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湖湘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基于《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

2020-11-22 01:59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湖湘文化湖湘人文

■匡 芳/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湘文化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并且文化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湖南地区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湖湘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有着极为深重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就提出了,一定要建立文化教学课程,从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我国传统人文素养。基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背景下,教师在教授《湖湘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爱国情怀,在学习中发奋图强,建立了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1]。

一、湖湘文化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或是进入到更高学历的校园时。经常会出现地域歧视的情况,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甚至有的学生在去到大城市后,会对家乡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嫌弃家乡过于简朴,没有大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繁华的景象,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愿回到家乡,更不愿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扭曲,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避免学生出现对家乡的厌恶情绪,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的美好,以及家乡本土文化的悠久历史,有关部门就设立了湖湘文化课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家乡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学生对家乡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避免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出现地域歧视的问题,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在《湖湘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了解到湖湘文化,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美好,避免学生在踏入大城市后,对家乡、对本土群众产生厌恶心理,使学生在具备知识基础的同时,还对家乡有了深刻认识,让学生明白眼前的朴素,才是一生成长的根本,让学生开始热爱这片生活多年的土地,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怀,保证学生在学有所成后,乐于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

(二)传承湖湘文化精神

当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就开始关注学生的精神文化底蕴,因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向大城市,虽然学生在大城市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但是有关部门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学生对于湖湘文化精神的了解越来越少,并且一些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绝迹,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现代化的设备,完全忽视了本土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导致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没有接班人,面临失传的现象,这不仅对当地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也为文化传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失去的文化无法重现,就像当年无限风光的唐朝,尽管当年美景在书中得以留存,但是那种辉煌的景象却无法重现。因此,有些学校开设了《湖湘文化》课程,本课程教学不仅是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如果流传千年的文化,就落败到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手中,那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为了避免文化失传,同时也为了保证流传千年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着手中发扬光大,湖湘文化课程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重视这一课程,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湖湘文化精神,让这流传千年的文化在我这们这一辈人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2]。

二、湖湘文化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目标缺乏湖南本土意识

因湖湘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宽泛,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法明确课程目标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湖湘文化渗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并深入了解文化内涵。笔者在总结过程中发现,当前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渗透本土意识,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指导,这就导致文化课程教学无法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存在对地域的偏见,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笔者还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国际化发展影响,其自身对湖湘文化认知的程度不足,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应秉承着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以及文化精神教学工作。但是教师经常出现无法明确认识湖湘文化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将湖湘文化与现代文化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以上问题重视起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湖湘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并且对学生进行明确指导,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湖湘文化内涵,进而避免学生出现,在湖湘文化学习过后,依旧存在地域歧视的问题,同时使学生认清湖湘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别,树立正确文化观念,保证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开展[3]。

(二)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在总结过程中还发现,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虽然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可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程的枯燥,进而逐渐对湖湘文化课程学习失去兴趣,使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湖湘文化内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湖湘文化教学时,经常会利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因为湖湘文化课程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教材内容也相对枯燥,若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灌输”,那么学生一定会选择放弃课程学习。与此同时,笔者在总结过程中还发现,尽管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进行了拓展,并且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依旧不明显,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后果,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有效开展湖湘文化课程教学,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要一味利用传统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工作,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效率有所下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深入了解湖湘文化内涵,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教学,对其带来的影响,并为学生设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湖湘文化课程教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保证学生是因为兴趣的带动而进行学习的,不是因为老师要求而去学习的,这样才能将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将湖湘文化精神传承下去,保证湖湘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绚丽的诗篇。

三、湖湘文化课程教学策略

(一)积极推崇本土文化

教师若想要提高湖湘文化课程教学效率,并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文化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推崇本土文化,因为湖湘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各种节日、说辞等,都是在湖湘文化中演变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教学,同时还要将课程内容扩充,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湖湘文化内涵,比如各寨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庆祝节日,还有一些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等,利用这些学生接触过的,以及学生所熟知的湖湘文化,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会了解到家乡的美好,以及湖湘文化教学的深远意义,使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并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里,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二)树立人文素养与湖湘人品质并重的理念

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育部门开始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湖湘文化教学过程中,也要秉承着综合发展的理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笔者在与多位教师讨论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湖湘文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文素养,与湖湘人品质相结合的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文化精神以及人文素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为传统教学理念虽然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多年,但是纵观其带来的影响也是极为深重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湖湘文化教学工作,从而将人文素养与湖湘人品质相结合:

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点突出湖湘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这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使学生产生爱家情怀。

二是教师在湖湘文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湖湘人的坚韧品质,从而使学生对湖湘本土产生敬畏心理,也让学生树立坚韧不拔的湖湘人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湖湘曾经是一片蛮荒之地,但是自从湖湘人入住这片土地后,通过人们勤奋的劳动,湖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一代又一代湖湘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一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学生树立正确湖湘精神,从而将人文素养与湖湘人品质相结合,促进湖湘文化教育工作有效开展[4]。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我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也逐渐淡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湖湘文化》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高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优化教学方式,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对湖湘文化的认识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湖湘文化内涵,并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使湖湘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手中发扬光大,使这一代的学生可以将湖湘文化传承下去,保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使当代学生养成爱家爱国的情怀,进而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猜你喜欢
湖湘文化湖湘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我是湖湘儿女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浅谈湖南的“火辣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人文社科
源可寻而濯我缨