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实施视角下推进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2020-01-20 03:36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

杨 赫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加速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进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严重,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处在深度贫困的范畴内,不仅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也阻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确保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发展目标。

一、精准扶贫的基本概述

简单来说,精准扶贫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目前我国区域发展行情提出的一项发展方略,与粗放扶贫相比,它主要指的是在面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定位,从而选择一种适合其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扶贫措施,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六项精准要求,即“脱贫成效要精准”、“扶贫对象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以及“措施到位要精准”。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经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成为了目前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还具有以下积极意义,即: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持续关注,同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强农、惠农、富农等政策的大力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全面深化了农村产业的经济发展,而且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员需进一步提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基本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持续关注,而后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精准扶贫攻坚战获得了两项显著成就:一项是自2012 年到2017 年这5 年的攻贫战中,我国贫困区域的面积逐渐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逐年持续降低,贫困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增幅较之往年相比也逐步增高,创造了中国减贫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而另一项显著成就在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不仅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积极地参与到扶贫项目中去,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区域贫困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全社会扶贫合力”的良好发展局面,进而为脱贫攻坚战的推进和决战决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精准扶贫方略实施的主要困难

(一)农村贫困区域社会劳动力严重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导致了农村与城镇之间发展的巨大差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整体平衡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种经济断崖式的差距下,农村人口为满足自身生计、实现自我价值,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一方面,不仅加剧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还使得精准扶贫工作难以开展,进而对农村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农村贫困区域社会劳动力的严重缺失,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精准扶贫方略实施的工作难度,同时阻碍了部分扶贫项目的正常开展,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农村贫困区域贫困户自身的攻贫动力不足

作为精准扶贫的对象,贫困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在某些贫困区域,由于受到外界环境限制以及自身对经济发展认知错误的影响,部分贫困户对于扶贫政策处于一种消极抵制的状态,而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同时还极易引起农村居民对国家基层机构的不满,进而对整个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导致贫困区域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其一,受传统根深蒂固发展观念的影响,贫困区域的农民对于目前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阶段处于一种模糊的认知状态,从而导致其对于扶贫政策的接受度不高,给扶贫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其二,贫困区域的贫困户长期生活在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的环境中,从而使他们与现代经济社会脱节,认为当前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能满足自身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其三,贫困户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某些词汇处于一种抵制的状态,认为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自身被强制扣上了“贫穷”的帽子,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伤害,因此对于精准扶贫的抵制心理较为强烈;其四,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同的帮扶对象拥有不同的扶贫标准和政策,这就会导致为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一些帮扶对象会采取某些不正当的方式和手段来得到帮扶名额,使得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出现被遗漏的现象,进而在降低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同时,也加深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难度,对社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少数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实,有损害群众利益现象

为切实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般来说国家都是通过对贫困地区下派驻村干部的方式,来为扶贫项目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换言之,扶贫干部作为扶贫工作的实践者,对于精准扶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少数扶贫干部私自挪用公款、私吞和骗取国家下派扶贫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在增加扶贫工作实施难度的同时,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对扶贫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扶贫工作时,针对上述少数扶贫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严格的规范要求,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贪污腐败事件发生,切实做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工作,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任何人员都不可以私自挪作他用,同时也指出对于那些将扶贫金移作他用的行为定性为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四)脱贫攻坚战中返贫现象尤为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对社会的整体平衡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通过制定相关实质性的发展战略,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自2012 年以来,我国的扶贫成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扶贫的整体质量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每年都会有一些看似成功脱贫的区域和人口因突遇某些情形时又再次返贫,进而对国家的整体脱贫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的贫困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返贫问题,西部地区的返贫问题相对突出。而根据某些数据调查来看,导致返贫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缺乏一定的自然发展资源与完善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区域的贫困人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导致扶贫工作无法全面落到实处,扶贫质量和扶贫效率较差,增加了返贫现象的发生频率,进而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五、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精准扶贫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的扶贫力度

综上可知,返贫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出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质量和实施效率仍然存在短板,从而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要想达到预期实施效果,从本质来看,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既要做到精准脱贫,还要切实保障扶贫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防止发生返贫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加大产业的扶贫力度是确保扶贫质量和扶贫效率的关键所在。换言之,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家基层组织领导机构必须下大力气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区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而为减贫的全面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单来说,产业脱贫主要是通过实施工业项目来为贫困家庭创造新动力,从而使贫困家庭完全摆脱贫困现状的发展战略,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其一,夯实农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农业生产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发挥农业生产能力在产业脱贫中的助推作用,政府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利用高科技来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进而保障农业产业的正常运转;其二,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脱贫项目和政策。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具有差异,因此在制定贫困区域发展政策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遵循当地产业的发展规律制定符合贫困区域发展的项目和政策;其三,借助“互联网”交易平台,解决农副产品的滞销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运用电商渠道来解决农副产品的滞销问题成为了现阶段农副产业发展的新渠道。因此,做好贫困地区的网络线路建设工作,基层组强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互联网销售技能方面的培训,为贫困人口创收增收拓展新渠道、新方式,进而促进广大贫困户的就业与增收。

(二)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改变群众的传统思想观念

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也是影响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质量和实施效率的一大障碍因素,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加大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已经变成现阶段政府基层组织主抓方向和工作的重心,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基层组织需加大对贫困地区宣传和教育的资金投入,为人们群众的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二,宣传工作人员在进行教育宣传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扶贫、扶志、应急救援以及内生贫困等内容,从而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能够有效掌握科学技能,为持续稳定脱贫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精准扶贫考核评价体系

为保障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质量和实施效率,还应当建立并完善精准扶贫评估考核体系,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监督,切实做到有效可行和积极应对。此外,针对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各级领导机构还需对其采取标本兼治的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专项治理,从而为扶贫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脱贫攻坚战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国边远农村区域仍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对国家整体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应当加快我国精准扶贫优化工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发展目标当成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效把握发展方向,加快完成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建设,全面促进广大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加快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助力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