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2020-11-20 02:12王晓静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设计原则儿童

作者简介:王晓静(1992-),女,河北邯郸人,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摘 要: 在城市功能性规划不断完善的今天,对于少年儿童的活动场地形式有了不同的需求和新的定义。单一的公园广场,小区的公共场地,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今天对于儿童在户外活动的需求。作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满足各年龄段青少年儿童的活动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前瞻和与时俱进的活动方式。

关键词: 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设计原则;景观要素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046

引言:新时代人们对生活的素质和水平有了不同的要求,对自己下一代的教育与保护更是尤为重视,这就促使规划设计者对儿童户外的活动场地有新的分析和考虑。根据对现存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调查与分析,希望可以提出一些符合当代儿童活动需求具有人性化多样化的户外场地模式。

1 城市中儿童活动场地现状

1.1 场地空间不足。当今时代城市拥挤,高楼林立,开发商不断压缩社区基础设施来满足停车位、容积率及各项建筑技术指标,却越来越少关心儿童活动场地存在的必要性。许多仅有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被与成人活动场地混合在一起,无法保障儿童这个特殊人群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性和使用率。

1.2 场地内划分简单。城市中大部分儿童活动场地都采用放置儿童活动器械、休息座椅、添加绿化等形式。既没有考虑到儿童活动的特殊性也没有很好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如今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注重各方面素质培养,创造性和多样性是不可或缺的。

1.3 场地的安全性漏洞。对于大部分儿童活动场地的现状,场地的安全隐性是最值得思考和设计的。从场地的位置选择到外来安全隐患的前瞻都是不可或缺的。儿童活动户外场地的位置规划,需要同整个社区和城市环境结合考虑,应避免与车行道路及区域有流线上的交叉和隐患,防止视觉死角,做到人车分流,让儿童活动场地有相应的安全保障。

2 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原则探讨与分析

2.1 场地选择。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选址需要从安全性、适用性、协调性等各方面宏观规划,从实际案例中,不断完善城市建设中特殊功能性场地的设计规范要求。场地应安排在居民社区活动半径内,便于儿童活动管理与看护。场地在材质、地形地貌、存在形式、位置选择及出入口周边设置等方面应做好针对儿童特殊人群的特殊处理。

2.2 道路和场地铺装。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铺装可以从功能区域划分及安全引导等方面考虑。不同机理的材质对不同年龄的使用者有着显著的功能区分。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中的功能区域划分中,材质划分体现重要作用,公共使用主要道路普遍采用柏油类材料,与活动休闲区域的塑胶类铺地需要有所区分使用,而儿童活动器械等区域铺地则应具有保护功能的中软性材质,一般采用沙、软木等材质。1)硬质铺地:柏油、石材嵌砖等,主要满足步行道路,休息休闲区域的铺装,为家长与孩子的行走与休憩提供平坦坚实耐磨的路面,儿童的滑板、轮排、单车等娱乐项目可以基本满足。2)中软质铺地:沙子、软木、塑胶等,常铺设于儿童游戏区域及活动器械下方,场地中的此类活动区域容易出现儿童游玩嬉戏时的身体损伤,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儿童避免擦伤、跌落等伤害。

2.3 标志物、地灯等设施。标志物、地灯等辅助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标志物,在满足其必要的功能提示与引导的同时,应设置成融入场地情景的风格色彩,更具有趣味性便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理解和学习。

2.4 空间、形式多样化。户外场地的空间形式变化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儿童的社交能力及创造性。利用年龄段分割空间,年幼儿童与青少年儿童在活动形式的兴趣与适应上有着很大区别。低年龄段儿童对植物、石头、沙子、泥土、昆虫有着本能的兴趣与亲近,在空间区域可以设计“沙盘游乐”、“昆虫形态”等为主题,培养其社交团结意识及科普知识的了解促进他们的创造性。相对年长的青少年儿童则更喜欢探险、运动等户外活动,如专用于滑板轮滑的弧形下沉区域,“丛林探索”主题的运动器械空间。这些更具针对适用性的空间形式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成长,从课余户外活动中增加兴趣爱好。

3 儿童场地中的景观设计要素

3.1 植物种植。植物的种植可用来进行明确但又通透的空间分隔,利用植被的不同高度巧妙应对不同声音和视线的私密性程度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噪音、城市灰尘尾气等对场地中活动儿童的危害。植物种植的丰富种类及趣味标识可以让儿童在户外活动中,认识大自然的规律,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四季的更迭,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植物种植的选择上,应考虑儿童人群的特殊性,选择安全的植物,从表面的无刺状到植物的无毒性。

3.2 地形。地形高度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活动机会和体验。无论是年幼儿童的“沙丘乐园”还是青少年儿童的“轮滑场地”都可以通过地形一定安全范围内的竖向变化起伏丰富儿童的游戏活动体验。地形的高差应通过缓坡进行连接,主要活动面积开阔平整,保护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安全。

3.3 水体。活动场地内的水景小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儿童对水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浅水池或地面喷泉可以满足儿童的亲水场地需求。在安全设计上注意水体附近的防滑处理及水质的健康卫生,给户外活动的儿童一个安全无忧的游乐环境。

3.4 设施的摆放与色彩图样。场地中各类设施的摆放也是重点关心的部分。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动作及半径进行分析总结,低龄儿童活动区域常需要家长陪同看护,服务设施等可放置于周围较近区域,对设施的设计无论从材质或颜色,都应考虑较柔软及色彩鲜明的处理,来强化服务设施的存在避免儿童活动碰撞;中高龄儿童活动区域在设施摆放上可以适当扩大活动半径,家长在陪伴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儿童的活动空间,可适当给予活动的独立性。

4 结语

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不断完善也代表着社会对儿童的安全重视不断提高,合理的对场地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让儿童可以在满足户外活动的前提下,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使户外活动的种类多样性,促进儿童去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相信随着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不断完善,儿童们的户外活动健康会得以保障,不再让家长担心以及害怕孩子们的户外互动游戏,使每个儿童都可以拥有一个安全健康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方芳.关于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5):11~12.

[2] 廖志豪,忻韫.城市开放空间中儿童游戏场地设计的探析[J].环境艺术,2013,12(012):58~60.

[3] 高凤娟.公园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初探——以丽水公园中儿童活动场地调查为例[J].园林生态,2013,12:70~71.

猜你喜欢
设计原则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