序、社会与稳定和社会与心理作为评估指标;彭慧[17]等在研究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时提出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社会生态、项目与当地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五个方面的社会评价指标。严荣[24]对大型保障性住房居住社区和住房政策的社会影响进行研究,设置了人口特征、社区与制度结构、政治和社会资源、个体与家庭的变迁、社区资源五个一级评估指标并相应地根据项目设置了二级评估指标。而在贫困影响研究[10]中,则常常使用生活质量、收入、经济及家庭支出、社会、生态、心理等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正如吴宗法[11]提出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项目和行业的特点建立。社会服务以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旨在提升他们的社会福祉。因此对此类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应该侧重考虑对弱势群体及利益的关顾,着重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维度设置评估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类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侧重于评价开展工程项目是否对环境、居民生活、弱势群体、经济社会有负面影响,强调在对这些项目进行评价以减少负面影响的产生并衡量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而对于社会服务而言,其本来实施的初衷则是为弱势群体、社区提供福利性的服务,因此对该类项目的评估更侧重于正向的影响评价。换言之,这也是对社会服务项目目标达成的一种评估。例如,在国外曾经有学者研究提供预防犯罪的社会服务可有效降低犯罪率和监狱的财政投入,因而可以通过对该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来评估其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效益。

(二)社会服务评估指标依据

学者张兆球[25]等指出评估社会服务项目的指标通常可以考虑在个人层面和社区层面的指标,但主要针对行为、认知、社会关系等微观层面的成效目标进行评估。而香港大学社会影响研究中心[26]则提出的评估框架更为全面,包括个人、社会、经济、机构、社区五个层面并拟定了相应的具体评估指标。在实践中,“大爱之行”项目团队从个人、社区、机构三个层面对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分别设置了贫困人群需求识别及服务设置、获得服务、生活质量;居民参与方式、志愿服务的频率、社区资源挖掘与整合、社区骨干和组织培养、社区合作网络拓展;服务评价、指标完成、社工能力/专业发展等十多项评估指标。澳门理工学院陈根锦教授[27]则从政府、社区、机构、妇女四个层面对广东省某大型妇女公益項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设置了包括政府观念改变、政策制定、资助管理、输出服务经验;领导技巧、社区组织和制度、运用社区资源;项目与策划、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倡议;妇女需要、获得服务、角色和工作员性别平等观念等评估指标并细化出近50 项二级评估指标。

(三)评价框架建构

在此基于香港大学社会影响评估研究中心的框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梳理出如下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框架,见表1:

表1 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框架

(四)开展评价的研究方法

社会服务作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领域,对其进行影响评价可基于社会研究方法[28]开展调查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和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吴宗法从应用社会学的角度梳理了社会评价的常用方法有抽样调查法、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系统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践法、测验法、访谈法等[11]。施国庆则从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梳理了社会评价资料调查和收集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专家讨论会法等[2]。社会服务项目的研究对象一般涉及服务对象、政府官员、机构工作员、社区相关人士等以及相关的项目档案、资料等。

1.数据搜集

(1)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又称文本分析法):获得项目实施的二手资料和档案。如项目需求调查报告、项目文书、项目总结、新闻报道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

(2)问卷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利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构和问题根据评价的目标和相应的评估指标设置问题,并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开展调查。

(3)访谈法:针对项目实地访问利益相关者或者潜在利益相关者,可关注项目目标群体的需求回应、感受和获得的改变等。同时可对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获得项目实施过程、改变和典型案例等。提纲的设计要根据访谈目标和评估指标来具体设定。

(4)专题小组法(focus group,又称焦点小组):将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聚集起来,提前拟定结构化的或者半结构化的访谈问题进行集体访问和收集数据。该方法可节省开展社会影响评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并引起参加者共鸣。在项目实施阶段还可增加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于项目的理解和共识。

2.适度选用

在分析方法上,需要研究者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目标选用适度的分析方法。如施国庆[2]提出定量分析方法有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公众参与法、框架分析法等40 余种,以及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及矩阵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方法。社会服务领域需要结合项目实际和研究方法的基础提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分析方法。

四、展望

社会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随着国家对社会服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基金会和民间资金资助并开展社会服务项目,这些关乎民生福祉的社会服务项目亟待有系统、可靠的方法进行影响评价。尽管社会影响评价还未被广泛应用在社会服务领域,但其完整的价值评价逻辑、评价框架及评价方法都将为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带来更科学、完整的评价范式,从而推动社会服务评估水平的提升。本文系统介绍了社会影响评价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概念、理念和指标框架,旨在为国内社会服务开展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并提出了初步的社会服务社会影响评估框架和方法。在社会服务领域进行社会影响评价,与以往的社会服务评估最大的不同在于:从一个更全面、影响层面更广的角度对社会服务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成效进行评估;且更强调社会服务对个人、社区、社会等所产生的正面影响。目前社会影响评价应用于社会服务领域的理论和评价指标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并期待有更多的研究和应用案例。而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文献多从自然科学、工程等领域对项目开展评价工作,其研究和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于社会服务领域。此外,探索社会服务领域的社会影响评价还可拓展到公共服务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并尝试运用社会影响评价用于包括医保政策、社会保障、住房政策等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政策评价中。随着社会影响评价在社会服务和公共政策中的广泛应用,将会不断丰富社会影响评价的内涵和本土化发展。

猜你喜欢
评估影响评价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