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素材的问题式课堂探究学习方式

2020-11-20 02:12贺国富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素材学习方式高中地理

贺国富

摘 要: 问题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活动”素材,将这些素材充分运用到问题式课堂探究活动中,丰富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同时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增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今后基于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素材的问题式课堂探究学习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地理;“活动”素材;问题式课堂;学习方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157

1 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和研究工作起源于加拿大在哈佛大学得到了推广,我国最开始的应用是在医院的医学教学中,问题式的教学与传统医学教学不同,这种教学方法不再以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很快发展进入到教育学基础领域的研究中。

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学习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多,包括充足的课前知识储备,纯熟的问题解答技巧和能力,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即使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也是对一类问题的探讨和开放性回答。教学代入的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作为桥梁,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探究发现和解答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2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素材问题式课堂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素材比较多,内容也比较丰富,本文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为例,来谈谈如何运用教材中的)“活动”素材,开展问题式课堂活动,探讨其课堂教学效果。

(1)聯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问题

古代教育家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地理课堂也要从学生疑问和惊奇自然万物开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情境问题创设,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如海水的有规律运动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我就应用了“中国鸭舰队环游地球”的故事来进行这节课堂的情境导入。塑料玩具鸭坠入大海,随波逐流,随后在海上漂流了15年后抵达英国海岸。那么这只中国“小鸭舰队”如何在没有燃料,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到达的呢?引发同学的思考:玩具鸭长腿会走吗,还是海水把鸭子们送走的呢?

这无疑会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样的教学情境更加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精心设置课中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素材非常多,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就是很好的学习素材。海水运动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P58的“活动”中的图3.5和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完成,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绘图讲解,理解海水主要是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有方向有目的的运动的。通过对洋流运动的规律的掌握,就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等地理术语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四个规律略),这也是本节课落实地理学科关键能力中阐释和描述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能力培养重要环节。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世界洋流图,总结梳理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北半球犹如“8”字,南半球犹如“0”字。还可以结合前面讲的大气运动知识,把洋流流向与气流流向特征联系起来,如副热带海区为反气旋型洋流模式(北逆南顺)和北半球副极地海区气旋型大洋环流模式的记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3)设置情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合作学习

地理教材中的“活动”素材教学是非常具有活动实践性的,通过小组内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疑惑,小组内相互解答,从而得出每个小组的结论,再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小组成果。在学生们互相交流比较和推敲自己的答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培养。也可以展开辩论赛,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和技巧。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抽取学生个别展示,要求规范的语言来说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上教师精准点拨总结,利于学生成长

教师的总结对“活动”问题式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了自主探究的环节,学生对知识仍有许多细节需要老师敲定。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教师提炼相关要点,进行相关性的教学,从而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整个环节的探究更加的有意义。比如引导学生板画全球风带模式图,抽取学生到黑板前补画出风向。以及“8”字运用对洋流学习的作用,提高了形象思维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喜欢探索带来的乐趣。

3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素材问题式课堂的反思

3.1 优化问题设置

问题的设置是整个课程的主线,也是带动教学活动的主旋律,所以,每节课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问题的设置和选择必须考虑到问题的针对性和开放性,同时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兴趣。问题的选择和提出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运用已有知识不断探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2 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心情舒畅的人思维更加轻松和活跃,记忆力也更好,所以,在营造课堂氛围时更加强调愉快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的友爱和谐,学生也更愿意运用思维的创造性,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3.3 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对课程的要求更多的是思维的培养,比如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教学中,旨在掌握洋流的成因及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是死记硬背分布规律是不行的,更需要对所学的洋流知识做到活学活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和教师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学生能更加随心所欲的将心中的疑惑与教师共同探讨。

3.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整堂课的一个教学总结,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呈现出整个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评价,更加强调学生自己思维的活跃度,同时也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到学生的优势和盲点,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 结束语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素材的充分运用,创设问题式课堂学习方式的探究,是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与思考是每一位教师工作,从设置问题的思考,到营造良好的学生氛围,再到学生的能力培养,最后到多样的教学评价,每个方面的思考和进步,都会给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素材学习方式高中地理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