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2020-11-20 02:12陈厚雪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措施

陈厚雪

摘 要: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内容的开篇,也为后续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的学习与理解做铺垫。本文对教材活动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教学活动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210

1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需要让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根据相关信息分析出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实施的途径。

3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理解我国必然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3.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本途径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4 教学重、难点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和主要途径。

5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6 教学过程

6.1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课件播放一段视频:《人类三分钟毁灭地球》,思考人类的行为是否合适?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认识人类不可以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6.2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图片、材料展示,并思考当下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并在小组内讨论。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情况下,清楚当下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

1、基于教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必然性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诸多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图片的观察,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发展面临的危机,从而深刻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角色扮演,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经济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是否应该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推动人地关系协调。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得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矛盾的观点,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若你作为政府官员、企业家、农民、普通市民该如何积极参与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学生活动)学生角色代入,针对不同的社会角色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建议。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活动)教师视频介绍贵州的基本情况,提供贵州相关的材料给学生阅读。并提示对于地理人,应该做好当地的地理环境分析,以“一方水土如何养育一方人”的理念为地理决策出发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为当地經济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学生依据材料,组内讨论贵州应怎样发展。

(学生活动)组内讨论贵州未来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并派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出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实践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将可持续发展与贵州经济发展相结合,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比较传统模式生产酒精和清洁模式生产酒精的区别、传统农业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别,思考下列问题。

(1)传统模式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

(2)传统模式会产生哪些影响?

(3)如果是你,你会采取哪些改进的措施?

(4)现在的模式有什么优点?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并在组内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工业、农业的具体案例分析,说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落实。

3、回归生活,践行可持续消费的具体措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可持续消费方式?

(2)苏州市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辨一辨:按照我国的垃圾分类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以下四个图标分别指的是什么?

看一看:我们身边的物品废弃的时候属于哪一类垃圾?

想一想: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进行垃圾分类,从相关政策看出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同时看到可持续消费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6.3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找部分学生回答与此相关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夯实基础。

6.4 课堂巩固

(教师活动)教师布置巩固习题。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相关的练习。

(教师讲评)学生做完后,教师当堂讲评。

(设计意图)课上练习,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